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e时代”的悲欣交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3:30

新闻调查:“e时代”的悲欣交集

ugmbbc发布于 2010-12-29 07:02:36|

有些消失总是在悲情中流露出无奈。省会青园街上嘟嘟知识书店便成了这种消失中的一个背影。让它消失的“罪魁祸首”是网购,一种单靠点击鼠标便可买到便宜货的购物方式。网购的迅速兴起与蔓延“吞噬”着传统的小书店、服装店甚至小家电店。省互联网协会今年5月发布报告,过去一年,我省网民商务类应用发展快速增长,使用率平均增长5.3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及旅游预定的使用率分别提升至24.7%、21.7% 和6.5%。网购正在强势介入人们的生活:有的人可以两三个月不去一次商场超市,却遏制不住每天逛网店的冲动。“e时代”的变化,让人目瞪口呆。

1

老邓的书店倒了

老邓失业了。

他经营了15年的嘟嘟知识书店在2010年10月23日这天关闭。

书店原来开在省会青园街和裕华路交叉口附近,专营人文社科类书籍。书店关门,并不是老邓经营不善。

嘟嘟知识书店,在省会读书人圈子里相当有名气,其聚拢起的核心读者有数百人,其中很多人从20多岁开始在这里买书,一直买到40岁。

但老邓发现,从2006年开始,来买书的人逐渐少了。2008年以来,营业额年均以20%的速度在萎缩。今年10月,他的收入已不足以支付房租等各项费用。

老邓清楚,买书读书的人并没有减少,只是换了个场所,换了种方式。

石家庄市民张女士在一家媒体做编辑,曾经是老邓书店的忠实顾客。她说自己的阅读品位就是老邓的书店培养起来的,每个季度她都要花150元-200元买书。

然而,2008年以来,她只从老邓那买过一本书,还是因为等公交车时顺路进去看了一眼,心里有种告别的伤感。

不能怪张女士背叛。

她已经习惯了从网上购书。“在当当网上,图书的价格有的低至半价以下,而在老邓那儿,最低才八折。”

一个又一个张女士的选择,一步步将老邓的书店送向没落。

其中奥秘在专家看来很简单:当当网所采取的“B2C”(商家对客户)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发行成本便降了下来。

不仅便宜,而且便捷。在银行上班的王先生工作忙,很少有空闲时间到书店去选书。而在网上买书,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商家就会送货上门,省去了路途奔波,又避免了购书场所的人流拥挤。

消失的不仅仅是嘟嘟知识书店,失落的也不仅仅是书店。

省会瑞特家园小区外的一家门脸,在短短一年里从服装店变成小饰品店,最后变成驴肉火烧店才没再变下去——— 那是因为驴肉火烧还真不好网购。

顾客群体流失,营业额萎缩,门店关闭,网购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实质性冲击的临界点或许正在来临。

    2

    继任者带着一张神奇的“网”

    老邓的实体书店倒了,他说,自己想歇一段时间再谋新业。

    书店老板歇了,原本跟书没啥关联的人倒开始为书而忙起来。

    临近岁末,网购订单量激增,快递业甚至比铁路运输提早进入了“春运”。

    申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刘原来只是个看门的,现在为送书天天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常常午饭、晚饭一起吃。

    像工蚁般一拨拨儿穿行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们,无暇顾及老邓们的转身离开。

    据省会圆通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自2008年开始和淘宝网合作,现在80%的订单来自网购,平时一天的订单最少也有2000多张。短短两年内,公司的业务员也由十几名增加到了80多名,送货工具由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还新配了5辆面包车。

    同样一台戏,主角换了,替代者带着一张神奇的“网”,不但能捕获你的消费欲望,还能让你上瘾。

    公司白领褚女士说,自己嘴里吃的、身上穿的、家里用的,都购自网络,很少去逛商场,甚至两三个月都不去一次超市,相反,每天不逛一下网店,就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接触网购两年多时间,她已经在网上购物五六百次。

    掏钱的来了,挣钱的能不来吗?

    大学生小李兼职网络服装模特,穿上各式衣服,把照片贴在网店上,每个周末就有600元左右的收入。

    蓦然盘点,人们发现,数钞票掏钱时心里惦记着节俭理性消费的理智没有了,有的是点击鼠标时数字游戏般图一时痛快的超支。

    难怪有心理学家提醒,沉浸在新消费方式中的人们要当心变成购物狂或购物癖。“没有网购,我不知道自己怎样生活。”网民“唏嘘胡茬”在博客中描述自己的宅男生活时介绍,他每天就是上网看电影,斗地主,聊聊天,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来自网购。

    他说自己要的就是这种生活。

    网购正从物质层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甚至在一些人群中形成了一种时尚或者叫流行文化。

 

    3

    迎接全新的商业模式吧

    老邓的书店倒了,出版商们把书架摆在了网上,有些网站直接卖起了电子书,连印刷都省了……

    长长的应激反应链条,从网上开始伸展到现实世界,又延伸回网上,令人眩晕。

    置身其中,消费者“上帝”的手指轻轻一拨,四两拨千斤的力道打得数十年一张面孔的行业一阵颤抖,就像传说中的蝴蝶效应。

    实体店失意,网店成了新宠。

    2008年,清河县东高庄村村民刘玉国开了个网店,2009年网店销售羊绒制品交易额达到1000多万元。

    小小的尝试影响了全村乃至整个清河县的羊绒制品销售模式。

    整个流通模式也在改变。

    过去,一件商品从生产商手中出发,要经过若干级批发商以及仓储、运输环节,最后从零售商手中售出。

    网购兴起后,已经简化很多。尤其是厂家的网上直销,使整个链条只剩下商家(同时也是厂家)、物流企业(快递公司)和消费者三个环节了。

    这样的优势有时表现得有些张狂。今年11月 11日,中国网络购物平台的旗舰淘宝商城推出“光棍节五折大促销”活动,一天就吸引了约2100万网民参加,181家店铺交易额超过百万元,淘宝商城单日 成交近10亿元,仅这一天的销量等于国内百货业单店日最高销量的2.6倍。

    这是一股令传统商家感到恐怖的力量: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企业的规模和资本,而是要看谁最先提供给终端消费者所需的商品或服务。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乃至销售各个环节,产业发展模式都需要适应这种改变。尽管有着脱胎换骨般的痛,但却是必须的。

    上中学我们就学过这样一句话———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网购引发的商业模式再造,就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

    即便是远离普通网购一族的行业,对基于网络的新商业模式也做出了灵敏反应。2010年,大型资源型国企开滦集团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理念的资源配置新思路,旨在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数字化资源采购、数字化在线配置煤种、数字化在线销售。

    我们正迈入一个网络大行其道,甚至可以配置生产要素的时代。

    这个时代,虽有离去者,更有新来人。

文/河北新闻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