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汽车业的自我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37:32
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翁伟庆 编辑:高方圆


过去10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增长至今年的1800万辆,连续七年保持25%左右增长。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汽车业被全国超过20个城市视为支柱产业,汽车消费更是各地拉动内需增长的核动力。在下一个车市黄金十年开启之际,中国车市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不仅牵涉到汽车社会的走向,而且与各地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详细]
中国车市的“火”与“热”
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力指数维持稳健增长的趋势,2008年为-0.0067,已接近零值。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水平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在2004年超过了美国,伴随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成为汽车产品的净出口国。2010年,伴随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汽车市场的消费信贷环境将有较大改善,全球汽车销量将出现较大回升。中国作为2009年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将在2010年继续领涨全球车市。…[详细]
作为本年度最后一次汽车盛会,20日举行的广州国际汽车展成了车企们备战明年的舞台。多位车企高层对2011年车市谨慎乐观,他们认为,因2011年海内外经济形势复杂,预计国内汽车销量将由过去的爆发性增长回归到正常增长,即从近两年的增长30%以上降至增长15%左右。业内人士表示,明年车市在一季度有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但全年还是会平稳增长。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取消政策优惠后,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影响,自主品牌在2011年将迎来命运转折点。…[详细]
中国车市的隐忧
北京“治堵”摇号上牌方案尘埃落定后,汽车企业高层人士称2011年汽车销售遭透支将成定局。而由于北京是首都,它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有示范效应是本次调整的另一看点,对此最悲观的预测称将拖低明年全国汽车销售4.5%,最乐观的预期也超1%。广州、南京和杭州等地主管部门近期已表明无意限牌。不过,中金称,作为首个试点城市,北京的调控将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分析公司莫尼塔则认为,受到北京这一限购政策的影响,明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速可能低于15%。…[详细]
而2011年汽车行业不仅要面临着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还要承受紧缩政策、结构调整的影响。另外,迅速膨胀起来的产能无疑会让各竞争对手的拼杀更加惨烈。有分析人士指出,2011年的行业不景气将是推行汽车业兼并重组的好时机。为此,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本报记者对中国的汽车行业进行了盘点,意在梳理一下我国的汽车业,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价值。…[详细]
2011中国车市前瞻:向左还是向右?
28日,财政部正式公布,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至此,历时两年的购置税优惠“寿终正寝”。业内普遍预测,由于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免优惠结束,加上北京“限牌令”或将产生示范效应,2009年开始的车市超常规增长恐将回落到15%以下的增速,而造车成本压力会进一步显现,挤压车企毛利率。…[详细]
继2009年销量首次超过美国之后,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销量增长已经超过39%。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将超过美国历史上最高水平。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包括车企在内的各方关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交通的拥堵、能源的巨额消耗、环境的污染……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也让人们对这种高增长背后的健康和持续性产生了质疑。如何解决与汽车业发展相伴的社会矛盾?中国汽车业到底要不要“限速”?…[详细]
投票与调查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614
扩展阅读
·2011年中国车市七大预言
·2010年中国汽车界十大热点事件

新能源汽车规划近期出台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汽车业
话中音
“不断提升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是今年驱动汽车销量持续提升的最重要原因。 ”
中信证券分析师 许英博
“明年,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也许会变成‘艰难的一年’ ”
长安汽车副总裁 龚兵
“本来年底车价就高,打算到明年过了春节再买,没想到政策会这么快。 ”
消费者 老黄

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由小做大,近些年中国汽车业的数字辉煌也接连不断。然而,如果汽车业沉浸在这些规模足够大的业绩上欣欣然,无疑掉入了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危险境地。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市”,政策刺激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撤销恐怕也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汽车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能源、土地和环境的制约,留给我们完成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时间在变得越来越紧迫。面对2011,如何兼顾汽车产业发展的“量”与“质”,正考验中国汽车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