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03:19
百科名片
   宋希濂
宋希濂,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县人,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长沙长郡中学、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肄业,日本陆军步兵学校、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一期毕业。曾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
中文名: 宋希濂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湖南省湘乡市
出生日期: 1907年4月4日
逝世日期: 1993年2月13日
职业: 军事将领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字: 荫国
军衔: 陆军中将
目录
人物简介基本资料参与战争步入军界参与抗战解放战争及以后
人物生平轶事典故历史评价人物著作贴吧相册
人物简介基本资料参与战争步入军界参与抗战解放战争及以后
人物生平轶事典故历史评价人物著作贴吧相册
展开
人物简介
  抗战名将宋希濂
宋希濂(1907年~1993年2月13日),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杏子铺人,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1924年宋希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学校期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1926年随蒋介石参加北伐。曾任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12月在川康边境沙坪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大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姓名:宋希濂
学籍:黄埔军校一期
字号:荫国
党派:中国国民党
籍贯:湖南省双峰县
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生卒:1907-1993
军职: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
步入军界
1924年春由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湖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谢晋及湘军总司令部秘书彭国钧保荐投考宋希濂生前照片(18张)
黄埔军校,同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参加两次东征。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第二营四连排长、副连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四连连长。1926年初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脱离中共。后任第二十一师六十三团一营营长,黄埔军校同学会交通股长,教导一师中校参谋、营长、副团长,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副师长。1933年8月任第三十六师师长兼抚州警备司令,西安警备司令。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10月授陆军中将。参与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七十八军军长兼三十六师师长。1938年初起任荣誉第一师师长,第七十一军军长。1939年11月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一军军长。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1941年11月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三青团第一届监察会监察。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中将主任。先后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和滇西会战。解放战争及以后
1946年起任西北行辕参谋长,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1949年3月任湘鄂川黔边绥靖公署司令官,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12月19日在四川峨边县沙坪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12月被首批特赦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旅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
  将军墨宝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于双峰杏子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一年、小学五年,常由父教习古文。民国10年(1921)考入省城长郡中学读书。是时,他受革命思潮影响,多次参加爱国活动,并与曾三创办《雷声》墙报,针砭时弊,宣传救国。
民国13年4月,宋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参加过两次东征,每战均奋勇争先。民国15年参加北伐,任第二十一师营长,转战浙赣,于铜庐战役中负伤。翌年冬伤愈。奉派赴日本留学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为响应国内反日运动,屡屡被捕。民国19年5月归国,任教导第一师中校参谋,参加中原会战。嗣调任副团长,以功升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旋调第二师第六团团长,翌年冬又调升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民国21年(1932),警卫军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宋任第一六一旅旅长,拱卫京畿,“一.二八”事变,宋誓师小营,坚请赴援,2月初,奉命增援淞沪。当日军全力进攻庙行时,他亲率四个营,强渡蕰藻浜,攻敌侧背,予敌重创,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的计划,使战局转危为安。宋回师都门,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仍兼旅长。民国22年8月,调升第三十六师师长,驻防江西抚州,并兼抚州警备司令。11月20日"闽变",宋率部由赣东间道入闽;翌年初,一举攻下强固的九峰山,受到通令嘉奖。
民国23年(1934)5月,宋率师参加第五次围攻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27日在朋口白衣洋岭被红军枪伤。翌年5月伤愈回长汀任原职。6月18日,奉命在中山公园枪杀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民国24年春,宋调戍京沪一带,构筑国防工事;翌年冬“西安事变”,率师入陕,兼任西安警备司令。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打响,宋以"誓死保卫祖国"的壮志,率部日夜兼程,从西安开赴上海。17日,猛攻天宝路一带。20日子夜,一举攻入汇山码头,迫敌败退回舰,战威轰动全国。9月,升任第七十八军军长,仍指挥第三十六师.在虹口、杨树浦一带与敌短兵相接,后移师江湾一带作战。11月,随唐生智守卫南京。12月13日城破,被免职回籍。翌年初,起用为荣誉师师长。5月,在战场接任第七十一军军长,率军激战兰封,围攻土肥原第十四师团。8月,与日军对抗于大别山脉。富金山,沙窝雨战役,宋率三个师重创日军,毙敌4506人,伤敌17380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部通电全军赞扬,并获华胄荣誉奖章和奖状。民国28年冬,调兼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因病辞去第七十一军军长职。9月,调兼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民国30年11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翌年4月,日军由缅甸入滇西,宋率第三十六师日夜兼程,迎击日军于怒江惠通桥畔,尽歼渡江之敌。民国33年5月,为策应远征军与驻印军反攻,率部冒蛮烟瘴雨进围龙陵,先后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经营已久的平戛、龙陵、芒市各强固据点。歼敌逾万,俘获尤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其历年抗战有功,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民国33年11月,宋奉调新疆迪化任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民国35年3月,西北行辕成立,调兼参谋长。10月,任新疆省警备司令,仍兼第九分校主任。11月至兰州,代理西北行辕主任。
民国37年8月,宋被调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驻湖北沙市。10月,调任徐州“剿共”副总司令,辞不就。民国38年(1949)3月,任湖鄂边区绥靖司令官。8月,改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9月,成立川湘鄂黔边区“最高决策委员会”,宋兼任主任委员。是年3~11月初,宋部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包围之中,先失荆门,继而惨败川东,率残部向西昌方向逃奔,又被人民解放军尾迫截击,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围。宋抽出手枪试图自杀,被其警卫排长一把抓住,随即被俘。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被俘,宋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
1959年12月4日,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中山舰事件
1964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29日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任总顾问。1984年2月28日又在华盛顿发起建立“黄埔同学会”,任副会长。垂暮之年,宋希濂广交朋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宋希濂生前曾撰生平自述,集成《鹰犬将军》一书。因患严重肾衰竭,于1993年2月1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其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其墓碑题写了“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1]
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李敖作品
1959年12月4日,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64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29日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任总顾问。1984年2月28日又在华盛顿发起建立“黄埔同学会”,任副会长。垂暮之年,宋希濂广交朋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当地华文报纸发表文章,赞同大陆与台湾两岸统一,遭到部分亲国民党报纸文章的攻击,称之为中共鹰犬。台湾作家李敖写《鹰犬将军》一文为宋希濂辩护,称“宋希濂四十一岁以前所有的记录摆开都是为你们国民党做鹰犬,最后还做垫后,让你们有机会逃到台湾,他牺牲掉了,被关了十年,爸爸也死了,老婆也死了,家破人亡,他付了这么大代价,最后你们骂他是共产党鹰犬,你们国民党是什么意思啊?并且最大的特色就是宋希濂到了美国以后,他有自由可以反共,他为什么不反?他有自由可以宣布他怀念台湾,他为什么不怀念?”。宋希濂感念李敖的仗义执言,将自己的回忆录命名为“鹰犬将军”。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宋希濂生前曾撰生平自述,集成《鹰犬将军》一书。因患严重肾衰竭,于1993年2月1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其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其墓碑题写了“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著有《鹰犬将军——宋希濂回忆录》等。
更多相册


乡情 (64)

个人肖像 (2)

活动 (2)

交游 (2)

寂寞身后 (1)

乡情 (64)

个人肖像 (2)

活动 (2)

交游 (2)

寂寞身后 (1)

乡情 (64)

个人肖像 (2)

活动 (2)

交游 (2)

寂寞身后 (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宋希濂生前照片(18张)


人物简介
基本资料
参与战争
步入军界
参与抗战
解放战争及以后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历史评价
人物著作
贴吧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