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副总裁传自杀:民众纷转买外国奶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5:25
文章来源:明报
明报专讯/被传自杀身亡的蔡树维是三鹿集团常务副总裁,在今年2月当选石家庄市第12届人大代表。蔡树维经常扮演「救火大队长」角色,但这次的毒奶粉事件,却一直不见蔡树维公开露面。
早在04年4月,安徽阜阳市「大头娃娃」事件事发不久,就有媒体公布的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就赫然在列,蔡树维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到阜阳市处理此事,经过「危机处理」及公关,三鹿奶粉最终从「黑名单」撤下。而在05年6月底有关三鹿集团近900箱酸奶涉嫌提前标注生产日期一事上,蔡树维又在北京召开记者会,承认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但坚称产品不应归咎为「早产奶」问题,事件最后也被他「顺利解决」。
奶粉销量佔内地市场逾18%的河北石家庄奶粉企业三鹿集团,承认奶粉含可致婴儿泌尿结石和肾衰竭的「三聚氰胺」后,引发国产奶粉「恐慌潮」。全国多个大型超市的所有国产品牌奶粉昨日皆滞销,市民转买外国品牌奶粉。三鹿指奶粉污染是不法奶农所致,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孙东东在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时表示,如此大量的奶粉受到污染,很可能意味覑大批向乳品企业供货的奶农「都做覑同样一件事」。
昨日有大批消费者到三鹿集团总部所在地门口登记退货。由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专家组成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昨日在石家庄市听取了有关方面事件处置情的工作汇报,并到三鹿集团和检验机构等收集资料、採集样本。石家庄市政府称,有关「问题奶粉」是由于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警方已传召了78人协助调查。
公安传召78人协助调查
有消息说,三鹿集团常务副总裁蔡树维昨日下午在家中自杀,但石家庄市公安局值班室公安昨晚接受本报查询时表示,不清楚蔡树维自杀事情,而公安局宣传部李小姐则表示没有听说。
本报记者昨日北京在家乐福、京客隆、易初莲花等多家大型超市所见,三鹿婴幼儿奶粉均已下架,不过,在一间京客隆超市,记者在货架上看到其他型号的三鹿奶粉仍在销售,生产日期分别是8月5日、8月6日,超市人员称,问题奶粉已撤回,其他三鹿品牌奶粉未撤架,是因为没有接到政府的正式通知。
据了解,北京市民购买奶粉多数选择广告曝光率高的进口品牌,对国产品牌则较少购买。记者昨晚在北京市郊十里河、亦庄等地了解,在大洋路集市只找到一家卖奶粉的超市,有超市老闆表示,奶粉向来不好卖,今次三鹿奶粉出事后奶粉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商店虽没有卖三鹿奶粉,只卖伊利、蒙牛等国产品牌奶粉,但由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影响,昨日竟没有卖出一件国产品牌奶粉。
毒奶粉事件在海内外都引起强烈迴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计划副主管奥利弗说,现时没有中国产奶粉获准进口美国。FDA同各州政府官员正对中国移民进行宣传,并下令停售所有中国产奶粉。而中国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事件。
6月输台25吨海协会通报
此外,三鹿奶粉也曾在今年6月进口台湾,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接获质检总局通知,指今年6月间三鹿公司曾透过非洲毛里求斯商新西兰恆天然乳品公司台湾分公司,向台湾出口了25吨的三鹿奶粉,并分装成25公斤的包装出售。已透过大陆海协会向台湾海基会要求停止销售并召回该批三鹿产品。目前,台湾方面尚未对三鹿问题奶粉进口一事做出回应。
新西兰恆天然集团在台分公司总部设于台北市内湖,另在台中市、高雄市也设有分部,本报记者昨晚致电该公司,但该公司无人回应。
结石奶粉涉官商勾结:彻查所有参与者
文章来源:明报
明报专讯/内地三鹿集团的「肾病奶粉」毒害婴儿,经卫生部前晚一锤定音,直指三鹿奶粉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之后,未能表达身体痛苦的无辜婴儿,才得以不用继续遭受折磨。事态最新发展是,内地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指三鹿集团负责人畏罪自杀,不过从事态的来龙去脉,三鹿集团在处理这次事件的过程中,有太多不合情理之处,其间是否涉及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等情,当局要彻底查究清楚,务必要使涉事相关人等,都要负起责任。
这次「肾病奶粉」,被认为较之03至04年间,安徽阜阳发生的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更加严重。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长期摄入可导致肾结石,损害肾脏功能,后遗症较多;另外已知最少全国12个省已经发现有婴儿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等问题,具体毒害了多少婴儿,还待卫生部统计,而三鹿奶粉的市场佔有率达到18%,因此其遗害深度和广度,应该超过「大头娃娃」事件。
甘肃官员新闻发布
竟然隐去「三鹿」之名
据三鹿集团所在地、河北石家庄的官方说法,今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这些官方说法以外,无舻象显示三鹿曾经认真、严肃地面对有关情。由于受害婴儿愈来愈多,甘肃省卫生厅前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媒体披露该省内59名婴儿肾功能不全的情况,而他们都吃了同一个牌子的奶粉。
甘肃省虽然是全国首个披露情的省份,但是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仍然没有直接讲出「三鹿奶粉」这个品牌名称。新闻发布会之后,记者询问三鹿集团,发言人的答覆是无证据表明婴儿患病与三鹿奶粉有必然关係,甘肃省质监部门的检验结果,显示三鹿奶粉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发言人还不排除竞争对手栽赃陷害。因此到前日下午,三鹿集团仍然坚持奶粉无事。但是卫生部前日晚上通报,直指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之后,三鹿集团的取态才作180度改变,承认部分批次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决定立即全部收回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问题就在这里。三鹿集团在卫生部一锤定音后,才承认所生产的奶粉有三聚氰胺,不足一日,早晚版本迥异,令人怀疑三鹿集团对于旗下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其实早已知情。然则为何三鹿不尽早处理,让「肾病奶粉」继续在全国售卖最少超过6个月,使到更多婴儿遭到折磨和健康受损害,三鹿集团的做法应予以谴责并追究到底。
使人大惑不解的是,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孙东东昨午在内地一个电视节目,就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表示卫生部「在8月份开始明确,9月份正式公布」。纵使过去都没有检验奶粉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但是一旦确定了,而三聚氰胺对婴儿健康遗害甚大,卫生部却在确定后约一个月,才作出处理,究竟是为什麽?孙东东还说现在公布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快了」;要婴儿多受「肾病奶粉」荼毒约一个月,卫生部专家竟然讲得理直气壮,这位专家不单令人费解,实在令人愤怒。
8月确定含三聚氰胺
为何押后至9月公布
现在官方说法,是不法分子为增加交奶量以获利,在原奶掺入清水,加入三聚氰胺,仍然符合收购标准,更透露截至昨日上午7时,石家庄警方已经传唤了78名嫌疑人员,目前此桉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则不能排除其他公司的奶类产品,也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对于这个问题,孙东东的态度是「这个是其他企业自检了,也可以抽查一下他的产品看看奶源里有没有」。老实说,如果要形容孙东东这两句答桉,应该是:这到底是什麽态度?明知喝了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轻则损害肾脏,重则夺命,怎麽是企业自行检查私了,难道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都不管了?或是孙东东明知其他公司都无这个问题,他才这麽随便地回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查封三鹿资产
保障受害者索偿权益
总之,这次三鹿「肾病奶粉」事件的公布,由唯利是图的商人到掌握权力、有责任保护人民健康的部门,竟然都不管婴儿的健康和生死,其间有太多不合常理之处。成年人对于婴儿的健康和生命竟然会冷漠如此?很难令人置信。因此事态可能有其他内情,是否涉及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甚或有其他不可告人之处,当局必须彻查,不容曾经参与这种伤天害理勾当的人,可以蒙溷过关。
还有一点,就是三鹿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多达近9000吨,而且由今年3月发现状况前后,都在全国出售,因此受其影响的全国受害婴儿,可能数以万计,日后势必掀起索偿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先行查封和冻结三鹿的资产,以免重蹈「齐二药」事件的覆辙。「齐二药」事件发生于2006年3月,齐齐哈尔第二製药有限公司出售的假冒药用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销往广东省,导致14名患者死亡。事后「齐二药」被关闭,造成受害者索偿无门。这样的景况,不应该发生在三鹿「肾病奶粉」的受害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