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货币合作给美元霸权敲响警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39:38


中俄在本币结算领域的努力和尝试表明,美元对两国间贸易来说已非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此举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并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也由此为美元霸权敲响了警钟。
人民币对卢布交易15日在莫斯科挂牌上市,俄罗斯也因此成为首个在中国境外实现人民币直接挂牌交易的国家。在许多媒体看来,这一举措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破冰之旅”。其实,中俄两国总理早在11月23日举行定期会晤时就已宣布,两国决定在双边贸易中放弃美元而改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结算,而人民币的挂牌上市无疑为这种新的结算方式提供了便利。
无论是人民币挂牌上市还是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此前在进行双边贸易时,中国企业必须先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进行支付结算。结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成本就会增加大约10%。同样,俄罗斯企业也必须先将卢布兑换成美元然后进行结算。而采用本币结算就可减少货币兑换环节,不仅可以提高结算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尽管中俄目前的贸易额只相当于中美贸易额的1/7,但两国最近的举动还是被解读为“对美元地位的挑战”。这一新近发生的事情多少反映了美元目前的尴尬处境。为刺激本国经济增长,美联储自2001年以来大量发行货币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了目前这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全球经济一蹶不振。美联储不顾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一再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增加市场美元供应,这意味着美元币值将不断走弱,众多债权国不得不再次为美国政府的“救市”买单。于是,包括中俄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考虑抛弃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并用本国货币或地区货币直接结算。
中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均已名列世界前茅,但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主要贸易国家,使得中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形成强烈反差。事实上,中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就择机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国内试点地区由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货币互换国也增加到8个。而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邻国的露天市场交易中,人民币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华尔街日报》就不怀好意地说,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野心勃勃”,“中国的全局意图是希望所有伙伴国都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的需求,也表明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胀率较为稳定。即便如此,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改变。因准确预言了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就说,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
中俄在本币结算领域的努力和尝试表明,美元对两国间贸易来说已非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此举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并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也由此为美元霸权敲响了警钟。(赵海建 原题:中俄货币合作折射美元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