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钱永健的堂叔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4:51
[原创]诺奖得主钱永健的堂叔是谁?
文章提交者:亦忱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诺奖得主钱永健的堂叔是谁?
文/亦忱
近日,世界知名的科学奖项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位长了一身黄皮肤的美国人钱永健。中国人中不少富有民族荣誉感的人,因为此人的堂叔是一位享誉神州的老科学家,而兴奋莫名。
新华网先是在诺奖颁发前夜,转发新闻晨报的报道而发出快讯《钱学森堂侄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大热门》①,继而,在诺奖开宝后,又转发东方早报的报道,以《钱学森堂侄钱永健:我注定了继承家族血统》②为题,对得奖者钱永健的生平事迹做了深度报道。
不知其他中国人看到上述报道中,被那些极有民族荣誉感的编辑记者们,屡次提到的那个著名的“堂叔”名字时,会作何感想。
所谓堂叔,其实就是自己的老爸的堂弟之谓。据我所知,自从钱永健的这个堂叔早年和自己的堂哥在美国分手之后,堂叔来到中国运用在美国学到的知识造导弹,顺带着在“大跃进”时代赶时髦研究粮食在奇异的光学作用下能达到“亩产10万斤”的神奇学问,而其老爸则在美国当儿子拿了诺奖后居然连名字都不被中国媒体报道的普通工程师。至于钱永健,自然早已归化成了“黄皮白心”的美国人,并上了只有高等移民才能上的“常青藤名校”。
其实,我相信任何稍具常识的人都能发现,钱永健今日获得诺奖,和他那位著名堂叔是件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事情。
可是,中国的那些才华横溢的记者和编辑们,就有这种本事,把一件与所有中国人,自然也与其堂叔钱学森没有几根鸟毛关系的事情,说成好像那位获奖的钱家小子,仿佛是他堂叔造就出来的中华俊杰似的,说得普通的中国人就像被注射了鸡血一样而热血沸腾。
实事求是地说,当代中国人虽然极为希望获得西方文明的肯定,更想和西方文明“和谐”地平起平坐,但是,在我看来,由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血统与西方文明在很多地方格格不入,中国人在完成制度和文化的现代化革新之前,除了能够拿到令许多人烫手和丢脸的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之外,恐怕是永远拿不了诺奖中的科学奖项的。原因无它,中国人迄今为止的糟糕记录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制度乃至这个文化,从来就不崇尚科学,而是拜膜权力。对此,我们随手就可举个令人闹心的例子:像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种全球独一无二的科学家,居然就敢被那些有权力而无科学素养的家伙,排斥在中国科学院门外!我想,这种丢中国人3000年老脸的孬事,恐怕也只有在神州才能被熟视无睹地传为笑谈,而不被纠正。
不错,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上,确实曾经为华裔美国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人获取诺奖而感到高兴过,虽然所有中国人都感到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这在任何一个西方世界的国家,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你也确实不能不感到匪夷所思:这些黄皮肤的美国人拿诺奖,除了证明美国的教育制度能把“中国呆子”造就成一流科学家之外,就是能明白无误地证明流传在中国土地上的民间传说“淮橘为枳”的道理,至少在华人拿诺奖这件事上确实是个无可辩驳的真理。
可怜的同胞们,不要再去炒作什么堂叔是诺奖的亲戚之类的笑谈了,多多改进自己的现代大学吧。至少,请那些无良的教授们,手下留点情,向中国的天才少年们脑子里少灌点“屎”,多学点美欧大学自由研究学术的做法吧。
不知我说得对不对:堂叔是堂叔,堂侄是堂侄,诺奖颁发后的论功行赏,又不是在钱家祠堂里叔侄排座次,难道非要次次把堂叔罩在堂侄头上?
钱堂叔和钱堂侄,至少在拿诺奖这件事情上,乃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2008-10-9)
①《钱学森堂侄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大热门》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8-10/07/content_10157538.htm
②《钱学森堂侄钱永健:我注定了继承家族血统》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10/09/content_10168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