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37:10

中国富豪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2010-12-26 11:10:26

归档在 财经 | 浏览 1624 次 | 评论 7 条
  • 中国十大富豪的资本控制欲
  • 盘点2010年官员“雷人语录”
  • 中国富豪从青涩走向成熟
  • 中国首富们是怎样炼成的
  • “我只为领导服务”为何在官场盛行
  • 用公款为谷青阳案买单是助纣为虐
  • 高物价是老百姓难以承受的民生之痛
  • 海归创业推动中国
  •  

    余胜海/

    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已成为财富涌流的热土。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社会在创造财富方面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涌现大量亿万富豪。据《福布斯》统计,到2010年,中国的亿万富豪总人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处于高增长周期,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新的造富高潮的到来,这将给全世界带来更大的震撼。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与良性发展,仅仅靠拥有巨额的社会财富是难以达到平衡状态的。换句话说,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未来,富有阶层人士如何看待财富,如何使用与处置财富,这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曾有“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著名论断,这其中的资本,恰恰指的是那种以最快的速度、最不规范、最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方式积累的资本。这一代中国人有幸看到飞速积累的财富、层出不穷的“富豪榜”,而频频落马的富豪则让国人看清了一些富豪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原罪”和“现罪”现象。

     

     

       中国富豪们发家的历史过程很短暂,不过30年历史,他们集“学识、见识、胆识”于一身,从起初有“投机倒把”经历的个体户,到今天的IT精英,从儒商到海归,从辞职“下海”到自主创业,历经了深圳建市、海南建省、炒房、炒地、炒股票、倒买倒卖、“国退民进”等几段历史过程,一大批富豪应运而生,新兴权贵阶层初步形成。但是大多数中国富豪发家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利润的获取似乎过于轻松,财富的规模过于集中,财富的累积路径也似乎不太让世人信服。这是目前整个社会“仇富”情绪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在财富的占有和分配方面,却也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简单说,在财富的占有和分配方面存在着不平等。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以权力的不平等占有和分配社会财富的机制、体制和方式,以种种合法和不合法的形式延续到了今天,并造成了新的财富占有的不平等。

    另外,在我国,富豪们过于明星化,喜欢摆阔、“做秀”的太多,不断转化身份,尘封发家历史,漂白企业污点,以所谓的企业“原罪”原谅和纵容自己。要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要么“鸡飞狗跳”,官司不断,惶惶不可终日。穿拖鞋、开大奔、吃鲍鱼、包二奶、购豪宅、买飞机,成为富豪身份的“名片”。我国每年自杀人数有30万人左右,其中不乏数目不少的富豪。

    当前,人的对富豪榜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来看待上榜的富豪们,看看他们哪个会步入当年周正毅、杨斌、唐万新、张荣坤、黄光裕等富人的后尘而落马;有些人可能持“仇富”心态,希望有关部门介入调查这些人的发家史,看是否有某种违法勾当;更多的人则是以对待娱乐新闻的心态去看待每年的富豪榜,去关注每个富豪后面那代表财富的数字到底有多长,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人们对富豪榜的每一种理解和看法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如果公众以平和而动态的眼光来审视这些首富们所代表的财富,可能更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利益。

    1999年,《福布斯》在中国推出富豪榜开始,富豪的“多事之秋”也宣告开始。近几年来,因仰融、杨斌、周正毅、顾雏军、黄光裕、兰世立等50多名富豪先后落马,甚至使富豪榜落得个“杀猪榜”和“通缉令”的恶名。还有一度盛行的“原罪说”,因富豪榜的这种“点杀”作用而得到了证实。另外,连续多年占据富豪榜70%以上份额的房地产开发商人,则因为集体暴富而暴露出这个行业的暴利的惊天内幕,以致房地产业成了公众谴责最多的行业。房地产行业成为为富不仁,官商勾结,磁生腐败的重灾区。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代,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像现在一样痴狂,同时也从来没有哪个时候,人们像今天这样对财富既爱又恨、暧昧难明。

    2007年,当杨惠妍以130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当富豪榜前十位有九位与房地产业有关时,“财富”二字甚至开始让民众和传媒生厌。有人嘲讽道:“大国崛起,还是首富崛起?中国曾经有过500强,可传下来的只有宅子。”

    因此,众多富豪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似乎就从未高大过,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富豪群体难为青年人榜样,近七成青年受访者认为中国富豪品质差。

    中国社科院时卫干博士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轨过程的加快,经济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有一批人通过各种不光彩的手段聚敛了大量财富,而这部分富豪支配财富的方式更是让人失望,无助于社会的进步。从那时起,富豪在中国更多的是以负面形象出现,而针对富豪们的‘仇富论’、‘原罪论’也皆因此而起,大众对财富的态度既爱又恨、暧昧难明”。

    目前,中国不少富豪缺少“慈善观”,社会责任感缺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业内人士评价:“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家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公益意识的缺位。”

    当然,我们讲“原罪”,讲“赎罪”,并不是要均贫富,并不是要大锅饭,也不是要企业家个个都成为慈善家而把财产都捐给社会;只是期望在社会主义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新创业的人们不再有“原罪”,已经富有的人们不再犯“本罪”,使富豪群体真正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正能成为社会的中坚,而不是财产的巨人、道德的侏儒。合法的劳动收入和资产都应该受到保护,光明正大地创造财富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民众对富豪群体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评价与富豪们的社会责任感、发家路径等因素相关。在日本,具有“仇富心态”的人并不多。相反,他们很多人感激富豪,因为富豪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税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生活贫困的人对来自富豪的专项捐助更是心存感激之情。

    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一大批富豪和世界级的企业崛起,就不会有中国经济腾飞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肯定财富的价值,肯定富豪的贡献,对一个历史上长期将商业商人视为末业末民的国家来说,实为不易。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与转型的社会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或者说信息社会里,我们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财富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富豪的财富观念和赚钱的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以正当方式获得财富正在成为富豪的主流。无论是“胡润百富榜”还是“福布斯的富豪榜”上,凭一己之力并巧妙地利用现代商业规则而获得财富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豪们白手起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合法途径而获得成功,他们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而这部分富豪逐渐成为未来中国富豪榜的主流。同时,一个有能力的商人在中国能够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更多解决人们就业,依法纳税这本身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其次,尽自己的应尽责任和义务比享受生活更重要,这是世界上许多\富豪们恪守的人生理念之一。目前,中国的富豪们对社会责任感有了更多认识。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日益宽松,富豪们的心态更为透明、成熟、自信。许多富豪都公开表示,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企业家更多地感到了社会责任感,有这种想法的富豪们平时生活节俭,回报社会的理念贯穿于其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而且这部分富豪的比例正在日益提高。

    第三,中国的制度环境正在改善,富豪们的财富思维正在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之下,真正有作为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全球化的思维,中国也不例外。按全球化的方式获得财富,对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正向激励,就是一种财富。

    全国政协委员、宝安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政立认为:“我们提倡转变财富观念,更新致富思路,主要是呼吁全社会应当重视非物质无形资产财富的价值,将有形物质资产同无形非物质资产这两种财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建立创新型国家,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变‘汗水工业’为‘智慧工业’。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我们已逐渐认同了‘那只看不见的手’。现在还必须认识‘那笔看不见的钱’和‘那股看不见的力’。世上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更有价值。”

    你当然可以批驳钱的肮脏与罪恶,但你必须知道,那并不是钱的副产品。财富作为一种力量而存在,它带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力量是客观存在的。平和而动态地来看待财富、看待拥有财富的这些富豪们,也许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发展的理性选择。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希望中国企业家们能超越“为己致富”的创业梦想和“家天下”的财富观,在努力打造伟大商业机构的同时,积极改造中国的商业文化——在财富的创造与使用上力争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同时,重塑自我的心灵世界,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社会,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缔造更美好的未来。特别是受益于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阶层,如果能更自觉地关心自己家族财富以外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环境污染、文化建设等,这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9年11月,福建首富、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决定以个人出资的形势捐款83亿元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陈发树因此成为中国内地捐款最多的企业家。

    邵逸夫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盖茨说,“慈善让我富有成就感”。陈发树,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予掌声。这是因为陈发树看到了企业家的最高境界,也想从慈善事业中找到成就感,而不是其他。

    企业家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资本企业家;二是产业企业家;三是艺术企业家;四是社会企业家;五是灵魂企业家。灵魂企业家是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只有灵魂企业家才是最令人尊敬的企业家。正如卡内基所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灵魂企业家,这种灵魂源于慈善”。

    灵魂在深处、在高处,以至于我们常常不能触达。但引领企业家到达生命极致和价值之巅的,推动社会文明升级和镌刻历史的,恰恰是灵魂之光。

    1911年,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借助灵魂的召唤和醒悟,创立了卡内基基金会,奠定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最终,作为美国第一代的超级富翁,卡内基捐出了他的全部身家。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句触达企业家灵魂的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这是一句经典,也是一个标志;更是一把灵魂之剑,悬在每一个巨富企业家心头。它像魔力无比的企业家心灵升级转换器,正在改变人类的财富观念和心灵密码,并臻于企业家的终极商业、终极财富、终极慈善和终极理想。

    (本文摘自财经作家余胜海最新著作《草莽生长:十大富豪的发家之道》一书,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每册定价38元。该书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记录了刘永行、荣智健、丁磊、张茵、杨国强、王传福、黄光裕等十位“中国首富”的人生经历和财富成长路径。敬请关注!)

     

    1上一篇 << 中国首富十年变迁与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