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加息来得太迟 中国泡沫势危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00:15

12月28日社评

 

人民银行在国外圣诞长假期尚未结束前宣布加息0.25厘,避免了国际市场出现短期剧烈波动,中国政府对于重要财金决策拿捏时间之准,已表现得胸有成竹.自2008金融海啸之後,中国因素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11月开始中国推出连串紧缩政策,导致多种货币包括欧罗受压,可见中国中国的息口走向已并非单纯是自家事,而是影响及于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大事.

亚洲新兴经济体如澳洲、印度等早在今年初就开始加息,中国却迟迟不动,相信是担心一控就死、经济可能出现突然回落的局面,然而推迟加息的後果是楼市和物价逐渐失控,到现在才开始强力调控是否能够急煞车,相信有待明年中方见分晓.美国联储局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到明年6月才告一段落,如果届时美国确认复苏,联储局开始启动加息,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就可暂告一段落,相反如果美国经济一沉不起,联储局要祭出第三轮量宽,届时全球金融市场将更加混乱,人民银行只能利用更强硬手段应付热钱来犯.

可以预见,明年金融市场充满变数,波涛汹涌,但中国走上紧缩政策,以打击通胀和资产泡沫的方针则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学界认为明年第一季中国政府或许会以"三率齐发"—即同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的方式,多管齐下,务求令资产泡沫不会以爆破收场.如果此说属实,人民币在明年初升值步伐应会加快,银行全年的存贷款利率上调可能达四至五次,而存款准备金率则会上调至26%,其目标是要令银行存款回到正利率.由于房价成为众矢之的、调控首要对象,中国房地产市场明年势必进入另一轮寒冬期.

"三率齐发"虽然可以显示中国政府调控通胀、应付泡沫的决心,但对大部分经济发达国来说,调控通胀和泡沫依靠的主要是利率,其馀都属次要,汇率更应是市场供求的反映而非政府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控工具,否则中国只会成为被指操控汇率的国家.利率是政治工具而非货币政策,也许是人民银行迟迟不能加息压抑通胀的主因.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信报》:加息来得太迟 中国泡沫势危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中国明星基金经理看股市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荷宝称中国股市第四季有望现突破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中国股市料下半年震荡偏强--国海富兰克林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专家谈後危机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香港《经济日报》:中国再加息 形势比人强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7.9.5 分析预测 调查:中国加息预期再度延後至明年二季度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明报》:美狂印钞泡沫百年一遇 特区政府必须设闸减洪 | 财经视点 | reuters.c... 一个小苹果给温家宝的体悟--老谢开讲 | 财经视点 | reuters.com.cn 中建总启动刚果公路建设工程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中国将在五年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法巴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中国股市下半年见底--花旗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能源存储行业成中国投资新热点--清科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银监会:中国利率将逐步市场化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资料:中国即将上市的地区性银行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印度央行研究称人民币“远不能”作储备货币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专家称今後30年人民币都将逐步升值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人行顾问:应对货币漫游应加强汇率机制改革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房市调控压力“前所未有”--住建部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城镇化将成未来经济发展引擎--专家 | 中国财经 | reuters.com.cn 中国叫停银信合作或致流动性更趋紧 | reuters.com.cn 中国叫停银信合作或致流动性更趋紧(全文) | reuters.com.cn 中国银监会对银信产品再出重拳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叫停银信合作或致流动性更趋紧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