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3 22:35:52
索罗斯投资启示35条 秘决制胜天下景仰   索罗斯是天下奇才,他的投资秘决天下景仰。   启示一:乱局即大局   索罗斯说过:金融市场天生就不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更是如此,国际资金流动皆是有荣有枯,有多头也有空头。市场哪里乱哪里就可以赚到钱。辨识混乱,你就可能致富;越乱   的局面,越是胆大心细的投资者有所表现的时候。   一项情形变的越遭,就会向上弹的越高。跌的越深,市场越乱就越可能出现大行情。很多情况常常是:市场乱,投资人跟着一起乱。所以我们常常可见到恐慌性卖压,投资人奋勇追高等新闻标题。乱局对冷静的客观投资人来说,正式天赐良机,因为这可能是大捡便宜货的机会,也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时候。   启示二:见坏快闪,认赔出场求生存是索罗斯投资策略中最重要的原则,那么眼明手快,见坏就闪就是求生存最重要的方式。   1974年,索罗斯在日本股票市场建立极高的持股比例,一日下午,东京某位营业员打电话告诉他一个秘密,内容是告诉他日本人对陷入水门案件丑闻的尼克森总统反应欠佳,当时正在打网球的索罗斯毫无犹豫地立即决定卖出日本所有股票,由此可见眼明手快是许多基金操盘人的必备功夫。   大部份投资人充斥一种舍不得的情绪,上涨舍不得卖,下跌也舍不得卖,看了难过,杀了手软,出脱往往是波段最低点。   启示三:昨天的历史,明日的走势   索罗斯成功的预测1987年的崩盘,秘诀为何?鉴往知来。   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是累积长期不稳定的情况所酝酿而发生。历史的经验往往可以预测未来,因为历史是会重演的,所以以史为镜不失为预测的重要方式。   1929年及1987年崩盘类似之处:   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走扬,造成股市资金动能不足,大量美元流入他国中央银行,美国联邦理事会没有注入等量货币造成资金流动性不足。1987年下跌幅度36%与1929年相似,每日价格的波动与1929年相似。胡佛总统对股灾之初发表谈话,里根总统在股灾发生之初发表谈话,内容与胡佛相似。   启示四:别人话中话,我见财上财——解读能力   一些平淡无奇的话,在索罗斯听起来,可能就是重要的买进或卖出的讯号。这样的启示说明了索罗斯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解读。   各国重要领袖、甚至政府领袖、商界人士的重要谈话,都隐含了相当重要的意涵在其中,而差别在于听者能听懂几分、又能执行几分。   1992年德国央行史莱辛革的一习演说提到:如果投资人认为欧元是一篮子固定的货币的话,那就错得离谱了。当年总统为了经济问题,一再提高马克的利率,使得马克变成强势货币,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使得德国及意大利不得不跟进,但是英国及意大利的经济情况不理想,因此苦撑汇率之下,对德国抱怨连连。索罗斯听了史莱辛阁这番话以后,认为其中别有文章,他话中的涵义可能影射虚弱的意大利里拉。事后索罗斯与史莱辛阁谈话,问其是不是喜欢以欧元作为一种货币。史氏回答,他喜欢欧元的构想,但是欧元这个名称则并不喜欢,如果用马克的话,他会比较容易接受。读出弦外之音的索罗斯便立刻放空意大利里拉,大赚三亿,并借了一大笔英镑,改换成马克,又大赚十亿美金。   启示五:小心,明牌就在你身边   明牌就出现在报纸、新闻、电视、广播、甚至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上。   1972年,有一天晚上索罗斯听到了国民城市银行招待证券分析师吃晚饭的消息,这是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虽然索罗斯不在受邀行列之列,但他却敏锐的认为其中必有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他立即主张买进经营体质较佳的银行股,他的联想是银行业可能要公布利多消息。果然索罗斯买进的股票获利五成。   启示六:仙人打股有时错,错误为投资之必然   1987年索罗斯仔细检视全球经济大势后,他的结论是:崩溃会从日本开始。当时日本债券市场崩盘,索罗斯研判债券市场的崩盘效应会扩大到股票市场,因为股票市场股价高估的现象远高于债券市场的不合理性,所以他认为日本股市会领先下挫,但没想到投机性的资金反而涌进了日本的股票市场,日本股市又创了新高。   启示七:勇于认错的自省精神   索罗斯相信使他与众不同的最大能力,就是能很快地察觉过错。能做到很快察觉过错,势必拥有较为敏锐的心智及高人一等的勇气。   在索罗斯的理论里,由于他认为人类对事情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所以人类思想天生就容易出错。索罗斯能够了解事实与认知的差距。   启示八:最大天赋——化繁为简   耐烦——好比金融市场若真的要分析起来,铁定没完没了,经济大势、政治影响、个股基本面、历史走势图、产业前景等等分析后,最后很单纯,只是买或不买、卖或不卖的最终判断而已。索罗斯每天阅读十数份各类专业刊物的原因就在此。   索罗斯可以带领即将达到四十个国家据点的慈善组织,也可以跨足不动产、农牧业、网络公司、寿险公司、金融商品、超级市场等各种不同领域,他全部是亲自了解,并不只是听任幕僚人员的建议。而且他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他并非超人,他只是将化繁为简真正融入到他的投资生涯和日常生活中。   启示九:在前进中整顿   索罗斯要进入美国市场前,他对美国市场并不了解,可是他采用直接进场的方式学习,然后在过程中,时时检讨缺失。先拿一部分金额投入测试一下市场,感觉对了,又印证他的理论,再开始调集重兵,予市场致命一击。   在前进中整顿,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从行动中积极调整投资策略。   启示十:管理风格   开放式沟通:索罗斯身边的人不是唯唯诺诺的人,而是在不同意见时,勇敢的反驳索罗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例如有位能力不错的交易员,在不知情下进行了风险很大的货币交易,这笔交易赚了大钱,但索罗斯请他走路,因为若有闪失,是由他自己负起全责,而非手下。   充分授权:例如他多次在跟属下会议中,告诉他们如果看好一项投资标地,为什么下这么少的赌注呢?其实那名部属所投资的金额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是索罗斯却是鼓励部属加码,告诉他你的权限可以这么高,放手去做吧。   恩威并重:他常常问部属问题,让部属难以招架,为了就是要知道负责的人到底了不了解状况,如同台湾王永庆的主管会报,不过他也赏罚分明,让属下又爱又恨。   启示十一:你有没有自己的舞台   人必须有舞台才有发言的余地,才会受到重视,也可以在政治上谋求更大的商机。   例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索罗斯曾企图说服当时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支持一项欧洲的复兴计画,但是这项建议非但没有被重视,还遭受人所嘲笑,他了解必须成为公众人物   才能受到重视。于是推动了放空英镑一役,让英格兰银行破产,从此声名大噪,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舞台。之后还应韩国总统之邀到韩国进行访问,以非正式顾问之名评估韩国进行巨额投资的可行性。   启示十二:要有垃圾里找黄金的慧眼   索罗斯对冷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例如在套汇还是一项冷门又无聊的工作时,他把套汇研究得很透彻,一跃成为套汇理论兼操作的大师。   1960年,他发现一家德国保险公司—联合,若以他的资产价值相较,股价实在太低了,他便开始推荐联合的股票,结果此股票涨了三倍。   启示十三:与其听你的摆布,不如照我的规矩   索罗斯说过:“我特别注意游戏规则的改变,不只是在游戏规则里打转,而是了解新的游戏规则何时出现,并且要在众人察觉之前”。他还试图改变游戏规则,在金融市场、政治市场皆然。   例如他不以政治捐献或以资助候选人的传统做法,来作为增加政治影响力的主要方式,而是直接用他的财富支持和与其倡议的议程有关的辩论,希望受教育的大众能认同他的看法,或者捐款给内容涵盖广泛的民间组织及计划,这类的组织有助于改变全国的政治文化。   启示十四:市场,我永远不相信你   索罗斯说过:市场走势不一定反应市场的本质,而是反应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但是投资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因此更加深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果偌大的营业厅里,只有两三只小猫在看盘,这就告诉你该进场了,如果营业厅里挤得水泄不通,连上市上柜都分不清,股票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隔壁大妈都告诉你该买股票了,这就是该退场的时候了。   启示十五:神秘第六感   索罗斯很相信他自己的动物本能。每当事情生变,他就会觉得痛,当他直接管理的基金时,就时常会背痛,只要一开始痛,他就知道投资组合有问题,更妙的是如果痛的地方接近腰部就是买超出了毛病,若是左肩痛就是货币方面有麻烦。   重点是:话虽如此,仍然不可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在下注前,不免有犹豫的心理,偶尔找个直觉来说服自己只是帮助投资的果断而已。直觉是帮助决定用的,帮助加码时坚定自己的信心。绝不可倒果为因。   启示十六:存活下来,一切好谈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的导论中说:如果我必须就我的实务技巧做个总评,我会选择一个字:存活。   例如:1987年,当股市崩盘,他判断会从日本开始,然后才是美国股市,但是他原本放空的日本市场反走高,使他受到重创,他并没有执迷自己的判断,立刻认赔出场,他的原则是:先求生存,再求致富。所以虽然这次的投资失败,但全年的基金表现仍有14%的盈余,也为他留下日后大战的筹码,也才有日后“让英格兰银行破产者”的封号。   启示十七:分散风险就是致力于投资组合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投一个篮子里。   量子基金会把净值的资本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将融资的部分投资于像股票指数期货、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上。原因是股票的流动性相对于金融商品而言较小,因此将部份的净值资本投资于股票上,万一发生追缴保证金时,就较能避免灾难式的崩盘。   启示十八: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索罗斯说,他的特长就是没有特定的投资作风,或者更精确点,他常常改变自己的作风以迁就环境。   量子基金成立以来,有时做多,有时放空,有时玩股票,有时买债券,期货没少过,衍生性金融商品,他还是使用的鼻祖之一,全球各地的主要金融市场大概找不到他缺席的纪录。   1970年代初期,索罗斯开始投资在相当不成熟的日本、加拿大、荷兰,之后又投资石油公司、银行、国防公司、农业公司的股票而获得丰厚的报酬。1973、1974年股市重挫时,索罗斯以放空方式赚钱。   启示十九:融资,小心融资   索罗斯重大胜利中从事的大部分是融资,但是索罗斯并非疯狂地一味运用融资操作,他本人非常了解融资的风险。   索罗斯对融资的观念有几个基本的重点:   1.基金的净值必须用来支持所使用的融资:   不得超过借贷的融资部分不得超过基金净值,以防举债大于资产的负面状况产生。   2.对于纯粹的商品类基金,使用的融资倍数十分节制:   太危险的不碰,在索罗斯的认知里,商品类基金的风险较其它大,因此索罗斯在没有太大的把握下,不敢轻易以高杠杆方式操作。   3.投资组合本身就具有融资效果   索罗斯认为期货、债券、股票各有不同成数的融资保证金,所以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出现不同情况及比例的融资成数,所以善用各类商品及工具,就可以变化融资成本。   4.必须处于正确的行情,才能藉融资来获利   索罗斯相信自己看法正确时,才会大手笔投入。   启示二十:无心差柳尚且成荫,有意栽花当然要发   数十年来索罗斯在很多国家建立他的民主慈善大国,他捐出去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十三亿美元,他甚至表示希望在死之前把所有的财富都捐出去。   他以慈善为名,在很多国家建立起人良好的政商关系,例如延聘了许多退休的政府官   员,姑且不论他是否有所意图,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相对的,对他在人脉、在当地国情的了解上,以及他的影响力,势必对他投资有极大的帮助。   启示二十一:见风是雨的联想力   索罗斯说: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只是很狭隘地局限于一隅,你必须知道此地发生的事件,会如何引发另一地的事件。他就是要投资人培养国际观,并且能够找到事件的连动关系。   索罗斯不仅注意公司的体质,同时在意当时的大环境。兼顾微观与宏观,两者是连动密切的。   1970年代中索罗斯曾经放空雅芳股票,他以120元放空卖出,两年后以每股20回补,每股赚了100美元。因为索罗斯洞悉了一个趋势,即人口逐渐老化,化妆品业者收入将大受影响,他并且认为小孩子也不再用那种东西,所以他研判化妆品的销售荣景已经过去了。   启示二十二:亲自了解而不是道听涂说   索罗斯订了三十种业界杂志,也阅读一般性杂志,四处寻找可能有价值的社会或文化趋势。他遍览群书的目的,就是要从资料审视有何特殊之处,伺机切入市场。他很清楚,他必须把各种可能的信息输入脑子里,然后才能有凭有据地输出投资策略。   单是阅读资料,索罗斯认为尚嫌不足,在他有地位及影响力后,他更可以透过亲自了解,实地勘查的方式,更深入了解投资标地。   启示二十三:我不是冷血动物,而是冷血投资动物   索罗斯说过:当我四下寻找一个投资标地时,我便遭遇困难。我并不属于任何特定社会……1947年我到英国,1956年到美国,但我从来没有完全同化成一个美国人。索罗斯从未公开拥抱美国人或犹太人的身分,有些人认为索罗斯没有种族认同。   在索罗斯的投资世界里,他保持冷静,超然,目的取向很重要,目的就是获利,他不随国内多数人起舞,避免跟股票谈恋爱,才不致于冲昏头而感情用事。   索罗斯并未忘本,他一直是他的祖国——匈牙利的长期资助者,在他的办公室内,都还悬挂着匈牙利艺术家的作品。   启示二十四:看到缺点,我就放心   根据索罗斯的理论解释,市场参与者的偏见会影响市场价格,他并且认为有时候不仅影响价格还会影响基本面,所以他在剖析投资标地时,就习惯带着找碴的眼光,试图看出其缺点。因为只要知道缺点所在,他就能领先乐观派的投资大众。   索罗斯常与实际操盘人就投资问题做检讨及辩论,索罗斯的作风就像博士班学生考试时的口试委员一样,不断质疑考生论文的论点,试图找出缺点。倘若一问,问题百出,就不断进行检讨,他的问题又专业又刁钻,一直到部属回答都正确时,再也没有问下去的必要,才放心进行投资。   启示二十五:低买高卖有条件,选购股票像顶店   从索罗斯的合作伙伴透漏出索罗斯的投资策略为:找寻低估的股票,而且拥有强势产品连锁店的公司。   投资股票或收购其它公司都是要经过精算的过程,我们可以假想今天如果要去顶下别人的店或收购别人的公司,一定要详细推敲卖价是否合乎本质,公司的财产清册、营收状况、每月开支等等各个角度作深入的剖析,用这个价格买下来合理吗?但是事实上投资人并非如此,好像股票跟公司是不关联的独立个体。   启示二十六:我是我眼中的我   索罗斯自从在英镑一役胜利后,就努力转型,开始强化他慈善行为的形象和行为,并转到公共政策的领域,他时常四处演讲、接受访谈、批评世局、批评某国政策不当,俨然成为了政界人士。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兴趣聆听他的意见,他们所兴趣的是他在金融方面的看法。   在政治人物的眼中,索罗斯不是一个政治人物,连兼职都不被认同,在大众眼光,充其量他只不过是个很敢花、舍得花钱的慈善家罢了。   但是索罗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是在自己怎么做自己,他捐钱、捐设备、设立大学、奖助教授及学生、关心教育议题、网络普及、民生问题、美国对死亡的重视等等都有一定的贡献和成就。   启示二十七:时间换取空间,空间也可换时间   通常大部分的人会认为索罗斯是标准的投机客,这类的人一定没有耐心,专跑短线,如果是以这类的印象看索罗斯,那就失之偏颇了。   例如他在1989年到1992年重创英格兰银行,索罗斯就布局了三年,他只对一个只是预判,但尚未实现的局面等了三年,所以我们能说他没耐心吗?   对相于长期投资的观点,索罗斯只是不用长期时间来换取上涨的空间,因为只要价格满意,“朝买进、夕可卖出”,时间长短并非考虑的重点,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然后他再争取时间找寻下一个目标。   启示二十八:果断   索罗斯有一点非常重要的特色:说做就做,剑及履及的果断行动力。   例如在1974年,当索罗斯接到一通东京营业员的电话,觉得当时环境不利,在日本拥有极高持股部位的索罗斯,立即毫不犹豫做出出脱的决定。当做决定的时机成熟时,他绝不花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做研究。   索罗斯说过,日本是他喜欢的地方之一,他愿意在他喜欢的市场里,全部撤出,必然是他研判局面可能生变。但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能够勇于即刻做决定,没有半点迟疑,这样的果断利,的确超乎常人。   启示二十九:彻底分工就是彻底成功   索罗斯的金融生涯里曾经有一度遭遇瓶颈,他衣食无虞,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他的精神却几近崩溃,他对眼前的成就忽然起了疑心,结果又与妻子离异,与工作伙伴拆伙。当时他设法找人分担经营基金的责任,不断地征人访才,找到人之后,却又放心不下,能然过问业务,甚至还是自己做决定,结果导致量子基金出现后首度亏损。   经过多次教训,他真的做到交棒的动作,把业务逐渐转给一些手下悍将,他将许多重要的工作充分授权给下属负责,当然本人仍然关心基金的运作,也随时提供建言,结果量子基金之后又创造了另一波高峰。   启示三十:冒险不是忽略风险,豪赌不是倾囊下注   翻开索罗斯征战金融界的纪录,一般人都会被他出手的霸气吓到,也可以说豪气。很多人误以为只是命运之神特别眷恋索罗斯,认为只是赌赢罢了,赌输了还不是穷光蛋一个。   其实索罗斯在从事冒险之前,是评估过风险,下过研究功夫的,他的冒险并不是不顾安全考量,赌资虽大但不是他的全部家当。他虽然时常豪赌,但也会先以资金小试一下市场,绝不会财大气粗到处拿钜资作战。   启示三十一:政府护盘,反向指针?   经济学家眼里政府以任何方式介入股市都是不当的做法,但并不为索罗斯所赞同。但索罗斯也不完全赞成政府干预,他赞成有一个有力度的国际央行之类的组织,足以解救濒临危乱的经济,他并没有明讲是否赞成各国政府介入。   例如1997年的金融风暴,从泰国央行喊话开始,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每一个政府的央行皆大力护盘,但是结果不但徒劳无功,而且更加惨重。政府的护盘有时可成为市场变盘的警讯,所以在投资前,要考虑政府的态度,它有可能成为研判走势的反项指针。   启示三十二:不是闲人闲不住,真是闲人非等闲   我们仔细研究一些金融股市大亨的行事模式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并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地盯着大盘,为一两天的涨跌神情紧张地喊进杀出。例如股神巴菲特,并没有一般大众印象中的忙碌生活。他的公司并未设在繁华的市中心,而是设在遥远的内布拉斯市。最重要的办公室里,甚至没有计算机或股票交易的终端机。巴菲特说:没有热闹的小道消息,才能冷静思考。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管理工作早就落在他的手下身上,他曾说,他一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并澄清自己对于将要往何处去、世界要往何处去等问题的想法。索罗斯也说过,自己一直未涉入过程中,他是以一个思考的角度参与,思考就是要置身事外,保持自己的客观与超然。   启示三十三:要效法索罗斯先定位自己   因为索罗斯的成功造成所有避险基金的经理人都流行一种“只管总体金融面,不从事证券分析”的流行现象,每一个人都想跟索罗斯一样,做一个总体经济面的宏观投资人,不必再从事选股的工作。这些基金经理人忽视为上市公司做基本分析,不看年度报表,不管企业界的问题,也不管他们的竞争力,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另一个索罗斯。   但是其时每个人遭遇不同,所罗斯一开始就接触套汇,加上他特殊的欧洲背景,促使他在套汇领域勤加钻研,所以他必须熟悉市场大势,但是一般的金融工作人员,不思在自己的领域中,坚守岗位,只是一味的跟进成功之后的索罗斯脚步,结果导致自己的失败。   启示三十四:我看我我且非我谁装谁谁就是谁   从索罗斯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包含生活各种差异极大的事物,他可以说是一个慈善家,又渐成一个政治家,他自视是一个哲学家,在金融领域方面又是一个投资家,他也擅长钻法律漏洞,利用法律规定不严的灰色地带,取巧行事。   很清楚的,索罗斯不以现状满足,仍朝理想迈进,不以事多而苦,仍一一厘清完成,多重的角色在他身上,虽不甚协调,但是他成功演出每一个角色,在每个角色,都尽力表现。   启示三十五:风雨不惊无怨无悔   1987年的股市崩盘,索罗斯猜错了崩盘的排序,于是造成他损失极为惨重,当然有记者问到他对此次重挫的反应,索罗斯只说:我觉得很有趣。索罗斯的朋友说过:索罗斯面对崩盘时表现镇定,索罗斯认赔的态度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好,他可能认为市场没照他的想法演变,但既然出了错,经他理解后,就大步离去,不再留连了。   索罗斯不管赚钱也好,亏前也罢,一切的结局都是荣辱不惊,在他的人生里,钱已经不是这么重要,赚钱是他的工作,不是他的目的。这样的修为值得每一个投资人努力培养与学习。    [[[日后得空慢慢读、理解2006.4.15.]]]
[作者的结论正确与否无关紧要,但作为一个有头脑的投资人,对世界上的一切就应该抱如此的认真态度。]   有一个人叫做“林园”,他从股市建立之初就涉足,从1万左右变到如今的4亿左右,平均每年翻一倍。如果这一切不是真的,那可能是一个惊天的阴谋,而其危险在于他所说所讲的都是有道理的!   狼说:“现在是白天。”但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因为大家都看到四周分明是夜晚。“狼是对的。”狐狸说,“现在的的确确是白天,为什么黑呢,那是由于日蚀的缘故。”这是一句可怕的谎言,因为它很象是真理。   事情的不合逻辑   虽然介绍中听到他说的关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只言片语,例如调查公司、投资企业等等,很像那么回事,从有限的资料来看我觉得还是像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坦率地说,对于林园所有的原则的道理我是非常认同的,如果我是从网上随便看到一个能够坚持这样原则和态度的个人投资者,我将会非常欣喜的期望与之交流,共同进步的。然而,他获得的惊人的“成功”着实让人诧异的,不是因为他所宣称的成绩匪夷所思,而是因为他竟能够奇迹般地把投机和投机、抄低和逃顶、放弃和死抱着疯股赚大钱等等完全结合起来,并抓住了几乎所有能够抓住的机会。我大概的推算,从道理上来说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他在证券市场早年炒作一些能够短期上涨数倍的股票,到最近几年投资一些飞涨的消费品、港口等股票是可以取得这样成绩的。但我之所以抱有极大的怀疑和不信任,因为我相信——一个人早年凭借运气好、炒作倒卖可以取得巨大的利润,但如果他依照此法这么成功的话,很难相信他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皈依“价值投资”。因为第一,中国过去的证券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投资”的土壤,过去的一些股票只能用“疯涨”二字来形容,完全不顾地心引力的盲目上涨和下跌;第二,在一个没有价值投资土壤的市场,最初的人们的投资思维绝对都停留在“做庄”、“炒作”等层面上,不管能不能赚到钱,何况那时的庄家往往都能赚到钱;第三,过去那些能够碰巧赚到钱的股民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猩猩”,而一定会认为自己天资聪颖,有的甚至会滑稽的著书立说,他既然如此成功为什么如此低调数年?依靠投机和炒作能够取得如此成功地人凭什么要相信所谓的价值投资,相信这个几乎与投机背道而驰的方法?所谓的“价值投资”的思想是近几年传入中国的,而能够真正皈依和信奉的人都是有过惨痛的教训并深刻反思和总结才“侥幸”进入了价值投资的殿堂。如果林园过去曾经成功多次“幸运”的抄低、逃顶,抓住几十倍、上百倍的股票上涨,那么他凭什么要放弃他成功的方法而去信一些学究们津津乐道的理论?   我之所以感到奇怪,是因为我相信有些根本的东西是无法调和的,即使让中国现在许多投机客们相信价值投资的方法是有效的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对一个在投机上持续取得成功的人说“你全是凭运气,改信价值投资吧”,如果对于他不发生什么极大的刺激,那么这种转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绝对不是看了几本书和几句话就可以做到的,有许多人都是经过血的代价才领悟到那些简单话语的真谛。   疑点的归纳   他在股市的交割单都是用别人的名字开户(林园说一共有40多人的名字,唯独没有他本人);已经有了4个亿的身家,为什么还要借钱?还说有多少借多少。   “现在是我有史以来最苦的时候,大市不好没办法,即使这样我也能做到3年翻两番。如果是牛市,那得翻12倍!”——从长期来说,世界上能够长达十几年以上持续平均的取得高达30%多回报率的也就是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而那复利30%的平均年回报率已经几乎是顶点。   “杨百万当年是给我跑腿的。”为了加强可信度,林园请来了他的“追随者”———北大毕业的博士生王洪和一位女士,他们自称是自愿跟着他炒股的专业股民。——追随者?难道是托不成?怎么追随,专业指导授课么?   我的投资组合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跟,也可以模仿,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使是完全照搬我的方法,他也不可能有我这样的收益率,现在就有几百人在跟我,但是我的心态是他们不可复制的。我骨子里就不是赔钱的人,这一点没人能模仿。——这就是明摆着让别人追捧他这位“股神”的持股么?   林园炒股路线图   ■1989年底据林园自述,他在88.45元买入深发展股票,之后反复买卖此只股票,几个月后赢利12万元。——不知哪里有原始资料了,8千元几个月盈利到12万?   ■1990年—1992年林园称自己收集大量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到1992年其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   ■1993年—1994年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开始反复盘升,林园称自己此时以1000万入市。——92年赚到1000万就成功逃顶,300点又全面炒低,也许是水平也许是运气也许……   ■1995年—1998年林园称自己在此期间的主力品种为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几年下来,盈利水平一直在9倍左右。——长虹和深发展确实在此期间上涨9倍,但他竟然如此惊人的从最低持有到最高。   ■1999年—2001年林园称自己在股市边打边撤,当2001年初上证指数到2100点的时候,他已经全线撤离A股市场。   ■2003年—2005年2003年底,林园重回A股市场,据称,截至去年底,其市值已超过4亿。   《红周刊》采访林园   《红周刊》:都说有钱的人从来都是“闷声发大财”,为什么你从去年年底开始,要频频在媒体曝光,讲述你在股市成为亿万富翁的经历?   林园:这是因为去年在北京遇到的一件事情让我很受刺激:和朋友一起去歌厅唱歌,结果因为知道我们是股民,对方的态度就不是很好。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炒股的人就是赔钱的人。不过,这只是一个诱因。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树立一个标准——即股市赚钱的标准。(理由很模糊)就像提供一个产品模型,只要你按照这个模型去做,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赚钱也是如此,也会有一个标准。股市作为一个财富聚集的场所,居然没有人能够因为炒股而上富豪榜,这太令人奇怪了。因此,我只是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股市是一个能赚钱的地方,而且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定会越来越让人赚钱,更多的富翁将从股市中诞生。   《红周刊》:你如今的财富完全是在股市中积累的吗?   林园:这十几年来,我除了做股票之外,还做过一些房地产项目。1993年的时候曾转战房地产,虽然盈利几百万,但感觉自己在股市应该赚得更多,于是1994年重返股市。在1996年的那波大牛市中,大量持有深发展、四川长虹等,足足赚了9倍。市场好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天赚一个奔驰车队。2000年前后感到市场开始疯狂,于是从A股市场逐步撤离后,又转战于周边股市。2003年将1亿多资金陆续转移至A股市场,从4月直到12月,大盘1600点的时候买入大量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当时就已经满仓了,而且还把我的几处房子都抵押给银行了,拿钱出来做股票,到现在依然满仓。   《红周刊》:听说你最近逢人就借钱,而且是狮子大开口,有多少就借多少。是打算全部用来买股票吗?借贷利息一般是多少?   林园:没有那么夸张,也就是借几千万,年息9%左右,(亿万富翁也借钱?恐怕这才是他浮出水面的最终原因吧)借来的钱主要用来买转债。我盘算过,转债市场的风险并不是很大,里面的套利机会可以说是无风险利润了。   《红周刊》:你的投资经历真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很少有人能在股市中待这么多年,还很少失手,你是如何做到的?   林园:这是因为多年以来的投资心得已渗透到骨子里了。(这跟很少失手没什么关系吧)说到我现在选股的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选好公司,选未来三年最赚钱的公司,做中国最好上市公司的股东。但我的赚钱标准和那些基金经理、国外投资大师还是有所不同,归根结底就是“小气”。首先我这个人做事从来都要盘算得非常清楚,只有账算清楚了,做起事来心里才能有数,而做投资更是要较真才行。另外一点就是我这个人天生“小气”,这种性格使我不会轻易上当,一分钱也不能乱花。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一定要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也就是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此外,对不熟悉的行业我不会下手,不买未来盈利不确定的公司,至少会跟踪三年以上才决定是否要大量地投入。而且在选了管理层经营轻松、一年至少赚几个亿的“硬朗”公司后,我会拿给一些朋友看,让他们挑毛病。最为关键的是,我自己也会反复去上市公司调研,上上下下都要摸得一清二楚才行。可以说,我对有的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甚至要超过公司的管理层。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能够买入到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享受这些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乐趣。   《红周刊》:现在有一种说法,把你称作中国股神,也有人说你是中国股市中的巴菲特。对这些加在你头上的光环,你怎么看?   林园:把我称为股神实在有点过了,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神。我周围的朋友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么多年来,我感觉也确实是这样,做股票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轻信,也不盲从,在投资方面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纪律。至于巴菲特,可能是在选股的思路上我们有一些接近,但我不像他那样,持股时间那么长。熊市的时候,我会采取“乌龟策略”,即像乌龟一样,选好股票后就静静地趴着,一动不动。但是在牛市里,我的操作也是比较频繁的。不过,既然有人拿我和巴菲特相比,那么巴菲特52岁的时候资产是2亿美元,而我在42岁的时候,股市中的资产就算是4亿元人民币,我相信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翻一番。不信咱们就先等三年后再看。   《红周刊》:最后我们还希望了解,在你大量持有酒类公司以后,下一步看好什么行业?如果现在给你10万元,你会采取怎样的策略?考虑一个怎样的投资组合?   林园:看好银行业和汽车业。不过对于汽车业我还在观察,看看在汽车业的上市公司当中,哪个一定能够在未来几年胜出。投资策略就是上面所说的“乌龟”策略,尤其在熊牛转换的时候,这种策略能很快赚到第一笔钱,当牛市来到的时候,会更有信心。不管是给我1万元、10万元还是100万元,当前我会考虑这样的组合:招商银行25%,铜都铜业20%,武钢股份10%,云天化10%,新兴铸管10%,五粮液10%,云南白药、丽江旅游和伊利股份5%。(一个人可以这样明目张胆的荐股,怪不得铜都最近涨得很火) 。 [《红周刊》采访部分我在当期也读过,前头的怀疑、分析,是首次读,不一定合事实,但“分析”本身也有可读性。]
2006年3月28日,记者电话联系上林园时,他说正在成都,刚刚去了趟五粮液公司。他还说,“我不是什么神话,比我牛的人还有。”他宣称,“三年内,资产至少还会翻番。”他还告诉记者,炒股目标是:资产10亿美金。   □查账林园   当年全家集资买深发展   多个城市开设账户   林园介绍,他的账户大部分用的是家族成员的名字,而资金主要是他和妹妹一家的。目前账户由林园和妹夫两人掌握,林园负责跑市场,妹夫负责看报表。   3月29日,记者在联合证券振兴路营业部(林园炒股大本营之一),看到了林园妹夫递给记者的七份资金对账单,账户名有妹夫妹妹名和其他家属名字,账面当前股票市值共1.6亿元。投资组合包括G千金、贵州茅台、G万科A、东阿阿胶、云南白药、G铜都、G铸管、五粮液、G招行和丽江旅游。   4月3日,已从成都到了北京的林园给记者传了另外两个账户在深圳的资金对账单,市值9688万;五个帐户在北京的资金对账单,市值1.4亿元。另外,他说,在成都和上海还开有账户,其中成都的账户上有1800万。   长江证券深圳营业部介绍,曾经打印过林园交易四川长虹的纪录,从1997年1月28日以一股25.46元完成了第一笔交易后,到当年5月,这个账户已总计买入56.2万股长虹,均价在25元多。到了7月22日,长虹的余额减少到15万股,其余股票均以60元以上的价格卖了出去。林园说,当时他各个账户上的长虹总计有100多万股,半年间他赚了4000多万元。炒股票全靠勤调研   应记者要求,林的妹夫“展示”了他们的原始记录——一个纸质已经发黄的小笔记本。第一页上写着8000元购买深发展,家属成员各自的出资额,据说是林园全家凑出的余钱。接下来,写着1991年11月22日买深锦兴的账,共23个名字,6万多股。据说是收购的锦兴23个工作人员的股票。“亲兄弟明算账”,在一些单据的下角处,有“林园确任”的字样。另外记者还看到一份上海电真空的原始股,号码为0078209,股份总数为2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日期是1987年1月24日,股票正面有时任该公司的董事长薛文海,副董事长李思源、苏谋强的签字和印章,股票背面盖着林园的手章,买入日期显示是1990年8月15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股市上很多机构和个人都曾有很多分账户,有的是因为“打新股”需要,有的是为了财不外露,也有的是为坐庄,因此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清楚哪些账户是他自己的。   林园说,他炒股不看公司的财务报表,4亿的“收成”主要靠到公司调研,从而识别公司的成长状况。经记者核实,林园的确多次踩点贵州茅台、铜都、铸管、招行、万科、同仁堂、武钢、赤天化等公司。   □对话林园   想树立股市赚钱标准   目标是资产10亿美元晶报:你“潜水”16年,为什么现在高调公开自己的炒股发家史,还在媒体上与读者大谈炒股经? 林园:我现在同你说话不是为给你上免费课,而是为了加快挣钱速度,我的目标是资产要达到10亿美元。年轻是人最大的资本,我今年已经43岁了,希望今后能控制几个全国最好的上市公司,树立起股市赚钱标准。   晶报:你确信自己能达到这个目标?   林园:资金就是滚雪球,达到一定积累就会发生质的飞跃。5年之后,我将会比一些著名的上市公司赚得多。我这个人天生“小气”,一分钱也不能乱花,这种性格使我不会轻易上当,所以我能让好公司更好。股票被套没超过一年晶报:听说你经常借钱投资证券市场?   林园:借钱只买转债,9%的利息,就是看好大盘会上涨,公司会发展。那些快到期的、价格在面值附近的转债,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买了我就猫在里面,牛市来了或是股改优厚的就转成股票。   晶报:那么高的利息,为何不去做私募基金?你现在是否需要给自己的股票解套?   林园:我没有私募基金,因为我不会帮助别人理财,并且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人的炒股心态变坏。我也没有被套住超过12个月的股票,我选的股票每年都创新高,比如你可以仔细研究资金对账单上股票一年来的走势。晶报:有没有想过挣这么多钱为了什么?   林园:赚钱是一种艺术,在股市上能够低买高卖是艺术成就的体现。我喜欢赚钱的快乐,看着账面上又多了一个零,很满足,很开心。细心炒股多赚钱晶报:你认为自己是股市最牛的人吗?   林园:不是,圈内还有比我更牛的,只是他们大部分人不愿意“露财”,这一点上,亲属与我有不同意见。   晶报:你炒股有成,除了因为聪明之外还靠其它什么素质?   林园:我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我很细心,我会注意到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决定我的投资。比如决定买贵州茅台的时候,就是看见它的储酒价值已经超过市值。   □炒股四步   第一步:先分析盘面情况,商定后,买入一些;   第二步:反复进行公司调研;   第三步:根据调研结果,合适时机增仓或者斩仓;   第四步:以通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每月跟踪,了解所持有的股票公司经营是否发生了变化。   □“五不”原则   一:不恋战。放弃不被看好的股票;   二:不贪婪。短期内升幅太大,有风险股票立即退出;长期持有潜力股;   三:不糊涂。冷静分析形势,1993年,上证指数大跌,说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果断离开股市;   四:不犹豫。决定下来的事情,限价买卖,决不拖泥带水;   五:不盲目。一支股票的策划期为三年,挑性价比最高的股票。众说林园   坚决不炒权证   ——妹夫一席谈   林园的妹夫马先生1986年毕业于内燃机动力专业,现在是林园的投资拍档。   他说林园的最大本事在于对上市公司望闻问切。“他就能在观察、交谈中找出上市公司的优势和缺点。并且,他认为反复调研上市公司是一种乐趣。”   他认为林园商人本色的一个体现就是不熟不做。十几年来的投资生涯,不算那些牛市中做着玩的短线品种,买来买去的重仓股就是那么三五个行业,十几只股票。“投资原则就是企业一定是能算得清账的,而且要能算到今后三年。”对于现今热门的权证品种坚决不做,原因是“风险大,背离股市原则,赌的成分多。”   慈善事业,他们俩都在做,只是没说。他认为,人到了一定年纪,财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更在意这些事情。妹夫说,“他除了给他儿子留点,最后可能会将财产全部捐献慈善机构。”   炒股求一个“稳”   ——前妻之妹说林园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清脆爽朗,林园前妻的妹妹王女士在北京开了家公司,拿了一半的资金放在股市。   她告诉记者,林园和她姐姐离异后,她们才知道他的身家,之前只知道他在股市上挣了不少钱。她对林园的态度直截了当,“我不赞同他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得不赞同他的投资理念。”   她说,林园骨子里面都是“小气”的人,以前林园请她吃饭全是吃快餐。一次吃饭花了200多元,林园还说,“花这么多钱不值得。”   她说自己是“股盲”,之前的炒股经历以亏损收场。2003年,林园教她两点,“首先不要想赚钱,而是不赔钱;另一点就是对所买的股票做3年的长期计划。”她按照林园的说法,跟进了一些股票,其中一支股票在几月后出现30%的利润时,她想出手,被林园劝阻,后来跌回不到10%利润,但是林园给她的说法是,“会涨上来的,股市就求一个稳,别瞎折腾。”   林园简介   生于1963年,祖籍陕西,1984年毕业于北方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之后被分配到深圳某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9年,受教会计学的妹妹启发投身股市。自称以8000元入市,目前身家4亿元。 股市奇人”2006.4.10.做客北青网聊股造成网络“暴堵” 众多网友几乎无人质疑——   “对于股票我有自己的标准,你们知道我不会去看大盘,更不会去用所谓的股市分析软件来决定我的投资。”昨天晚上,被称做“股市奇人”的林园再次来到本报并做客YNET网站,和网友及读者分享他从8000元起步投身股市到今天市值4亿的创富传奇。   ■聊“龙头股”———   我会一直持有,但如果累计升幅过大我不会买进   主持人:听说您前天晚上和贵州茅台的有关负责人有过面谈,并就股改方案进行了探讨?   林园:前天我和贵州茅台的董事会秘书见面并了解了企业的经营情况,针对股改我提出了我的要求。我希望贵州茅台能在对价方面多送一点,当然我这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了。   我们在聊到贵州茅台的价值时,对方反复强调说,其实贵州茅台远没有把它的实际价值体现出来。你们知道吗,贵州茅台现存的老酒有5万吨,按照调价以后每吨70万元计算,贵州茅台现存的老酒价值350亿元,加上前三年他们投入的技改费用大约30多亿,还有他们的固定资产、土地、厂房,加起来超过50亿,贵州茅台实实在在的净资产总额超过400亿,这还不算贵州茅台的品牌价值。按照现在62元多的收盘价来说,贵州茅台的总市值才200多亿,和它的净资产相差很远。由此可见,这只股票是被严重低估了。   因此,贵州茅台在我的投资组合中占了50%。按照我的分析,贵州茅台在三年内涨4倍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年的累计升幅太大了,累计升幅过大也是风险,万一下跌了怎么办?   网友:如果现在选择买进贵州茅台,是不是合适的时机?   林园:我从来不为别人做推荐,股价的高低我说不准,估计贵州茅台开盘就会涨停。这种情况下,我是不会买的,因为累计升幅太大了。而且我相信贵州茅台在这个位置上还要涨几倍的,所以我持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按照我买入的原则,涨幅超过50%的,我会很谨慎;即使是好的股票我也最多是买一点做战略组合,5%或者10%,但是不会大量买入。   网友:贵州茅台、五粮液、G铸管都是你持有的股票,我们如果现在买进是时机吗?   林园:我认为五粮液如果跌到7.96元以下应该风险不大,如果我有钱的话,会组合10%的G铸管。   ■聊“新股”———   我就是要为招行摇旗呐喊   主持人:在我们的财富课堂讲课和接受媒体采访时,你都不断为招商银行“说话”,用你的话说就是“摇旗呐喊”,你是希望别人在这只股票上都“跟”你吗?   林园:在我看好的股票里面,比如说茅台、五粮液,我说过就是持有,我没有买入,但是招商银行不同,我是有钱就买进,而且我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就是银行,我认为招行是银行的龙头。我跟踪招商银行已经3年了,对它的信心我是有把握的,这也是我算账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一定要给你推荐这只股票。   我不会给别人提出投资建议,这也是我的原则。但是如果你问我下一步在股市的计划,我就是对我主要持有的12只股票,有钱就买,只给自己留下吃饭的钱,剩下的都坚决买入。目前我已经是满仓操作了。 网友:之前您在讲课时提到过首钢转债,请介绍一下转债股的情况。   林园:首钢转债的原值是100元,还有两年多到期,如果首钢两年不会倒闭,最起码是按照100元加上两年的利息兑现的;如果首钢涨了,你还可以转股。我觉得钢铁股本身就被低估了,首钢的董事长在开大会的时候就说首钢被严重低估了。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转债股如果涨幅过高就有风险,100元左右的一定没有风险。另外,能发转债的一定是好公司,最起码是财务指标过硬的企业。比如首钢,可能有上百亿的资金才给你发转债呢。   网友:你研究过长江电力吗?   林园:我只大概看了一下,因为我没有研究过这只股票,但是我总觉得它的估值高了。好东西也需要价格合理,当然越便宜越好,现在有比它便宜的好东西,选股票也要考虑性价比。   ■聊调研———   90%以上的公司都是没有价值的   主持人:作为小股民和散户,怎么能有机会了解到上市公司的情况?又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和上市公司进行“肌肤”接触?   林园:可以通过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公司年报、季报,公司的基本情况都会一目了然。如果是看不懂的企业或者感觉它在报表中掺了水分的,就不要参与。我选择的20家公司就都是能看得懂的、真实的、明明白白的。我一直在说,按照我的标准,90%以上甚至95%的公司都是没有价值的。   再有一个办法,你也可以听我的调研结果,大家可以交流。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办法,就是这个公司的分红额度已经大于融资额度了,这肯定没问题,像佛山照明、宝钢、武钢都是这样的公司,可以闭着眼睛买。   网友:即使是在大熊市的时候,你也在赚钱吗?   林园:一定赚钱。从2003年到现在,我的回报率接近300%,就是1元钱变成3元钱,这是回报最低的时候,我特别着急,因为赚钱少了,赚钱速度慢了。而且因为现在是熊市,很多股票都被严重低估。   网友:除了银行,接下来你还会关注哪个行业?如果看好了,什么时候你会出手?   林园:汽车行业。因为中国人接下来都要买汽车,而且一定是轿车和客车。比如宇通客车,我通过调研,感觉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很强。另外,我关注的不是合资企业的汽车,我关注的是民族品牌、自有品牌,比如长安汽车、奇瑞和吉利我也看好。   一个企业让我买入的时候一定要有理由,比如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我要把账算清楚;比如和别人的竞争中有了胜算的苗头,这都是我出手的时候,搞不清楚的时候我就会观望。 现在现身就是为牛市作准备   主持人:很多人都在质疑你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现身”?有什么目的?   林园:我反复强调过我的标准,符合我的标准只有这20家企业。即使大家追捧我所持有的十几只股票,我相信也是两年以后的事,两年以后我当然希望大家都跟我,我买什么都跟着买,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要树立赚钱的标准,并且用实践来检验。   网友:如果是牛市应该怎么操作?   林园:熊市的时候就远离股市,买了放在那里等着。牛市的时候就看领头羊,看领头的指标股,我现在已经为牛市在作准备,就是招商银行,为它摇旗呐喊。我的预计就是,如果招商银行涨到15元就是牛市来了。牛熊市的分界线就是招商银行涨到15元。   记者手记   “股神”为何无人质疑?   接踵而至的连篇报道,让来自深圳的股民林园有了一个明星般的绰号———“股神”,而股民们对于“股神”的景仰便跃然纸上:无论财富课堂上认真记录的200位股民,还是网上自称“一度对股市失去的信心被林园重新点燃”的网民,他们满怀着对股市成功范例的期待,而同时更希望突然现身的林园能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这只股票要不要买、那只股票要不要卖……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复制林园或者干脆做林园的翻版。   昨天的网上聊天,由于在线十分拥挤,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答复,股民们甚至已经开始互相替林园回答问题———有网民问“你以前是学什么的”?就有网民回答“他是学医的”。还有网民问“你买波段吗”?就有网民回答说“他从来不买波段,他一般买进后就持有3年”。林园,便就由此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股民“粉丝”。   但是却一直没有股民问过我,他是真的赚了那么多钱吗?他是真的就靠股市赚了那么多钱吗?   面对记者的疑虑,林园号称“欢迎质疑”。而由于种种原因,记者对“林园神话”的求证仍处于初始阶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态度是:我们的求证仍将继续下去,而林园自述的“创富神话”我们更愿意理解为对众多股民的精神鼓舞。 这些故事,得空细读,对每一个人都会有启示的——不论你是大人、孩童,无论你是读书还是工作、投资.........
五一黄金周快到了,多关注了下丽江002033,顺到收藏了好多云南丽江的美景,绝对美!看完了相册《美丽天堂-丽江》,记得鼓励两句啊,我会更高兴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