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南侵和金朝的衰亡(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1:29
  蒙古南侵和金朝的衰亡(五)

四)陕西、山西地区的抗蒙战争

延、鄜之战 一二二一年秋,木华黎统率的蒙古军又经丰州向陕西,自东胜渡河。十月,由云中攻破葭州。葭州是金朝和西夏接壤的冲要。木华黎采石天应的建策,命石天应领兵五千留葭州,造舟建浮桥驻守。蒙古军分兵四出,攻破绥德州。十一月,蒙古、西夏兵进攻延安。金知延安府事完颜合达出兵拒战,夜袭西夏兵营。西夏兵大败,金军追杀四十里。木华黎在延安三十里外驻营,完颜合达出兵三万列阵城东。蒙古军佯败,诱金军进击,在山谷间设伏兵出击。金军大败。完颜合达退入延安城坚守,保住了延安城。

木华黎久攻延安不下,领兵南下攻掠。闰十二月,攻破鄜州。金同知河中府事、权元帅右都监蒲察娄室战死。保大军节度使完颜六斤战败,投崖自杀。鄜州行元帅府事纥石烈鹤寿突围出城,被蒙古兵追及。纥石烈鹤寿据土山力战,战败而死。部下将官张铁枪被蒙军俘获。木华黎向他劝降。张铁枪坚持不屈,厉声说:“今天事已至此,我只有一死。”被杀牺牲。

木华黎率领的蒙古军自丹州西行,再次攻破隰州,金经略使轩成战死。木华黎任田雄为隰吉州刺史镇守。

太原、桢州之战 一二二二年春,驻东平的严实与蒙古军合兵攻掠泽州、潞州。金上党公张开驻守马武寨,遣部下李松守潞州。蒙古兵围潞州,李松突围而逃。公府吏阎载之以州城降蒙。完颜合达分兵二万与平阳胡天作、上党张开、晋阳郭文振三公府兵合力守御河东。七月,张开领兵收复泽州。

八月,木华黎率领蒙古兵回云中,再攻太原府。太原人赵益与当地土豪建立武装,保聚山险,曾在郭文振指挥下率领地主武装收复太原城,受任为同知太原府事兼招抚使。蒙古兵围攻太原,赵益兵不能敌,烧毁府库,杀掉妻子后,自杀殉职。太原再度失陷。

蒙古木华黎兵至盂州。地主武装首领刘某受任金盂州太守,率部民降蒙。蒙古军进逼平阳青龙堡,胡天作领兵驻守,形势危急。十月,宣宗诏令权左都监古里甲石伦与上党张开、晋阳郭文振合兵救援,中途因蒙军阻道,不能前进。知平阳府事术虎忽失来挟胡天作降蒙。宣宗诏令张开、郭文振招胡天作返回金朝。胡天作至济源,准备逃走,被蒙古军发觉杀死。

金桢州刺史女奚烈斡出按照行省牒文,把州民迁徙到金胜堡抵抗。蒙古兵到来,地主武装花帽军坚守抗蒙。女奚烈斡出出兵与蒙古军作战,身中流矢,负伤卧床。花帽军提控张某说:“兵势不可当,应该赶快投降。”斡出说:“我们坐食官禄,可以忘记国家吗?我辈只当力战而死。”夜间,张某执兵仗闯入,威胁斡出投降。斡出坚决反驳说:“你要怎么干由你,我终归不能屈服。”张某杀斡出,投降蒙古。桢州军事判官王谨率领部分州民,驻屯周安堡,坚持抵抗,与蒙古军激战十余日,兵败被俘,不屈牺牲。

青龙堡和金胜堡被蒙古军攻破后,花帽军五千人被木华黎、史天祥招降。

河中府之战 一二二二年十月,木华黎军经绛州,攻破荣州,汾水以东堡邑相继降蒙。木华黎在汾水东召见石天应,策划南侵。石天应还葭州,与诸将计议,说河中北接汾、晋,西连同、华、地五千余里,户数十万,占据河中,就可定关内,定关内就可进而攻取河南。石天应自葭州进军河中,围攻河中府城。

金朝新任的河中府判官、权河东南路安抚副使侯小叔,原来是河津水手,被籍充军,以军功升任判官。石天应围河中,侯小叔保护农民入城,以家财犒赏将士,并立死守。提控吴德劝侯小叔出降,侯小叔给以痛斥,立即斩首。侯小叔表兄张先说:“大兵势重,出降可保妻子。”侯小叔大怒,说:“我是个船夫,现在到达这样地步,怎么能说出降!”把张先捆绑在柱上处死。石天应攻城不下。河中围解。十二月,宣宗诏令侯小叔权元帅右都监,便宜从事。

金枢密院派遣都监完颜讹论到河中与侯小叔议兵事,侯小叔出城会见讹论。石天应乘机攻城,占领河中府。木华黎以石天应权河东南北路陕右关西行台,驻守河中。平阳李守忠、太原攸兴哥、隰州田雄都受石天应节制。

河中城破,侯小叔领兵退驻中条山乐李山寨,会集兵众十余万反攻。元光二年(一二二三年)正月,侯小叔军乘蒙古大兵西去,城中守备空虚,夜半登城,焚烧城上的楼橹,火照城中。石天应军惊惶奔逃。金兵乘势四面围攻。蒙古军大乱,石天应败死。木华黎领军侵金以来,金朝叛将石天应一直是蒙古军中的重要将领。侯小叔军收复河中,斩石天应,对蒙古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是金军抗蒙战争的一个重大胜利。宣宗加封侯小叔为昭毅大将军,遥授孟州防御使,同知河中府事。

蒙古军遭此惨败,发骑兵十万,再围河中。金总帅完颜讹可遣提控孙昌领兵五千,枢密副使完颜赛不遣李仁智领兵三千,救援河中。侯小叔与孙昌、李仁智等约定日期,夜中鸣钲为号,内外夹攻。侯小叔如期出兵,孙昌、李仁智临阵不敢动。侯小叔兵败入城。蒙古兵加紧围攻。侯小叔密遣使者突围到汴京告急。河中府城被蒙古军攻破,侯小叔英勇战死。

凤翔之战 一二二二年冬,在石天应攻掠河中的同时,木华黎统率的蒙古军经蒲城直趋京兆。原延安知府完颜合达抗蒙有功,在这年任参知政事、行省于京兆,领兵二十万固守。木华黎见蒙古军进攻不利,留兵六千屯驻,派蒙古不花率领先锋军去围攻凤翔,计划攻下凤翔后再取京兆。

原花帽军首领完颜仲元(郭仲元)一二二二年调知凤翔府事,统帅军兵。兵马都总管判官马庆祥(汪古人)为副,受京兆行省完颜合达指挥。十一月,蒙古不花军将攻凤翔,行省令马庆祥与治中胥谦,分道清野。马庆祥出兵前,命画工为他画像付给家人,决心死战。马庆祥军在浍水与蒙古先锋军相遇,作战不利,且行且战,将及城,遭蒙古军邀截归路。金军被围。马庆祥对部下说:“我们受国厚恩,竭力效死,乃是本分”。全军拚死力战,弓矢用尽。蒙古军围数重,迫使投降。马庆祥不屈而死。胥谦也力战不屈,牺牲。

木华黎亲率大军数十万围攻凤翔,数百里间,遍设营栅。金朝廷以完颜仲元兵力不足守御,派左监军赤盏合喜领兵来援。完颜仲元让赤盏合喜总兵事,自己身先士卒。合喜大力坚守。同知临洮府事颜盏虾■奋力作战,多有战功。木华黎围攻月余不下,哀叹说:“我奉命专征,不数年,取辽西、辽东、山东、河北,不劳余力。前攻天平、延安,今攻凤翔,都不能攻下,岂是我命将尽么?”一二二三年二月,木华黎领兵退走,三月,还军至闻喜县病死。

延安、凤翔的保卫战一再挫败木华黎军,取得胜利,意义是重大的。宣宗把凤翔的战功,通报各地,并褒奖完颜合达,完颜仲元升为元帅右监军,赤盏合喜升左监军。

蒙古军退后,宣宗随即任命完颜伯嘉行尚书省于河中,率领陕西精锐与平阳公史咏(胡天作死后,袭封)合兵收复河东。四月,收复霍州汾西县。五月,完颜合达收复河中府。史咏收复霍州及洪洞县。金朝抗蒙作战又出现了转机。

这时,金、宋战争仍在边地进行。八月,邳州从宜经略使纳合六哥,杀行尚书省蒙古纲,据州反,与投宋的李全相联络。宣宗命牙吾塔率领侵宋的行枢密院兵进讨。九月,破邳州南城。十一月,斩纳合六哥,收复了邳州。元光二年(一二二三年)十二月,金宣宗病死。

四、抗蒙斗争的发展和金兵的败溃

一)金哀宗即位,并力抗蒙

元光二年(一二二三年)十二月,宣宗病危,诏立太子守绪(宣宗王后子)继位。平章政事、英王守纯(庞妃子)抢先进宫。太子守绪后至,忙遣枢密院官及东宫亲卫军三万屯东华门街,命护卫四人监视守纯于近侍局。守绪奉遗诏即帝位(哀宗),改年号正大。

哀宗守绪在宣宗初年曾任枢密使,立为皇太子后,仍控制枢密院事。哀宗即位,正当金朝濒临灭亡,而人民抗蒙斗争又有所发展的年代。金哀宗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任用抗蒙有功将帅,集中兵力,抗蒙救亡。

任用抗蒙将相 哀宗即位后,在正大元年(一二二四年)正月,罢免守纯平章政事的相位。三月,丞相高汝砺病死。五月,平章政事把胡鲁病死。哀宗任用一批抗蒙有功将帅,分掌军政。赤盏合喜权枢密副使,枢密副使完颜赛不为平章政事,权参知政事石盏尉忻为尚书右丞,起复致仕官张行信为尚书左丞。一二二五年四月,又起用已致仕的胥鼎为平章政事、行省于卫州(一二二六年七月病死)。太常卿李蹊权参知政事。在“金国将亡”的年月,金哀宗任用文武朝臣,并力救亡。哀宗又下诏为抗蒙死难的将佐十三人建立褒忠庙,以激励将士。

蒲察合住在宣宗时权吏部侍郎,声势煊赫,残酷苛刻,朝臣都知道他的奸恶而不敢言。哀宗即位,贬蒲察合住为恒州刺史,贬左司员外郎泥庞古华山同知桢州军州事。正大元年(一二二四年)十二月,又把蒲察合住处死。《金史·哀宗纪》说:“逐二奸臣,士大夫相贺。”朝中为之一振。

一二二三年,宣宗病死前,曾遣人招降武仙。武仙降蒙后,与史天倪同治真定,相互攻讦。一二二五年春,武仙杀史天倪,以真定府降金。武仙叛蒙归金,对金朝的抗蒙救亡,显然也是有利的。

停止侵宋战争 宣宗面对蒙古的侵掠,利用地主武装在北方抗蒙,而把金军主力南侵宋朝。由于南宋人民的坚决抵抗,金宋战争连年不决。术虎高琪向南方“扩地”的图谋难以实现,反而使金朝背腹受敌,兵力分散。哀宗即位后,改变战略,迅速停止侵宋战争。一二二四年六月,派遣枢密判官移剌蒲阿领兵到光州,四处张榜,告谕宋界军民,金朝“更不南伐”。一二二五年,又下诏禁止宿州、泗州、青口等地巡边的官兵擅杀过淮的红袄军。金军停止侵宋,得以集中兵力,抗御蒙古了。

与西夏议和 在蒙古侵掠金、夏的过程中,西夏和金朝不断在边境地带发生小规模的战事。宣宗多次下诏对夏作战。成吉思汗北返后,集中兵力西向,西夏遭到蒙古的侵掠,处在灭亡的威胁之中。哀宗也对西夏改变战略,遣使谈和。一二二五年九月,金、夏和议:夏对金称弟,不称臣,不用金朝年号。哀宗对谏官完颜素兰、陈规等说:“夏人从来臣属我朝,现在称弟和好,我不以为是耻辱。果能和好,使人民安定,还要对他们用兵吗?你们应当知道我的用意”。

金哀宗对宋、夏和好,集中力量进行抗蒙斗争。

山西失地的收复 一二二六年秋,哀宗派遣权枢密副使移剌蒲阿进兵山西。八月,移剌蒲阿收复曲沃,进而收复绛州(晋安),蒙古守将刘德仁(辽东降蒙地主)败死。一二二七年初,纥石烈牙吾塔领兵攻平阳。蒙古知平阳府事李守忠出战,兵败入城。蒙古平阳副帅夹谷常德(金降将)开城门迎金兵。牙吾塔收复平阳,俘李守忠。蒙古行平阳元帅府事李伯温(李守忠兄)据守青龙堡,金兵进攻,李伯温败死。五月,武仙领兵攻太原,金降人自城中内应。武仙收复太原,蒙古大将攸兴哥(攸哈剌拔都)败死。金朝出兵山西,一年之间,连续收复平阳、太原等重镇,蒙古丧失守将多人。金取得了胜利。

山东、淮北地区的斗争 一二二六年初,李全自楚州北上,攻山东,占据青州益都,擒降蒙的红袄军首领张林。蒙古郡王带孙领兵围攻李全于益都。宋朝任刘琸知楚州,投宋的红袄军首领夏全在楚州起兵反刘琸,刘琸逃跑。夏全进兵盱眙,十一月,领兵投降金朝。楚州的王义深、张惠、范成进等也相继降金。哀宗封四人为郡王。张甫叛金投附李全,与刘庆福谋杀李福,不成,被杀。李全妻杨妙真据楚州。哀宗遣总帅完颜讹可等领兵往攻,败还。

济南地主武装张荣逐渐扩充势力,据有章丘、邹平、济阳等地。一二二六年,领兵降蒙。李全在青州被围攻一年,大小百战,伤亡惨重,城中军民仅余数千人。一二二七年四月,李全投降蒙古。蒙古军帅孛鲁(木华黎子,权国王)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蒙古兵乘胜攻下登、莱、胶、淄、滕等三十余城。山东地区都为蒙古所占有。

蒙古侵掠陕西 一二二六年,成吉思汗亲自统领蒙古大军进攻西夏,企图一举灭亡西夏。十一月,蒙军围攻西夏中兴府。金哀宗急召陕西行省及陕州总帅完颜讹可、灵宝总帅纥石烈牙吾塔等到汴京商议军事。又下诏给陕西两行省说:“倘若边地有警,内地可忧,如不早图,就要受害。一旦事势不同,可以随机应变。如再逐级奏报,恐失事机,可由行省从宜规画。”

一二二七年四月,成吉思汗到达隆德,企图侵占金朝的德顺州,作为驻地。金朝在德顺州,没有驻军,形势危急。德顺节度使爱申书招凤翔人马肩龙来州共守。州城中只有地主武装“义兵”和乡军八九千人。蒙古兵围攻,金军死守,力成一百二十昼夜。城破,爱申自杀,马肩龙战死。

五月,蒙古军进攻临洮府。金临洮府总管陀满胡土门战败被俘,拒绝蒙军诱降,见蒙古军帅不跪拜,蒙军用刀砍胡土门膝胫。胡土门始终不屈,被杀死难。

金哀宗召集朝官,商议对策。陕西行省奏上三策,上策是哀宗亲自将兵出战,中策是哀宗去陕州,下策是弃陕西,保潼关。朝官集议,以为只可助陕西军决战,如陕西不守,河南也不可保。六月,西夏帝 降蒙,西夏灭亡。金哀宗遣使去蒙古军中求和。

蒙军拒绝金朝的求和,经清水县,进攻凤翔,直指京兆,关中大震。七月,金哀宗在汴京签民为军,劝百姓入城迁避。人们议论说,蒙兵未到,河南先乱。蒙古军攻灭西夏,长驱入陕,千里之间,汹汹不安。屯驻在泾、邠、陇三州间的金节度使杨沃衍(唐括迪剌部人),原为北边屯田小吏,抗蒙作战有功,升任节度使,立志以身许国,说:“为人不死于王事,而死于家,不算大丈夫。”蒙古兵东下,杨沃衍与部将刘兴哥(凤翔虢县人,出身起义农民)在邠州、陇州之间,往来作战,抗御蒙古,屡战屡胜。蒙古兵不能前进。

正当金朝的汴京,面临着成吉思汗大军的严重威胁时,七月,成吉思汗在清水县军中病死。八月,哀宗令撤去汴京城防丁壮和修城民夫,并暂停非急需的军需差发。汴京渡过了危机。

成吉思汗死后由幼子拖雷监国。一二二八年,继续侵金。蒙古军在陕西者,渐至泾州,断绝庆阳粮道,进入大昌原。平章政事、平凉行省完颜合达问军中诸将谁愿为前锋出战。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应命。陈和尚出兵前,沐浴更衣,表示决心死战。擐甲上马,不再回视,急出抗敌。陈和尚领骑兵四百,大破蒙古军八千之众,三军战士踊跃奋战,获得重大胜利。哀宗手诏褒奖,授陈和尚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大昌原的全胜,为金朝多年所未有,捷报传来,满朝振奋。

完颜陈和尚,名彝,丰州人。父乞哥曾为同知阶州军事。章宗泰和侵宋时,宋军攻占阶州,乞哥阵殁。宣宗时,蒙古侵金,陈和尚被俘,杀蒙古监卒,渡河逃回金朝。兄斜烈任行寿泗元帅府事,陈和尚充宣差提控。一二二五年,陈和尚因处理军中官吏相殴事,被诉入狱。一二二六年,斜烈死,哀宗释放陈和尚。一二二七年,为忠孝军提控。所谓忠孝军,是在蒙古侵掠中投附金朝的各族军队,包括畏兀儿、乃蛮、羌、浑及中原被俘逃来的汉人。忠孝军勇于作战,但难于统制。陈和尚统帅有方,军纪严明。军队过处,秋毫不犯,街市间不再喧杂。作战则充当先锋,疾如风雨。大昌原之战,陈和尚声名大振,忠孝军日益成为金朝抗蒙战争中的一支劲旅。一二二九年,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率陈和尚忠孝军驻邠州,防御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