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高,唯我最正----中庸略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48:21

唯我独高,唯我最正----中庸略论

 

或曰:马列主义是左道,资本主义为右道。中庸就是用其两端,通俗说就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先迈左脚,再迈右脚,或者先迈右脚,再迈左脚,都是中道。(大意。详见孔门门徒网友在儒坛东海随笔《岂有儒家不反马》后发言)

 

按照这样的逻辑,先明迈马列主义左脚,再暗迈资本主义右脚,当局走的岂非中道?如果这就叫中道,那么,时而极权主义时而无政府主义、忽儿唯物主义忽儿唯心主义、今天利他主义明天利己主义,岂非就是中道?那可滑天下之大稽了。

 

关于中庸之道,东海《中庸论》论之已透,不赘。总之,中庸之道是最为中正、最为平易的道路。中庸可不是折中主义,更不是在“两端”摇摆不定甚至轮流着走两条互相“敌对”的路。

 

自由主义与马列主义都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当然,两者的性质和“不符合”的程度不一样:自由主义是有所偏离,马列主义是严重背离。偏离问题小,也不可疏忽,背离问题大,须严厉批判。

 

故东海对自由主义与马列主义都持异议。当然“异议”程度也不一样:对前者是异议较小、相当认可----当然是工具价值的认可而不是终极价值的认同。对后者是异议很大、基本反对。

 

真正称得上中道的,唯儒家仁本主义,即孔孟之道、仁义之道、内圣外王之道。

凡背离或偏离儒家之道的,不论多么好,都不能称为中庸之道----凡背离或偏离儒家的思想学说和主义,纵然好,终究有限,貌似好,或许更危险。

 

儒家并不唯我独尊,但在义理上一定唯我最高明精微、唯我最广大中正-----儒家承认别“家”也有好的、正确的东西,可以“道并行而不悖”,但在根本上肯定不如儒家。儒家仁恕礼让,大度宽容,但涉及“道”时必顶天立地,论及理时必咬钉嚼铁,来不得一点苟同苟异、乡愿乡讪。

 

某些人对自由主义的民主法治人权平等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就很有些“苟异”(为批判而批判)和“乡讪”的味道;某些儒者对马列主义以及四项基本原则的认同,则显然属于违心苟同和乡愿作风,与认贼作父无异。

 

马列主义以及四项基本原则不仅违反普世价值,也明显违背儒家基本原则。对之错认不应该,苟同更不应该。错认,是无知、有惑;由于恐惧而苟同则不勇,为了私利而苟同则不义,都不配为儒者,也不配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说当年鲁迅们是错认马列是愚昧迷惑,现在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儒者认贼作父就是聪明过度了----一种特殊的愚昧。

 

普通民众出于种种原因而认同马列主义以及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理解,他们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可以理解。知识分子不应该,儒者更不应该。即使由于政治环境险恶,实在不便、不敢说真话,可以不说话不表态,但无论如何这么不可以乱说话乱表态。

 

不论外在社会、政治等各种环境怎样,不论生存条件如何,儒者都是尊贵的,其思想、心灵、精神都是自由的。儒者拥有天爵,自尊自贵,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正如东海小诗所写:“呼牛呼马又何嫌,文贼文豪任汝钤。自有良知天爵在,狼窝虎穴倍尊严。”哪怕马列主义一统了天下,儒者也绝不可能改变立场。

 

当然,说“哪怕马列主义一统天下”,假设而已。马列主义这种比古代霸道“恶霸”百倍的恶性异端以及信仰它的政治势力,或可得志一时,不可能维持长久,或能统一一国,不可能统一天下。唯儒家王道政治可以平天下,把天下导引进太平大同世,把地球建设成良知国。

 

盗匪可以向善良转变,野蛮可以向文明接近,那是改邪归正、变夷向华,儒者却不可以认邪为正,认夷作华。如果马列主义、特权主义向儒家靠过来,那是道德提升政治进步。而儒者向它们靠过去,是思想倒退品性堕落。

 

即使一般知识分子都靠过去,儒者不可以。儒家群体应该成为党国中最正义、最良知、最文明、最勇于坚持原则的一支力量。退一万步讲,即使一般儒者靠过去,东海也绝不可以。孔孟不在了,程朱不在了,王阳明熊十力不在了,文不在兹乎,道不在兹乎?如果东海都靠了过去,无异“法地动”、仁道灭、斯文绝矣。

 

梁武帝时,有高僧说法,见“圣驾”到来而不起座相迎,旁有大臣指责他“不臣天子”为无礼,他答道:“贫道若动身,则法地动,一切法不安矣。”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儒家的尊严,仁性的尊严,也就是中庸之道的尊严,表示东海在儒家原则问题上的寸土必争寸步不让!

 

如果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仁就是人类的尺度。只有仁道即中庸之道才是高度、绝对、永远的正确,才是人生和人类的最佳道路,最高尺度、标准和“法印”。凡不符合这一尺度、标准和“法印”的人生、政治或社会,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中庸之道中正平易。注意,中正与平易相辅相成。平易方能中正,中正必然平易。世人多好高骛远争奇炫怪,不知真理往往简易平常。(另复须知,中庸的平易是“极高明”的平易。)明儒吕坤曰:“大凡与人情不近,即行能卓越,道之贼也。圣人之道,人情而已。”

 

墨家兼爱,摩顶至踵以救天下,利他主义行为何尝不可敬不卓越?之所以与杨朱利己主义一起遭到墨子严厉批判,就是因为它根本有误,仁而不义(其实仁义不可分,义必仁,不义必不仁。)不近人情。这种学说局限于“方外”或仅个人没有问题,一旦付诸政治或社会实践,难免“善始恶终”地走向方面。

 

说利己主义为“道之贼”,或容易理解,说利他主义为“道之贼”,孟子斥墨学“禽兽也”,世人就很难理解了。然而殷鉴不远,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所谓的共产主义精神创造出来的,果然就是一个禽兽世界,可见孟子多么富有先见之明。遗憾的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圣贤就明确地指出来的大坑,两千多年后人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把它当做天堂跳了进去。

 

东海对自由主义不尽认可,对马列主义严厉批判,就是因为前者有偏后者大错。

马列主义作为“为穷人造反提供合理性证明的理论”,何尝毫不可取?东海之所以严厉批判它,就是因为它根本上背离了仁义原则中庸之道,它所造成的制度必然专制,它所造成的恶果极其严重!2010-10-8东海儒者余樟法

首发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