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头条_火灾中的致命气体_互动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1:45:18
  • 首页
  • 文章
  • 词条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分类
  • 任务
  • 小组
  • 百科建站
  • 手机版
  • 帮助
  • 注册
  • 登录
首页|图片|视频|滚动|留言|博客

火灾事故发生时,身处火场之中,燃烧形成的有毒气体会成为灾难中的致命杀手!不少人等不到被救援就被有毒气体熏死。百科提示:火灾发生时,要避火,更要防“气”。

家庭火灾中的有毒气体

组合家具遇热产生甲醛

家具中的胶合板、夹心板、刨花板、密度板,粘合剂遇热、潮解时,甲醛就会释放出来。[详细]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详细]

建材中的添加物产生氨气

在建筑过程中人为地在混凝土、建材中添加膨胀剂、防冻剂和早强剂,含氨类化合物。[详细]

  吸入氨气很可怕: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吸入过多,会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详细]

衣服纤维着火产生硫化氢

纤维业、染坊业以及城市下水道内硫化氢含量高,在这类火灾或抢险救援中应特别警惕。[详细]

  硫化氢毒理学:

吸入300mg/m31小时, 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 再严重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 ,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时间越长影响越大,甚至致死![详细]

木材不完全燃烧:CO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详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剧毒: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详细]

壁纸地毯着火产生TVOC

室内装饰材料如壁纸、其他装饰品,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等燃烧产生。[详细]

  刺激和麻醉作用:

对眼、鼻、喉咙及头、颈和面部皮肤,引起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和皮肤、黏膜的炎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的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性功能。在浓度较高时,可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详细]

二氧化碳浓度高升

火灾发生时,火场里的空气中氧气急剧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高升,导致窒息中毒等。[详细]

  高浓度抑制呼吸:

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一定兴奋作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当浓度高时能抑制呼吸中枢,浓度特别高时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详细]

化工厂火灾致命气体

氯化氢尾气回收系统爆炸

化工厂盐酸工段氢化氢尾气系统发生爆炸,造成尾气系统设备损坏,稀酸罐炸裂。[详细]

氯化氢 - 危险概述

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详细]

氯化钾泄露导致化工厂起火

现场的火势很猛,并伴随着玻璃容器的爆炸和破裂声,窗户往外冒着浓烟。[详细]

氯 - 危险性

助燃、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严重污染,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详细]

氯苯中转罐着火

不明原因引发了对硝基二苯爆炸,引起氯苯中转罐着火,又引发氯苯罐爆炸。 [详细]

氯苯 - 毒理学资料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和麻醉作用。大剂量可造成肝、肾病变。当浓度增高或接触时间延长时,肝脏损害可进展为坏死和实质性变性。[详细]

乙炔钢瓶险爆炸

乙炔钢瓶的软管与压力表之间出现裂缝,气体泄漏遇上电焊掉下来的火花而引起火灾。[详细]

乙炔—危险特性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详细]

二硫化碳泄漏着火

二硫化碳输转泵突发泄漏,并燃起大火,现场工作人员经过紧急处置仍无法扑灭。[详细]

二硫化碳 - 危险性

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详细]

汽车厂区着火10人气体中毒

厂区涂装二车间面漆B线突然着火,火势随抽风机和悬在空中的油漆粒迅速蔓延。[详细]

油漆燃烧的油末中毒

起火后4人去救火,结果吸入大量烟尘以及油漆燃烧的油末,导致中毒,“其中1人病情较重,能否脱离生命危险还须观察三四天方能得知。[详细]

防毒气工具

防毒面具

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气伤害。[详细]

隔热服

保障在火灾中的高温作业人员不被烈焰、高温气体灼伤。[详细]

  更多防护工具与措施:

矿泉水+毛巾,浇湿的毛巾来防止烟气吸入,该装备用来防止一次性逃生面具失效。据我所知,一次性逃生面具能撑20分钟已经很好了,万一20分钟内还没有逃出来,这个装备可以为你再提供一段逃生时间。 [详细]

火灾中防毒烟危害更多>>

 1.保持冷静,不要盲目出逃。先分辨火源方位及有毒烟雾流动方向,避开烟雾浓度高的区域,向火源的上风方向转移。

 2.与烟雾隔离。应立即关闭与有毒烟雾区域相连的门窗,用软布将缝隙填实,使室内保持有足够的氧气。

3.打开和外界非烟雾区相通的通道,使室内保持有足够的氧气。 

4.用一定厚度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在静止或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开门窗前用手探查门窗温度以防烫伤。

 5.出逃时不可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出,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6.若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且无法与外界电话联系时,要立即返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或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详细]

——专题编辑:豆米

互动百科·知头条更多>>

  • 在生活中无限蔓延的微博

  • 知识中国·黑板漂流在行动

  • 2010知识中国评选全面启动

  • 千年古刹的现代博弈

  • 百科解析遗传怪现象

  • 满文即将“消失”?

  • 百科运动员的体育生命周期

  • 诡异的罪名:百科司法变迁

  • 如何面对涨价时代?

  • 揭秘虐待动物视频利益链

  • “星际之门”惊现亚丁湾?

  • 一个Ipad引发的关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