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治病十大“要穴”--南方报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59:26
养生治病十大“要穴”2010-12-22 14:15   南方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穴位养生,即通过针灸、推拿按摩一些穴位的方法,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

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王祚邦介绍,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在体内是通过经络运行——经络阻则气血瘀,经络畅则气血顺。中医针灸推拿穴位主要就是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作用,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能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疾病,王祚邦介绍了几个养生治病的要穴。

1.气海

——治疗气病之要穴

位置:位于脐下一寸五分。(同身寸)

功能:“气海者,元气之海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养血”。补益元气,升阳举陷,行气降逆,益气回阳。该穴是治疗气虚、气陷、气逆、气滞诸症之要穴。

主治:气短、眩晕、倦怠乏力、气喘、胁痛、痛经、月经不调。

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2.中脘

——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亏损要穴

位置:中脘又名太仓,位于脐上四寸。

主治:急性胃脘痛,虚性老年性高血压,气虚阻络的小中风、久痹疼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

方法:针或温针灸、温和灸,随时可行。

3.关元

——抗衰老之要穴

位置:脐下三寸。

主治:关元为人体元阳元阴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人之衰老,主要原因是肾气(阳)逐渐衰竭。人到老年,性欲和生理能力减退或消失,听力、视力下降,发白、齿脱,体力精力下降等,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关元为补益肾气之要穴。

方法:人过五十可两年一灸关元;人过六十可每年自立冬日起至立春日止,灸关元百日,可补益肾气、益寿延年。

4.足三里

——健脾保健要穴

位置:膝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该穴主治范围较广,但以脾胃疾病为主,此外还能治疗鼻病,如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预防中风,降低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感冒、痢疾等。

方法:针、灸均可。

5.三阴交

——治疗妇科病要穴

位置:内踝上三寸,于胫骨后缘,骨下陷处。

主治:月经后期,过少或闭经;月经过多或崩漏,痛经等。

方法:或针或灸。

6.太阳、风池、百会

——预防中风三穴

位置:太阳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百会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穴。

功能:预防中年人中风。

方法:双手四指微屈各叩108次,每日一到二次。

7.涌泉

——防治高血压要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功能:补肾益精、引火归原。

方法:针或温针灸,以手掌小鱼际摩擦该穴。

8.合谷

——镇痛要穴

位置: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主治:偏正头痛、头风、牙痛、面痛、乳蛾、咽痛(实证)。

方法:针刺泻法或手掐重按,孕妇慎用。

9.人中

——急救要穴

位置:位于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主治:煤气中毒、癫痫发作、各种休克、中暑不省人事、晕厥。

方法:针刺或手指甲掐按。

10.委中

——腰痛要穴

位置: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主治:腰痛。

方法: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