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文化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09:41

字数:3309    字号:大 中 小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民主,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58-03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人教社版)关于新文化运动是这样描述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个结论在中学教材中似乎已经成为“铁定”。王奇生先生在其《革命的反革命》一书中,以反思的眼光对近代以来的革命话语进行了诠释。其中对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形成概念进行的分析,对中学教学在这一部分的知识补充和观点介绍上具有莫大的启发作用。
  《青年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似乎已成定论。而王先生认为从1915年9月至1919年五四运动的开始,这一段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被”后来史学家们运动起来的。
  “新文化运动”中的“运动”应该是社会学上的概念,指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且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从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上已经形成的一些“概念”化的名词来看,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如“太平天国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大生产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等。
  要确定“新文化运动”是不是从《青年杂志》的创办开端的,先要分析《青年杂志》的创办是不是掀起了“有组织、有目的规模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活动”。王先生对“新文化运动”分析后,认为不是以《青年杂志》创办为开端,而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才真正开始的。王先生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新青年》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并依据当时的史料及时人的言论,认为《新青年》在1915—1919间五四运动中也就是一本普通刊物,影响不大,销量也不多,订阅之人仅限于北大的几位激进教授及几个赞同的学生,尽管《新青年》发表了一些后世看来很有影响的文章,但在当时反响不大: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吾人最后之觉悟》《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高一涵的《民约与邦本》,易白沙的《孔子评义》,李大钊的《青春》,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多为后来学界引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义》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更被称作新文学运动之“元典”。然而这些在后来史家看来颇具见地的文章,在当时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眼中既不怎么“谬”,也不怎么“对”。整个杂志是一个既无人喝彩,也无人反对的“普通刊物”。对此张国焘晚年的回忆亦可参证。张说:《新青年》创办后的一两年间,北大同学知道者非常少。
  1917年8月,《新青年》出版第3卷后,因发行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实在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后经陈独秀交涉,年底才勉强应允续刊。
  《新青年》的刊址就在北大,而北大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那在全国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中国当时处于一个思想解放时期,这个思想解放从戊戌变法就开始了,辛亥革命又使思想解放的程度加深,当时的思想界是非常活跃的,大量留学生带回欧美思想。大量的报刊杂志发行,报与报之间的交锋是报纸宣传“思想”自由的手段,一些报刊不被人了解不足为奇。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也就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宣传为主的阶段。根据张耀杰的研究,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1919年11月才出现,是由蔡元培的学生和老朋友黄炎培、沈恩孚、蒋梦麟、袁希涛、蒋维乔等人,在江苏教育会上最早提出的:
  1919年11月5日,天津《大公报》以《新文化运动解释》为标题报道说:“江苏省教育会昨发出通函云,本届江苏各校演说竞进会之演说题范围已由本会定为:‘新文化运动之种种问题及推行方法。’兹为简单地解释以备各校参考:(一)新文化运动是继续五四运动传播新文化于全国国民的作用,其进行方向在唤醒国民,改良社会,发展个人,增进学术,使我国社会日就进化,共和国体日形巩固。(二)新文化运动要文化普及于大多数之国民,不以一阶级一团体为限(例如推广注音字母、传播白话文、设立义务学校演讲团都是这个意思)。(三)新文化运动是以自由思想、创造能力来批评改造建设新生活(例如现在各种新思想出版物)。(四)新文化运动是谋永远及基本的改革与建设,是要谋全国彻底的觉悟(继续现在的新运动从基本上着想使之永远进步也)。(五)新文化运动要全国国民改换旧时小的人生观而创造大的人生观,使生活日就发展(例如从家庭的生活到社会的生活)。(六)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社会运动,国民运动,学术思想运动。以上所述都是示其大略,还有他种事业及种种问题,及推行方法,是要大家研究。”
  新文化运动概念是在五四运动后才出现,这在史学界不存在争议。也正是是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真正已经变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既有政治性,又有思想性、也有社会性,并且深入群众的“运动”。以致孙中山先生都认为: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故,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王奇生先生在书中还引用了当时人们的议论及辞书对新文化的解释,“五四运动以政治的运动始,又以演为新文化运动,实开中国近代文化运动之新纪元”,认为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还不到“运动”的程度,也确有“被”运动的感觉。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基本内容,是整个运动的旗帜。但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孙中山提出的“民主”有何区别?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着眼点在于政府体制,他把民主译作“民权主义”,目标在于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建立民主政治的制度结构。陈独秀提倡的民主思想则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其出发点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人权”,即个人独立于政府的自由权利。“科学”重点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化,同时也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1915—1919年,《新青年》与当时的一些刊物,如:《新申报》《东方杂志》等进行过一些争论,在一定程度宣传了“德、赛”两先生,但更多的是“赛”先生。1920年,陈独秀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回应胡适的批评时,将新文化运动限制在“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之狭义范围内,把民主排除在外”。据王先生统计,从1915年9月问世至1926年7月终刊,《新青年》共发表1529篇文章,其中专门讨论“民主”的只有3篇文章,涉及“科学”的也不到6篇。实际上《新青年》在当时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
  《新青年》涉及的论题包括孔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入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人口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社会主义讨论等众多话题。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显然不曾预想到四五后将引发一场全国规模的“新文化运动”。故上述话题不可能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寻揽”“发掘”“策划”出来的。
  今天,新课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结论,我们应敢于质疑、敢于探究,这也是重视“过程和方法”的需要。中学历史应该求真求实,这样历史教育才能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