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创国际尖端技术,将造船的效率增至10倍!(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09:15

中国首创国际尖端技术,将造船的效率增至10倍!(组图)

  中国首先突破外板加工技术 造船效率增十倍,即造一膄航母或万吨轮的周期可以造10膄航母或万吨轮。当然,这是在航母技术成熟时可自动化高效率加以实现。即当第一艘航母下水后,那么在造一艘航母同样的周期下可造10膄航母!就是应用这一技术,将效率提高到最大化,在2020年前可有近10艘航母下水。如此就保证中国海军力量与美军持平。这是指军用,如在民用造船上更是保证中国造船上的世界领先地位:超及时交单,而这是极为重要的!外方造船一个主要要求就是必须按时,提前交单或交船,有时外方一次性交给数艘大轮的订单,这一技术就可保证即使在同一船坞上,以超过平常10倍的速度完成。这样就使中国在造船业上完全压倒日韩等国将使中国对外接单在短期内接单从30%提升到95%以上,完全将日,韩等企业彻底抛弃!这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这一技术已申请了国际专利,那么希望国家大肆宣传这一技术,使外方造船大单向我国涌入,保证中国尽快完成在国际造船领域的主宰地位。  

  中国首先突破外板加工技术 造船效率增十倍(1)  

  王延斌 科技日报

  

  建造中的中国新型护卫舰(资料图)  

  我国船体外板加工率先实现“自动化” 造船效率提高十倍  

  将一块长方体的钢板加工成或“马鞍形”,或“帆板形”的特殊外形,从而打造出船舶的流线型外体,这是造船工业生产难度极大的关键程序。长期以来,这一程序一直采用手工方式,其效率低、精度难以控制,特别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已成为造船业的发展瓶颈。如何将自动化引入这一关键程序成为世界各个造船大国的科研方向。近日,由武汉理工大学与山东硕力机械合作研发出“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世界首次将“自动化”引入整个船体外板加工环节,在抛弃了传统人工经验操作的同时,使整个造船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新产品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我国2009年造船完工4243万吨,手持订单18817万吨,占世界份额的近四成。面对着世界造船业“大型化、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国内造船业急需数字化造船装备的支持。据设备的研发者之一、武汉理工大学王呈方教授介绍,对世界各国来说,要实现船体外板加工自动化必须解决的一项难题是:外板加工属于塑性变形,弯曲过程会产生回弹,也容易产生皱折变形,自动化成型尤为困难。  

  据山东硕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和桐介绍,该设备首次提出了“方形压头可调活络模具板材曲面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使用专门的计算和控制软件,自动进行船板成型加工;同时,系统能实时自动检测计算与控制,具有学习和智能功能;控制面板图形显示,用户界面丰富,使操作方便直观。“‘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是我国首创的自动化造船重大设备,革命性地解决了世界造船业的一项难题。”焦和桐说。  

  据了解,该公司的首台产品已经在武汉成功应用。 (通讯员徐海鹏 记者王延斌)  

  

  

  将一块长方体的钢板加工成或“马鞍形”,或“帆板形”的特殊外形,从而打造出船舶的流线型外体,这是造船工业生产难度极大的关键程序。图为建造中的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资料图)  

  

  

  建造中的美国航母(资料图)  

  

  

  建造中的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资料图)  

  

  

  新建成的中国054型护卫舰(资料图)  

  

  

  新建成的中国“昆仑山”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资料图)  

  

  

  中国最大战舰“昆仑山”号的舰首(新华网图片)  

  

  

  中国新型“元”级常规潜艇(资料图)  

  

  

  中国新型“元”级常规潜艇(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