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移动e通卡和浙江移动快线:移动电子商务的两条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01:52:14
厦门移动e通卡和浙江移动快线:移动电子商务的两条路 (2008-04-12 10:16:00)
标签:移动电子商务 浙江 it  分类:移动电子商务
(周艺   浙江移动)
从去年中国移动正式进军移动电子商务开始,2008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最近一个月就有不少事情发生。
2008年3月28日,福建移动厦门分公司、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联合厦门E通卡运营责任有限公司,共同签下合作协议,宣布移动e通卡正式商用。
2008年3月30日,信诺集团酷宝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快线”在北京举行简朴的记者见面会,CEO表示“移动快线”已经在浙江取得成功,并已开始全国的布局。
两件事情发生的比较接近,几乎没有人会将之联系起来。但是在我看来,却是在逐渐验证我对2008年移动电子商务的形势看法,那就是,全国性的移动商务混战就在这2年之内,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启动自己的战略布局,那么在未来的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上,必将处于跟随者的角色。(也许有人会说,电子商务产业,在5年前,第一个吃螃蟹的现在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抢先不一定好。实际上,电子商务产业已经可以算是完全独立于互联网产业的第三产业,要成就它,战略布局是第一要位的。这方面,等以后有时间再写吧)
我先简单的比较一下两个事件:
移动e通卡,低调。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在诺基亚上进行试用,今年3月,从联合签约的工作来看,有条不紊,必定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但是媒体宣传并不是很多。
移动快线,高调。去年在杭州就曾经拉上发改委来发布记者招待会,这次又跑到北京。新闻正面报道非常多,可见组织者在媒体影响力上的优势。但是,从宣传资料和企业网站上来看,仍对目前企业具体操作和市场业绩一头雾水,可见仍然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商业活动。
移动e通卡,技术驱动。“厦门移动e通卡借助于由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SIMpass双界面智能卡技术,将e通卡的支付功能融入到SIM卡中,使之不仅具有正常的通信功通,而且具备e通卡功能。配备了移动e通卡的手机将集公交卡、校园卡、银行卡、消费卡、购物卡功能于一身,支付功能覆盖公共交通、餐饮、超市、轮渡、行政收费等众多领域。该项目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由移动公司与一卡通公司共同合作的移动支付合作模式成功商用。”这是从新闻宣传上摘抄的一段话,其实懂移动支付的人都知道,这就是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一种简单的于网络技术结合的应用。至于算不算“第一个”,可能加上很多限定词后,勉强算是吧。
移动快线,商业驱动。“所谓的“移动快线”,是指移动服务平台——iPOS智能终端。据了解,移动快线依托移动网络,并整合互联网、语音和RFID技术应用,为商家和企业构建的统一服务平台。它将智能移动终端iPOS(移动促销员)部署到商家和企业,是一个在移动网络上汇聚商家和企业,以及消费者形成全新的移动商圈。”这也是从新闻宣传上摘抄的一段话。负责这个产品的是一家原来浙江的公司,没有很紧密的合作方,因此从业务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种想一揽子全包的作法。可能还是从江南春那里得到了灵感,iPOS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先不计成本抢占市场的血拼。
两种方法,一个是以新技术应用为目的,另一个是以新商业模式为导向,当然,大家最终都想成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赢家。问题在于,从现在到未来,中间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谁都不知道。
厦门移动的低调,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高调的。因为同为移动公司,重庆和湖南去年就已经是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的创新基地,移动支付技术已经领先全国,而湖北移动的易动商网,在商业模式上也相当成功,至于广东移动的移动购书、山东移动的企业移动商务,都走在前面,厦门移动的作法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吹嘘的。
信诺酷宝的高调,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从浙江起步,总是带着典型的“浙江模式”。因为实在没有精力同国家政策和技术提供商耗,更没有实力同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唯一的制胜法宝就是靠吸引人的商业模式,先把气泡弄大,引来资本关注,然后把不赚钱的规模做大,最后,总能找到来钱的方法。这种情况,真的是能多高调就要多高调。
移动电子商务的这两条路,估计今年还会有很多人继续走。只要移动支付一日不明朗,高投入的技术应用就会继续,低投入的商业模式也会千奇百怪。反正一句话,没有移动支付的移动电子商务,只还是一个气泡,在它落地之前,任何尝试都是有意义的。
最后的问题就是,还能剩下多少可以尝试的?能不能早点出来一个真正见效益的尝试?相信浙江移动应该能够在这两条路之间,既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又利用制度先发优势,走出第三条路来。
两年,移动电子商务的机会窗口只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