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不比普通人聪明_3财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40:52

职位流失大学生当waiter
  不要以为高科技产品市场仍由美国控制,1998年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市场美国占去25%、中国只占10%,2009年美国只占15%、中国已占20%。1992年美国服务员(waiter)中有11.9万人是大学毕业、2008年有31.8万人是大学毕业。至于收银员(cashier)1992年13.2万人是大学毕业、2008年是36.5万人。美国20%大学毕业生都跑去从事低技术工作?理由是连大学毕业生亦找不到好职位,发挥所学。

  今天美国有1510万人失业、900万人做临时工、另有250万人从事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即2600万美国成年人有麻烦。1970年67.1%美国成年人就业,1997年起逐步下降,2010年只有62%美国成年人就业,闲置人口数目十分大。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出现后,各东南亚国家透过贬值去增加出口竞争力,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海啸,美国欲透过美元贬值去增加出口竞争力但不成功。2009年3月只有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顶住先,2010年11月美国全职人员数目只有1.11亿,兼职者2760万,年收入2万美元或以下。在美国年收入2万美元或以下是不足够养妻活儿的。

  目前共4200万美国人在领取food stamps,占美国总人口15%。今年11月推出QE2已未能令美债利率进一步回落,自2010年8月起美债利率在上升,今天10年期债券利率3.5厘,代表过去三个多月升幅超过1厘。

  我们这一代皆相信物业是一项可信赖的投资,根据美国统计处资料:1940年至2004年美国物业平均每年升幅只有2%(1940年前美国物业售价更是不断地回落)。

  再根据NedDavisResearch统计:每次美国失业率高于6%楼价都不能上升。

  楼价不断上升只在我们这一代出现,会否随着战后婴儿潮步入退休期而带来长期楼价回落期?上述情况自1990年起已在日本开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甚至在香港大学教育投资上亦体验无遗。60年代大学毕业生是天之骄子、70年代硕士生仍受人尊重、80年代非博士或MBA毕业不可。到90年代大学生地位已由天上跌回地面变回普通人(同没有读过大学分别不大)。

  今天的大学生不少更被标签为80后,反之接受大学教育的成本在过去50年却上升10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却回落90%。甲骨文的CEO拉里.埃里森在耶鲁大学2000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词发人深省: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理由是因为没有完成大学毕业。比尔盖茨(微软主席)没有、苹果电脑主持人没有、戴尔电脑主席也没有,其他如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也没有……这段话几挑战现代教育制度。

  根据统计数字:亿万富翁中25.4%是大专毕业、24.6%是大学毕业、22.6%是高中毕业,反之博士生很难成为亿万富豪,其次是硕士,最后才是小学生(承继回来者例外)。即是说最有学问的人及教育不足的人都很难成为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