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刚开始即斗倒杨尚昆的真相(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14:23
',1)">
1998年9月14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去世。

杨尚昆(1907年8月3日-1998年9月14日),重庆潼南人;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1926年,由共青团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
文革一开始就斗倒杨尚昆
按:1966年5月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标志,此次会议于5月16日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正式发动文革,而在会议前半期,则揭发出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阴谋反党集团”问题,四人被革职审查,是为“彭罗陆杨事件”。彭罗陆杨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第一个“阴谋反党集团”,也是文革中第一批打倒的当权派。
杨尚昆与彭德怀私交甚深,彭德怀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八万字申辩信即由杨尚昆转发。在1965年底,他被调往广东任省委书记,之后再降肇庆地委副书记,转任山西临汾地委副书记。1966年12月12日从山西被揪回北京,在工人体育场召开十二万人大会,和彭真、罗瑞卿、陆定一同时批斗。
毛泽东决心要斗倒杨尚昆的导火索是“窃听器”事件。在文革前夕,有一次毛泽东专列停在长沙车站,一名通信兵在站台上见到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就模仿毛泽东口音开玩笑,而其所说正是毛泽东在车厢和张玉凤说的话。毛泽东立即盘问该通信兵,得知是罗瑞卿布置。而罗瑞卿则说是杨尚昆根据政治局会议决议要求他在车厢安装窃听器,以便政治局成员及时了解毛泽东的指示以便贯彻执行,罗瑞卿并出示了政治局的决议文件。
毛泽东讲话时,历来不喜欢别人做笔记,更不喜欢录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曾两次批评录音工作,后来被称为“秘密录音”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一伙把所谓 “秘密录音”篡改为骇人听闻的 “秘密窃听”,不仅将这一大罪状强加在杨尚昆头上,还在全国范围内株连了一大批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秘密窃听”一案得到彻底平反。作为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一事件最主要的当事人杨尚昆,他是怎样评说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