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韩国是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支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16:48

李开盛:韩国是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支点

时间:2010-12-22 11:38 作者:李开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25次

  由于朝核问题,东北亚已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博弈场。曾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由于执掌六方会谈由成为博弈场上的中心,官方民间亦曾津津乐道于这一多边外交成就。但由于朝核问题一波三折,会谈已经停摆三年,谈还是不谈已成鸡肋。与此同时,战略形势也在发生着不利于中国的变化。特别是炮击事件之后,美国不但利用军事演习再次强化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而且还通过召集韩国、日本进行三方外长会谈,大有把两个双边同盟变成三边同盟与之势。我们知道,韩国、日本虽都为美国军事盟友,但彼此一向不睦。如果三国同盟成形,靠朝鲜靠不住、靠俄罗斯靠不到的中国无疑将成孤家寡人之势。


  面对变局,中国调整东北亚战略势在必行。六方会谈的戏固然还要唱下去,但已很难成为保持中国有利地位的舞台。回到与朝鲜军事同盟的路子也走不通,如果中国控制不了朝鲜,所谓同盟关系的实质就不过是中国无条件地为朝鲜的冒险政策埋单。更重要的是,朝鲜政权本身的脆弱决定了中国不应该对其孤注一掷。有人把朝鲜比作中国的以色列,这实在是抬举了朝鲜。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发达的国家,其军事实力也足以与几个阿拉伯国家同时交手。以朝鲜目前情况来看,它更多的是中国的战略负担而非筹码。


  中国也不能指望美日的合作。中美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权力矛盾,虽然美国还没有抱定与中国对抗的决心,但由于视中国为其霸权的最大挑战者,其提防的一手是不会放弃的。具体体现在东北亚就是强化其军事存在,明对朝鲜,实对中国。所以,朝核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是好事,因为给了它强化军事存在的最好借口。


  至于日本,则与中国存在着地区性的权力矛盾,谁来充当未来地区合作的主导者,仍然是中日作为两强绕不开的问题。而且,由于地理距离的邻近,以及历史问题的阴影,双边之间还存在难以摆脱的安全困境。因此,也很难寄希望日本会真正地脱欧入亚、疏美亲华。特别是在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时候,日本要取得与中国之间的势力平衡,将会更进一步地倾向美国寻求支持。


  未来外交的缺口,还是得从韩国来打开。从朝韩力量对比来看,除非朝鲜国内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未来半岛统一的主导者很可能是韩国而不是朝鲜。所以,如果中国外交要“押宝”的话,也应该更多地押在韩国而非朝鲜身上。从地理位置来看,韩国是东北亚战略博弈的枢纽地带。失去了朝鲜半岛这块跳板,日本在东北亚可发挥的作用就要大大减弱。而没有韩国的配合,美国在东北亚也只能发挥边缘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韩之间其实有许多利益共同点。抛开双方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人文交流不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韩实际上是两个最不希望半岛局势恶化的国家。对韩国来说,如发生战争,无论成败,都势必对其造成重大损失。而对中国来说,战争不但将恶化中国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更给外交带来严重的不确定因素。另外,两国都不希望朝鲜崩溃。当然,具体原因有点不一样,中国是不想一下子失去这个战略缓冲地带,而韩国则担心承受不起虚弱朝鲜崩溃后的代价。从长期来看,在半岛统一问题上,中韩也没有根本的冲突之处。有人认为中国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统一,但只要这种统一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统一后的半岛保持中立地位(这意味着韩美同盟的取消),则对中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正是有了这些共同利益,中韩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曾经达到很好的水平。特别是在金大中、卢武铉时期,韩国政府奉行阳光政策,韩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更近于中国而非美国。但最终美国的冷脸与李明博的上台扼杀了阳光政策的最后一缕阳光,而中国在处理天安舰事件、炮击事件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韩国人民的感情,也使得双方关系受损。


  但双方的共同利益还在,合作的基础还在。中国应该有一个战略的视野,以韩国为在东北亚的战略支点,主动改善中韩关系,重新掌握东北亚战略博弈的主动权。至于朝鲜,仍然保持特殊关系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避免在双边关系上过于被动的局面。事实上,改善与韩国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对朝交往中的筹码,使中国站到一个更有利的战略位置与战略高度上来。


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