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20年电视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49:46
郑晓龙:20年电视往事
◎  孟静 2008-03-24

他一个人,可以从头讲述20多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金婚》再一次把郑晓龙从幕后拎到了幕前。

走进皂君庙的灰色小楼,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穿工作服拿着搪瓷缸准备打午饭的阿姨,看门大爷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这还是北京有线台的原址,现在驻扎着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该中心主任郑晓龙的办公室家具一律栗黄色,沙发是老电影中常见的灰褐色布套,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引领过时代风云。

冯小刚、尤小刚、赵宝刚……都曾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员工;《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凯旋在子夜》、《四世同堂》、《便衣警察》……都源自这个化石般的小院。而这些人、这些故事里都有郑晓龙的策划、拍板,甚至电视剧中出现策划这个词,都是他第一次提出的。《渴望》的编剧是李晓明,讨论故事的还有其他三人:郑晓龙、王朔、郑万隆,于是荧屏上有了剧本策划这个称呼。

《金婚》的故事

郑晓龙被称做“故事大王”,“我有一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想了没有平台,我想的能够实现,因为我主管生产”。《金婚》也是他的点子之一,早在1999年,郑晓龙曾经导过《一年又一年》——为了迎接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那是他第一次使用编年体。《金婚》的创意也来源于此。他说完就完了,搁了有一年,发行部从市场出发,催促郑晓龙赶紧找人做。做起来发觉难度很大,两个人物要撑50年。《一年又一年》和时代结合紧密,20集分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背景是两个家庭的变迁,人物众多,主创还到图书馆查阅了每一年的报纸,理出当年大事。《金婚》的人物单调,不触及大的社会问题,“每集要找出一个话题,50个话题不能重复,开头、结尾、矛盾、冲突、起承转合,争取把婚姻问题一网打尽,我们写的是常态婚姻,不是离奇婚姻,那些我管它叫都市情感传奇剧。而且有个最大的问题是主人公不能离婚,离婚再复婚就不算金婚了”。郑晓龙说,编剧王宛平经常写不下去,他就召集十几个人一起开会,这种会开了十几次,每人贡献自己的生活体验。

《金婚》中文丽生了3个女儿,是因为重男轻女就是郑晓龙自己的生活经历。他有3个姐姐,他妈妈怀第4胎时不想要,别人劝她,“一张桌子4条腿儿”,她还是打篮球、喝酒,想把孩子跳下来。生产时他爸爸只顾对他妈嘘寒问暖,医生说 “是个儿子”时,他父母根本不相信,继续聊天。直到郑晓龙尿湿了哼哼,他父母换尿布时方才大喜过望。“我小时候夏天是蚊帐,冬天布帐,吊着大花篮,姐姐们从没这待遇。”家中生活费被媳妇锁起来,丈夫靠收邻居电费先填饱肚子也是郑晓龙的亲身经历。

有些不好表现的年份,例如“文革”,郑晓龙说:“一定要有点技巧。过去我们只表现风口浪尖那批人,造反派、走资派,批斗游街,其实大部分老百姓还在自己生活中,他们照样生儿育女,柴米油盐。‘文革’的柴米油盐又和过去不一样。比如出差,只要真实表现侧面就可以。”1967年这一集,文丽和佟志出差住店,因为结婚证上没有照片,无法证实是夫妻,被造反派抓起来,说他俩是“搞破鞋”,夫妇俩因此大吵一架。《金婚》的主角是凭空虚构的,郑晓龙的父母是军人,而文丽是小布尔乔亚的老师,佟志是工厂技术员,各自都有点文化和不安于室的小心思。邻居大庄夫妻也是因为人物太单薄后来添加的,因为佟志必须有个倾诉的对象。《金婚》在大连的单集收视率达到了28%,在北京第42集时超过20%,一般超过10%就可以算热播剧,《金婚》是2007年电视剧平均收视的冠军。“《金婚》的主题是婚姻需要经营、呵护,不能让它自然而然。”这种说法获得了不只是老辈人,也包括很多年轻人的认同,他们给郑晓龙发短信感慨叹息,说他们由这部戏看到了自己以后的生活,这让他很是惊讶。“你不相信2000年以后会有金婚吗?你难道不认为年轻人渴望金婚吗?当他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时,每个人都渴望相亲相爱到老,凡是走入殿堂那一刻,一定是他们渴望的,现实是不是这样另说,但是他们期望的。《金婚》有点寓言色彩,年轻人也有老的时候,问题遇到的是同样的,现在的女同志不会来更年期吗?人生长的经历是改变不了的,你也要有更年期,也要面临父辈的痛苦,年轻人不要认为自己有轻视父辈的权利,我年轻时也这么想。你‘80后’、‘90后’怎么样?你要面临‘2000后’、‘2010后’。”也许正是现实婚姻的不确定性日趋加强,让《金婚》这部看起来很平凡的电视剧得到认可。

20年

1982年,郑晓龙来到刚从北京电视台电视剧部剥离出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编辑,它也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中心”是差额拨款单位,国家每年拨款400万元,但人员工资就需要700万元,他们要靠拍电视剧养很多老职工,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完全结合体。因为负担重,一直没有什么钱,“一年要1000万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营,成立以来始终没有启动资金,用别人的、社会的资金。我们这届班子给‘中心’淘回9000多万元,总体讲没有大的失手,民营公司做到这种程度凤毛麟角”。郑晓龙说,1983年他担任编辑部、摄制部主任,1984年成为主管生产的中心副主任。这时正是中国电视剧的起步时刻。“那会儿飞天奖有个丰收奖,凡是年产量12集以上的电视台就可以得奖。”听起来荒诞,却是事实,所有的电视剧基本都是一两集的单本剧。

1984年由郑晓龙组织拍摄的《四世同堂》就是中国第一部长篇连续剧,目的是给老舍平反,“此前,老舍为人熟知的作品是《茶馆》、《骆驼祥子》,电视剧之后,这部小说成了影响最大的”。30来岁又有点自由思想的领导并不多,郑晓龙的办公室成了聚集地,“我们也是‘臭味相投’。有了第一部连续剧,又想做第一部室内剧,《渴望》就这么应运而生”。之所以想到室内剧,还是因为没钱。当时电视台虽然已经有了广告,依旧缺钱,各台之间互换节目,有一个交换价,大约每分钟15~20元,这笔费用有时会分给制作公司一部分,有时就不告诉他们。如果想继续生产,除非找政府要钱,要钱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郑晓龙还记得,电视剧导演的外号叫“二百五”——分镜头费150元,导演费100元。

郑晓龙说,那时的电视剧就是白拍,他们也没有赚钱的概念。《渴望》花了102万元,平均每集2万元,制作成本相当少,赚的钱更少,一共卖了50多万元,连本儿都没回来。可是社会效应惊人,用万人空巷形容毫不为过。公安部特地请剧组参加联欢会,以表彰他们对社会治安做出的贡献——犯罪分子也要看《渴望》,播出期间犯罪率大幅下降。

《渴望》之后,郑晓龙手头有两个计划:《皇城根儿》和《编辑部的故事》,“如果上《皇城根儿》,接近《渴望》,会被山的阴影盖住。《编辑部的故事》完全另类,我提出先拍喜剧”。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一起玩的这群人大部分是作家,最要拍马屁的对象就是文学编辑。郑晓龙又见到了葛优,他那时刚拍完《顽主》,还是个小演员。他们在宾馆开会,设置角色:“牛大姐,马列主义老太太;李冬宝、戈玲,永远朦胧的大龄男女青年;抠门的刘书友和于得利。想话题,列出几十个,分头去写。”《编辑部的故事》收视没有《渴望》高,重播率却高于后者。姜文看了这部戏后说,“电视剧还能这么拍?”要求与郑晓龙合作。

《北京人在纽约》在1993年可谓投资巨大——150万美元,美国拍摄,其实剧组里只有郑晓龙一个人去过美国。制片主任刘沙劝说,不如室内戏在国内拍,省钱。郑晓龙不同意,“只有我知道美国室内和中国室内有多大的差别”。男2号戴维是后加的,原著中王起明和郭燕没有离婚,电视剧的第四集就让他们分手了,“情节做了巨大修改,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碰撞,这也是这个戏影响大的原因。后来拍了《上海人在东京》、《布拉格有张床》、《情断墨尔本》、《别了温哥华》,没有超越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国内瞎编故事,没有文化碰撞”。女主角选择也磕磕绊绊,阿春本来确定的是台湾地区的演员胡慧中,她提出不要片酬,把台湾版权给她,剧组同意了。她的另一个要求是改剧本,以阿春为第一主角,郑晓龙不得不放弃她。然后是香港地区的演员惠英红,郑晓龙让她念报纸,“普通话太糟糕,我同期录音怎么办?”冯小刚推荐了王姬,但也说她“不化妆显老”。郑晓龙对王姬的印象是她主持过“家庭百秒知识竞赛”,反应很快,和阿春类似。郭燕的人选到开发布会时还没定,严晓频作为华人电台记者去采访,被化妆师一眼相中。这部戏“央视”以5分钟贴片广告买断了国内版权和海外版权。“杨伟光说,这是绝无先例的,以前是稿费,给个几十万元算便宜你了。我们共用版权,当时谈的10年版权。它按刊例价,正好覆盖我这150万美元。地方台再播就是中央台从他们那儿挣。‘央视’第一次播出的广告4000万元,要是现在给5分钟广告我们就发财了。”郑晓龙说。

在做过的所有剧目中,《结婚十年》收益最好,成本500万元,毛收入1000万元。与郑晓龙个人喜好有关,他始终不渝坚持现实主义路线,无论外界流行什么风潮。20多年来他们只拍过两部12集的古装剧:《孔雀胆》与《巾帼悲歌》,还是尤小刚在时拍的。“和老百姓结合紧不会过时,脱离才会过时。拍戏要按生活逻辑而不是戏剧逻辑,美国没那么多历史怎么办,基本都是现代戏。中国大变革几十年,题材最丰富,近些年历史也是大起大落,只要你关注老百姓,就不会缺题材。王中军是挖人的方式,人一走,原创能力就没了,没有公司风格。原创能力是影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欢乐传媒”、“世纪英雄”,个个航空母舰,全沉了。老总光会融资管什么用?融完资打水漂,我们中心一直没有钱,但我们倒不了。在风浪中我们不受影响,有的公司刚‘牛’了两天,古装戏一过不知拍什么。很多创作人生活、思维的贵族化,编点脱离老百姓的故事,从故纸堆里找故事,或者依靠台湾、香港的创作人员,这哪成?我们培养的人到外面是竞争对手,从社会意义上讲是有贡献和值得欣慰的。”

郑晓龙的观点为:什么是好电视剧?10年、20年后论成败。有认识价值、经得起反复重播的才是精品。“凡这类作品都能长久保留,金庸剧再过几年,有人重拍,原来的就播不出去了。可是《编辑部的故事》对社会是有认识价值的,到现在还在播,成为有保留价值的作品。有保留价值的是金庸小说,不是电视剧。《三国》重拍了,原来的电视剧就没价值了。像《飘》小说非常好,电影也反映那个时代,那就有意义,只要你的观念是原创的。我们创造流行,《北京人在纽约》是商战+爱情鼻祖,《便衣警察》是警匪片流行的起点。”

当然,他也尝试过改革。2000年策划过自认为引领风尚的《健身房》,没想到电视剧收视主流还是中老年女性,对白领的时髦不感兴趣。还有《无悔追踪》,郑晓龙至今还认为是中心拍过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由于有人写匿名信告状,说该剧美化国民党,在北京台干脆没播出。1991年,他赴美创办华艺影视录像节目有限公司,在北美地区发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生产制作的电视剧,并独家代理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在北美地区的录像节目发行业务,这是中国在海外开辟的第一个电视节目发行阵地。1995年,与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签约开办了中国首家国产电视剧精品剧场——《常青藤剧场》,垄断一个小时的黄金时间,有不少公司效仿,都失败了。常青藤坚持了一年,赚了1000多万元,也停播了。作坊式的电视剧制作商无法规模化经营,改革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