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幸知:神化张海迪本质是苛求张海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0:25:11
三天前,张海迪以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媒体视线中。有人激动地高呼,我小时候的偶像终于回到我们身边,希望你从政依然如过去一样无畏!张海迪被寄予厚望,为了全国的残疾人能过上最低限度不受歧视的生活,而寻求“更为普适、更为持久的制度性保证”。
这是个没有偶像的时代。不如上世纪80年代,我们需要赖宁、张海迪作为精神支柱。广播里播着他们的事迹,思想品德课里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唱着革命歌曲,缅怀雷锋同志的节俭。
还记得前年一个偶像的树立,北师大心理学系21岁的女孩吴莹莹,被美国一家软件公司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全国人民不买账,一夜之间各大论坛把她的简历、所谓的专利发明质疑得一无是处。后来,再也没有媒体提起过这个孩子。
张海迪担任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这远非“从政”,而是负责一个社会团体或曰群团组织。也许在将来,她会步邓朴方后尘,进入全国政协,开始从政。但现在她还未从政,更不是一名政治家,她的决策权和影响力是有限的。
时评人童大焕饱含深情地问:“城市的无障碍设施真的都没有障碍了吗?福利彩票真的用于残疾人福利事业了没有?政府部门是不是身先士卒每年招收法定比例的残疾人成为政府工作人员,而不是用代缴残疾人基金的方式,让一些部门有了钱,残疾人却仍然被排斥在平等的就业机会之外?”
张海迪能做到吗?她必须抗拒病痛的折磨,做个身残志坚的榜样,她还要当作家写书,她还要“从政”,解决无数个行走自如的人都无法解决的残疾人需求,这一切,恕我直言,她根本做不到。有着残疾人体会,却只能有心无力地坐在那个位子上。
担任全国的残联主席,这也许是得过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多个荣誉的张海迪,一步步艰难行走的高峰。但是,我仿佛也看到,一方面,她从政圆满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另一方面,我看见中国最后一尊体制内偶像只有一个平凡的结局。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