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的是真爱还是仿真爱?----逃离沟通的十二大绊脚石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42:37
父母付出的爱是真爱还是仿真爱,听听他(她)如何对孩子说话就能做出判断。五岁的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已达到六万次以上,在数万次、数十万次的互动、沟通中,孩子将学会父母的全套沟通套路。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听到有孩子对其他孩子说:“你不让我吃你的糖,我就不跟你玩了!”(警告、威胁)。我们的孩子日后长大成人跟伴侣和孩子说话,也是一样。毕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我们遗传父母的DNA和性格特质,我们都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会像我们。
            青岛是“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常常看到有人牵着宠物狗在马路上、公园里,甚至海滩上遛弯,各种各样的小狗、大狗真的很可爱。我也多次听到宠物狗的主人对着像孩子一样贪玩的小狗吆喝:“快走,回家了,要不然我就不要你了!”呵呵,小狗听不懂语言,听得懂的大概是主人语气中的不耐烦。对待孩子,有些父母也一样没有足够的耐心,气急、情急、事急之下说出来的话,往往都是无效的沟通“绊脚石”。“唠叨的妈妈”说的话,大概不会超出十二种方式,完形教育把家庭中的无效沟通套路总结为“十二大沟通绊脚石”。
            
           父母擅长的十二大沟通绊脚石(无效沟通方式):1、命令,指示  2、警告,威胁 3、说教,教训 4、建议,提供解决方案 5、争论,经逻辑说服 6、判断,批评,责备  7、赞美,赏识  8、侮辱,嘲笑  9、分析,诊断  10、同情,使安心  11、调查,询问  12、退缩,转移,讽刺
            
          以父母让孩子倒垃圾为例,我们可以把十二种绊脚石套路举例说明:(1)去,倒垃圾去 !(2)再不去我生气了,有你好看的 !   (3)据调查,80%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小时候都是常常做家务的。    (4)你现在不想去是吗?那过几分钟再去!   (5)你为什么不去倒垃圾?   (6)你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孝顺父母 ! (7)你是个好孩子,你最棒了,快去帮妈妈倒垃圾,乖孩子!    (8)你真是长大了,翅膀硬了,让做点事情也不行了!   (9)你这个孩子,一定是受谁谁谁影响,这么点儿事情都不愿意做了...    (10)我知道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常常要帮妈妈倒垃圾确实不开心。   (11)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呀,说出来让妈妈听听!(12)好好好,你不去我自己去!(于是强忍满腔怒火,妈妈自己去倒垃圾了。)
            其他诸如:“不许那样说话!”、“不许做这样的事情!”、“你要再那样说话,就回自己房间呆着去!”、“你马上去跟他说对不起!”、“妈妈的乖孩子,你最乖了,来,把这个吃了!”“你最棒了,你是最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写到这里,我想起07年时看到、听到一个妈妈把哭泣的女儿强行从身边拉开,并不断地对哭得气短声噎的女儿说:“你这个孩子真讨厌,恶死我了,你怎么不去死呢?!”这种话已经不是绊脚石了,这是杀人的匕首和投枪!殴打、咒骂、虐待儿女的父母现在很少见了,但是,这样的有毒的父母仍然存在在我们周围。
          
              每一种绊脚石(无效沟通)都令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断跌倒,降低他的自我价值感,摧毁他的自我形象,毒害他的心灵。

            连说话(有效沟通)这样简单的事情,父母都要通过学习才能协助孩子,建设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更别提情商、财商、幸福、心灵成长这样的大话题了。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父母学习的速度决定孩子学习的速度和未来的发展。(BELIEVE IT OR NOT,几年前我因为不愿意拿我唯一的孩子做赌注,才开始学习成长的。)目前在激烈的竞争、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学习速度是150迈,个人学习的速度是120迈,政府机关的学习速度是50迈,学校的学习速度是25迈。把孩子放到一个学习最慢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小小改变,孩子大大不同。

           对照以上的十二大绊脚石,看看我们对孩子和伴侣说话,常用的是哪几种。如果就任何事情与孩子、伴侣沟通时,说的话都在十二种套路之中,我们付出的就是仿真爱(有毒的爱),不是把孩子绊倒,就是把他(她)毒翻(导致孩子叛逆)。如果我们是有毒的父母,就要赶快学习了,否则,我们就是摧毁、耽误、谋杀孩子的人!

           学习成为有效能的父母要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我们几乎没有觉察能力,不知道自己说的、做的都是错的,付出的是有毒的仿真爱,这是无意识的不运用技巧(不觉察)阶段;当我们参与学习,通过体验式训练而成长,我们就能觉察到,原来我们真的需要父母资格培训,这是有意识(觉察)但还不会运用技巧阶段;随着觉察力的提升,我们开始逃离十二大绊脚石,带着“同理心”“聆听”,用“我信息”、“对决”、“天气报告”和孩子、伴侣沟通,这是第三个阶段:有意识地运用技巧;当我们真正地成长为合格的父母,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欣赏”、“感激”、“希望”“我的感受”、“我同意”、“我接受”等等,这是第四个阶段:无意识地运用技巧,建设、滋养、支持、协助我们的孩子,使他走在健康、健全、圆融发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