发改委广西“促合”:中石油中石化首度合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15:01
发改委广西“促合”:中石油中石化首度合资

 
这是在国家颁布《炼油发展规划》后,发改委依据“炼油新政”实施的首例调控项目,亦是在外资即将大举入侵的大背景下,国家为平息两大集团的激烈竞争而采取的“安内”之策。
如无意外,中国两大国有石油巨擘将首度携手炼油项目。
4月15日,记者得到可靠消息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推动中石油及中石化合资在广西钦州兴建一座大型炼油厂。
在此之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原本各自计划在广西钦州及北海建立百万吨炼油厂,以便在利润丰厚的华南市场及快速成长的西南市场同台竞争(见本报2005年12月5日10版《广西上演石化双雄会240亿大兴炼化产能》)。
然而,发改委在近期的工作会议上否决了两大巨头的计划,转而力推两家公司联手投资钦州炼油厂。这也是在国家颁布《炼油发展规划》后,发改委依据“炼油新政”实施的首例调控项目。
尽管对于发改委这一举措,两大巨头态度仍是各怀心思。但发改委一位官员指出,“在国内石油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国内石油公司实施部分联合是一个主旋律,这点两大公司首脑心中应该有数,毕竟他们是国资委下辖的国有企业。”
两大项目合二为一
“中石化北海炼油项目的申报工作确实已经停下来了。”4月15日,广西自治区发改委一位相关官员对记者表示。
据当地官员介绍,“对于钦州、北海两个炼油项目,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并由自治区发改委和经贸委两部门的主要领导分别牵头负责两个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然而不久前,北海炼油项目的推进工作被搁置了,而钦州炼油项目则被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待批。
“北海项目之所以搁置是因为国家有意将两家互为竞争的工厂合二为一。据说这主要是从避免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角度考虑,初步的方案是,中石油、中石化在新厂中将各占50%股权。但现在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上述广西发改委官员称。
对于中石油与中石化将合资建立炼油厂一事,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工作人员多以“敏感”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不过,一位官员对此给予了默认,但他指出,两大公司的股权比例、项目建设规模等事项至今尚未确定。
“此次国家发改委是依照新颁布的炼油发展规划对广西项目进行调控的。”一位跨国油企高层人士指出,“广西炼油项目应该可以算是依照‘炼油新政’实施的第一例项目。”
在新近出炉的炼油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为了打破区域分割,促进健康协调发展,将逐步采用招投标方法选择新建和扩建炼油项目的建设业主,开展公平和有序竞争。
“如果依照原来的审批模式,两大集团各自提出项目方案,分别报送审批,国家没有撮合它们联合的政策依据;而现在,所有待建项目必须先由发改委制定发布,企业只能选择是否参与,在此情况下,发改委自然有权要求企业联合了。”上述跨国油企人士说。
安内之策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首度携手并非孤例。上个月,中石化已与国内第四大石油公司中化合资建立成品油销售公司。在今年底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即将向外资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巨头们正从竞争走向部分联合。
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南北而治”后,为了迅速攻入对方势力范围,两大集团在全国各地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在此期间,重复投资以及亏本“火拼”的现象并不鲜见。最典型的案例即是2002年两巨头抢购深圳南油油库,其结果是中石化以耗资2.9亿元“惨胜”。
“当时两家公司都刚成立不久,市场主导权尚不稳固,‘自相残杀’是迫不得已,因为只有拥有一定的成品油市场份额,企业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否则炼油厂、化工厂的生存将无法维系。”一位中石化咨询公司专家说。
“现在不同了,经过几年的内部整合,两大集团都已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产业体系,在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双方也开始在很多市场中谋求联合。但面对仍是空白点的西南市场,双方高层都志在必得,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此时由国家出面促合,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双方在西南市场的纷争。”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对此次发改委“促合”举动背后的含义则做了更深的诠释,“在资源紧缺和市场即将开放的大背景下,由政府主导的企业联合显然是一种谋略。如果说从前的重组是为了改善企业运行机制,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的话,那么此时的联合就是在市场开放前的‘安内’行动。”
据了解,广西炼油项目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新建炼油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尚未确定建设运营业主的项目,这引来各路跨国油企的广泛关注。
沙特阿美等公司都欲以油源、技术、资金等为谈判条件,以获取广西项目的股份,为其下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尤其是华南、西南市场奠定基础。
此前中石油单独运作这一项目时,也的确和某家境外公司达成了意向性参股协议。然而,一旦在发改委主导下,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来共同运营这一项目,外资将不可能再有参股的机会。
上述研究员同时指出,不仅广西项目在发改委主导下将促使两大集团联手,“正在规划施工中的锦郑成品油管线(锦州———郑州)也是国家发改委一手主导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东北地区丰富的成品油资源以低廉的成本迅速输往华中,如果仅依靠两大集团协调,这条管线的进度决不会这么快。”
两大巨头各有算盘
然而,据记者了解,对于此次在发改委主导下“被动联合”,两大集团的心态各有不同。
一位接受采访的中石油人士称,“钦州项目前期的可研、环评、规划等工作都是中石油在做,中石化此时若能以50%的比例入股,那么中石油太吃亏了。”
“如果股权比例对半,表面上看起来公平,但并不利于未来企业的管理。大家股份相同,在重大决策时到底谁说了算啊?”一位中石油总部人士说,“现在中石油总部正在考虑四川炼化项目对于广西项目的可替代性。”
来自四川方面的消息称,在当地的发展规划中确有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项目,它是已经在建的四川80万吨乙烯项目的配套炼油项目,但目前这一项目尚未送国家发改委审批。
一份中石油内部简报称,在建的四川乙烯项目所需原料将由兰州石化和位于陕西的长庆石化通过管输提供,而供给西南的成品油也将通过管输方式从西北调运。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按照简报中的说法计算,运输量太大,管输无法满足。从这点上看,中石油显然是已经下决心要在四川上马炼油项目,据我所知西部原油通道规划时已为西南地区留了口子。”一位长期关注石油行业的专家分析说。
中石化的态度也十分微妙。
中石化广西公司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广西是中石化的地盘,批了钦州项目而否决了北海项目,显然是支持中石油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与中石化的竞争。”
“总部希望能在钦州项目中占控股地位,这样钦州炼油就可以替代北海炼油,为西南成品油管线提供油源供给。”上述中石化人士说。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