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和她的兵儿子们 退休职工王杰个人事迹-王杰-时政-辽宁频道-东北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23:40:59
兵妈妈和她的兵儿子们 退休职工王杰个人事迹
http://news.nen.com.cn   2008-03-28 01:53:40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1条
辽宁日报记者张继锋
人物资料:王杰,女,57岁,锦州市衬衫厂退休职工。13年来,她用慈母般的情怀,关爱、帮助和教育军营中的战士们,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兵妈妈”。王杰多次被评为省和锦州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获得过雷锋奖章,还荣获了省十大杰出母亲和首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光荣称号。
3月14日上午,驻锦某部的战士们又盼来了“兵妈妈”王杰。一进战士们的宿舍,她就习惯性地忙起来,缝补衣物、拆洗被褥、整理物品……“该换季了,孩子们自己弄不好,这几天我惦记着,晚上都睡不好。”王杰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和记者说着。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王杰终于收拾停当了。训练归来的战士们聚拢在她身边,拉着家常,说着心事。“小林和战友们的关系最近咋样,凡事得多为别人考虑啊;小李今年要退伍了,回家后要保持军人本色啊;小杜这个女朋友处得咋样,别像木头疙瘩似的谈两个吹一对儿……”战士们幸福地沉浸在“兵妈妈”的唠叨里。
说起来,王杰成为“兵妈妈”还是在1995年。那时,她的儿子应征入伍,思儿心切,每当看到街上来往的军人,王杰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儿子参军入伍在他乡,而这些战士来自全国各地,从那时起,王杰就把这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有一次,王杰看到几名战士买鞋垫。她想,战士们天天训练,鞋垫一定很费,每双鞋垫一元钱,而他们的津贴有限,就萌生了给战士们做鞋垫的想法。王杰在厂里收集了一些废弃的边角余料,利用休息时间做鞋垫,亲自送到战士们手中。冬天,王杰给战士们缝皮袄、做皮裤,还把自己的鸡毛褥子送给值班的战士;夏天,王杰三天两头儿往部队跑,给战士们洗熨衣服。
王杰有一本珍贵的“拥军日记”,上面记满了每个“兵儿子”的出生年月日、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战士小林时常因为琐事和战友抬杠顶牛,王杰亲手缝制了一个枕套,上面绣着:“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懂事的小林理解了“兵妈妈”的良苦用心,再也不和战友们闹别扭了。有一次,一位被派往外地学习的战士给王杰写信,说母亲不幸病故,恋人又来信提出分手,自己情绪低落到了极点。王杰心急如焚,她怕自己文化水平低写不明白,就连夜找到一位中学老师帮忙写了一封回信,使这位战士重新振作起来。
王杰深情地爱着她的“兵儿子”们,还把一颗爱心献给“兵儿媳”们。两年来,她成功地给20多位“兵儿子”介绍了对象,还给7位“兵儿媳”侍候过“月子”。据不完全统计,王杰的“兵儿子”已经有1000多个,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采访札记:
采访王杰颇费了一番周折。没有联系方式,只听说她退休后找了一份看车的临时工作。记者驱车在锦州的繁华街巷打听,终于在锦华街的一处停车场找到了帽子、口罩、手套“全副武装”的王杰。初春的锦州乍暖还寒、风沙又大,这些“装备”是必要的。说起这份辛苦的工作,王杰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主要是为了贴补拥军的花销。采访中,“兵妈妈”与“兵儿子”、“兵儿媳”的骨肉情深让记者一次又一次被感动、被震撼。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