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6:46:09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吴胜明
汶川大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太惨重了!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十分悲痛。痛定思痛,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难道这么大的地震就没有一点前兆?地震真的就不能预测吗?
李四光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的老部长、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
笔者所住的大院就是李四光先生生前创办的地质力学所大院。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和院内的一些地质学家交流对地震的看法。不少人都提到了李四光先生。他们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四光先生在晚年满怀深情地说: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要把地震预报搞出来。听到这句话的地质学家大有人在。李四光先生观点如下:
地震能不能预报?有人认为,地震是不能预报的,如果这样,我们做工作就没有意义了。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地震是可以预报的。虽然地震预测的问题,在世界上还未解决,我们相信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李四光先生是1971年4月29日逝世的。就在他逝世前的1971年4月,在一次谈话中说道:
地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震预报,而预报必须根据预兆。周总理早就提出地震是有预兆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邢台大地震以来已经可以看出有几种预兆手段,对应地震比较灵验。
从李四光先生上面所言可以看出他是坚定地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李四光先生作为一名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和共和国的一名正部长,其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主要应是两项:一项就是坚信在中国的大地上不缺石油并且亲自领导和部署了中国找石油的伟大会战,发现了大庆等一大批大油田,为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一项就是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
李四光先生在生命的最后7年始终在指挥和领导着中国地震预报的工作并站在第一线战斗。
早在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先生就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的同志谈地震地质问题。1965年,李四光先生专门就地震地质工作的谈话和指示达四次之多,1966年3月河北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先生对地震的地质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去灾区了解情况,进行研究。1966年10月,李四光先生专门就地震预报发表看法。1967年1月19日,李四光先生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从现有的资料看,李四光先生就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的谈话和指示,1966年3次(4月、10月、12月)。1967年8次(最早的为1月19日,最晚的为12月20日);这一年的始和末,李四光先生都是在关注着地震,尤其是地震的预报。在这一年中,李四光先生分别就形变电阻率法预测地震问题,解决地震预报的方法和途径,海洋地质与地震预报,地震预测工作中的水文观测问题等深入地谈了自己的看法。1968年,李四光先生就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的谈话和指示达到九次之多。他谈地震预报的就有谈北京地区的地震趋势,谈地应力测量方法预报地震问题,加强邢台地区地震地质及地震预测手段的意见等三次。1969年2月,8月,12月,李四光先生四次就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发表了谈话和指示,在8月和12月两次分别谈到大地测量与地震地质工作的关系以及大地测量在地震工作中的作用。1970年全年,李四光先生关于地震方面的指示和谈话也在10次以上,仅1月份就讲了3次,特别提出研究地应力作用的过程是地震预报的关键;2月份达到了四次,不妨把这4次的谈话和指示,一一列在下面:2月2日,地震地质工作就是要确定地震危险区;2月7日,周总理接见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代表时李四光先生讲话;2月10日,地震预报工作中的水文观测工作;2月27日,谈用超声波法预测地震的问题。好了!笔者关于李四光先生对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所做的工作就列举到此。
李四光先生为地震预报工作
鞠躬尽瘁
现在,笔者要向大家提供一下李四光先生的背景材料。
李四光先生出生在1889年,1965年已经是年逾古稀的一位76岁的老人了,1969年更是一位80岁的老人了。这么高龄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地质学家在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仍然在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尤其是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战斗在第一线,成为中国地质学界的一位领军人物,一位统帅。今天,我们想到此处,怎么不会对李四光先生肃然起敬!笔者写到此,心情难以平静。为了中国的地质事业,包括地震地质以及地震预报工作,李四光先生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李四光先生从1952年地质部成立一直到逝世的近20年期间一直是共和国的地质部部长。那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有的职务都是终身制,没有年龄的限制。作为一部的部长,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尤其是地质找矿任务很重,共和国需要矿,人民需要矿。每天日常的工作,有多少文件要批阅,有多少电话要接听,有多少会议要参加,有多少外宾要接见。李四光部长的工作十分繁忙,就是这么繁忙,在生命的最后七年,却对地震地质工作和地震预报给予了这么高度的注意和关心。1965年12月,1966年12月9日,1967年12月13日,1968年12月28日,
1969年12月31日,连续5年的12月即年底,李部长都对地震工作作了批示和讲话。李四光先生除了担任地质部部长外,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委会副主席等等。这些职务和社会活动要占去他多少时间啊!尤其是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时间是多么宝贵。李四光关于地震预报的研究是在这么繁忙的形势下完成的。
1966年到1976年,中国刚好处在十年“文革”时期,李四光先生关于地震地质和地震预质的研究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他把这项工作看成十分十分重要的使命,老骥伏枥。任何外界困难和险阻的形势也动摇不了在地震研究这个领域和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李四光先生对地震的研究,尤其是对攻克地震预报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和勇气在工作的。
钱学森先生说,李四光是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
直到他卧病在床,还念念不忘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1989年10月26日,在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以《光辉的旗帜》为题,发表了讲话。
笔者不妨把他的讲话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是有关地震方面的引在下面:
我受委托向大会作纪念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李四光同志的报告,感到十分荣幸。
毛泽东主席对李四光同志非常敬重。周恩来同志生前曾经指出,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六十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身为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地震领导小组领导人的李四光极为焦虑。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预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邢台地震之后,他虽已年逾古稀,还亲临地震灾区,进行现场考察。直到他卧病在床,还念念不忘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工作。在临终的前一天下午,还对大夫说:“请你坦率地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少时间,让我好安排一下工作……”李四光一生为国家为人民,不辞辛劳,竭忠尽智,费尽心力,作出了许多宝贵的重大贡献。他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我们应当奉为楷模,认真学习。
李四光先生提出了地震预报
以地应力为主的十个方面工作
李四光先生的谈话和指示,既是原则性的、纲领性的,更是非常具体的,能够使地震地质工作者去一一执行的。他在地震地质以及地震预报中提出了十个应该注意的方面。笔者摘要引述如下:
1.天文方面。我看,不能忽视。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地震的发生也有外因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还是要研究地球内部,具体一点说,就是研究地壳的运动。2.地震台。记录地震,这很现实。历史地震的研究分析很有必要,在指导工作的方向上很有意义。危险区的确定:一是历史地震资料,二是构造活动情况。3.形变电阻率。现在看,对地震有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与地下的地质情况有关。4.地磁。它的变化非常复杂。5.重力。它反映大块岩石密度的变化,这种现象不能忽视。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的变化与地下构造的活动是有一定联系的。这种变化,肯定与应力作用有关。7.生物物理。观测动、植物的反映,一般是可以注意的。不过,都是一些微妙的观测,尚在摸索当中。目前,不要作为规律性提得太高。8.地形变。作为地震预报来说,应该研究地壳形变在震前的变化。因此,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去找地面形变的现象,慢慢发现形变的规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是,这里有个时间性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震前形变的前兆,否则就起不到预报地震的作用。9.海平面观测。可否在沿海适当的地点(不同纬度的地区)设若干海平面观测站,研究海陆的相对运动和局部构造的更动,来探索地震预报。10.地应力。主要是研究应力的变化,加强到突变的过程。因此,在研究活动构造体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地点,观测地应力加强的过程,看来是探索地震预报比较可靠的途径。
李四光先生在谈到地应力时,还有以下意见,摘引如下:
地震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地下产生了一种力量推动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壳构造比较脆弱的处所,到了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引起破裂,发生地震。
在地震发生以前,在有关的地应力场中必然有个加强的过程;但应力加强,不一定都是发生地震的前兆,这主要是由当地地质条件来决定的。因此研究地震预报,首先要查明地震频繁地区的地质条件,找出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划分出危险区,这就给出了地震发生的空间性。这样,地应力测量必须同构造体系的研究结合起来,找出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地震的发生。其次,从预报的时间上讲,最好能报出几小时以前,一两天以前更好。如若在这个时间范围内预先发现地震前兆,是很有意义的。这样,对地应力进行观测,不仅要测量它的绝对值,而关键还在于测量其变化,找出地应力有关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方式和变化规律。也就是研究某一个地区地应力分布规律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方法确实观测出力量的变化,又能看出这种变化与地震的内在联系,我想是能够摸索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当然,地震的频度和强度也要研究解决。
你看,李四光先生已经断定,能够摸索出地震发生的时间。李四光先生的理论在周总理的支持下,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科研机构,而且一些大学,中学都有地震预报的科学小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李四光先生去世三十七年了,可惜我们有些先生们忘记了周总理语重心长的号召:继承李四光同志的工作,发展李四光的事业。笔者想,如果李四光在,情况将会怎样?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高举李四光这面旗帜!
从2008年5月12日构思一直写到6月8日,马上就是汶川大地震一个月了,献上此文,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要再遭受如此惨烈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