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圣诞随感:LV女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10:30

伦敦圣诞随感:LV女孩

(2010-12-21 06:56:10)转载 标签:

lv

圣诞

杂谈

分类: 皓宇:窗外看英伦

听说公司附近新开了家河南羊肉拉条子馆,多是中国留学生去,估计差不到哪去,就邀了喜好中餐这一口的两位英国同事前往试试。

 餐馆地面实在紧凑,20几平方的堂子除柜台外竟下六张四人桌。得,看在羊肉拉条子份上,将就了。我边招呼洋同事坐下边给自己做思想工作。 

“喂喂,喂喂……”一个明显已经超出英国公共场合礼貌可接受程度的高调女声在耳边震响。

 

侧眼一瞟,邻桌上坐了对20岁上下的时髦男女。

 

 

时髦男女

 

美女哈韩发式,短裙长靴,面前赫然摆着款看上去就很不便宜的路易·维登小包。

 

女孩对面坐的是个同样打扮入时的男孩;看到女伴开打手机,他也随即掏出款新式智能版摆弄起来。

 

“嗨,甭提了,”女孩继续旁若无人地大声说来。

 

“这不最近要回国过年吗,赶上LV打折,我昨个儿去买了个今年新款的手包,才三千镑。对,才人民币三万。”说到此,女孩下意识地三指捻起面前小包,在空中晃了晃,向对面男孩挤挤眼睛。男孩没反应。

 

“哎呦,你可不知道来这边中国人有钱的可多了,”美女撇了撇嘴说。“我昨儿去的挺早的,结果新包就抢到个小的;本来还看中经典版旅行袋,结果被另一个中国人抢走了。”

 

估计是这女孩声调过高的缘故,身边两位英国同事脸上此时已充满无奈与难为情;身在中餐馆里,他们估计也不大自在地懂得入乡随俗。

 

幸好汤面上得快,我也赶忙藉介绍汤面的机会为邻桌同胞的缺乏教养打个圆场。

 

“浑段子”

 

“She’s gabbing about some very saucy stuff,”我有意压低声调,糊弄洋同事说:这女的可在讲“浑段子”。

 “Oooh, Really? What is she on about?”—— 真的?那她在叨唠什么?

 

看来“浑段子”这词汇中西文化都能即时引发人们的想象和兴趣。

 

实话讲,不管女孩在唠叨什么,至少我这点外交手段使两位洋同事对这种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少了些敌意,多了几分好奇。

 

待我招呼同事在羊肉拉条子汤里加辣椒、点了醋后,方意识到旁桌女孩电话已经打完了。

 

她刚晃过的LV包推到了桌子一角。桌头已摆上了几碟炒菜:夫妻肺片、水煮牛肉……不是河南菜。

 

“我本事吧?”女孩一脸得意问男伴。“谁呀?没完没了的,”男伴皱眉应到。“没谁,我沈阳表妹。”

 

 

LV甩卖

 

此时女孩又放下筷子,一把抓起那桌边的LV包。

 

“这包其实2500,我用了几天又看上了个更新款的,想去退,”美女解释道。“这不,3000甩给她了,赚500不说,正好再去买个新的。”

 

我低头偷听得起劲,暗叹今日中国孩子有钱:英国普通白领一个月薪水不吃不喝也买不来这么个包。

 

两位同事此时已有些急不可耐了,使劲暗示我给他们翻译翻译“浑段子”。

 

我故作神秘地跟他们耳语说:“他们在谈论钱与性的关系”。

 

“Oh, really?”两位同事的眼睛瞪大了,看得出想要更多的细节。

 

走出面馆,两位同事对热汤面赞不绝口。至少其中一位对刚才始终没能听明白的故事仍有些耿耿于怀。

 

“She looks quite rich,you know? She’s got a Louis Vitton hand bag”—— 她看上去挺有钱的,她可有只LV包。

 

中国人有钱

 

我笑笑无语,心想这里学问可大了。

 

自己虽经常听说中国人如何如何都愿意花钱买包,但是其中缘由跟洋人可是解释不清楚。

 

另一位同事此时也对“中国人有钱”这个话题有感而发:“Yeah, I know, there are a lot of rich Chinese kids now live in the Docklands and they drive Ferraris”。

 

好家伙!简直有点传奇色彩了。当然,他所说的事情我近来也常有耳闻:据说近来有不少中国富豪给留学英国的孩子在伦敦码头区高档楼群里买房。据说几十万上百万英镑的房子都是现金搞定。码头区也确实有开菲拉利跑车的中国孩子。

 

继续不知说什么好,我耸耸肩道:“hey, What can you say? ”

 

没话说,英国快破产了,中国人富起来了。

 

嗯,自己都觉得好像有点葡萄酸了的意思……

(BBC英伦网 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