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访谈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3:51:14
“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即将开启。新华社推出高端访谈大型系列报道——《省部长访谈录》。以“面对面”的形式,由新华社记者采访30多个部委和部分省区市领导,讲述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梳理经济社会个领域内代表性事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展望未来五年发展。>>点击进入视频集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李斌指出,“十二五”时期人口数量压力仍然巨大,人口素质与分布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交织。与面临的挑战相对应,“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主要有六项重点工作。
十二五我人口发展6大挑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49个城市试点计划生育与户口分离│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向省部长提问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
他笑称自己或许也算“幸运”,他被称为“组牌的人”,他致力于“布局”,他还是个“网民”……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点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为我们讲述了应对危机中那些难忘的岁月,以及未来5年对商务事业发展的新期待。
外交部长杨洁篪: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
杨洁篪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大有作为的五年。“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有望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我国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不会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挑战极不寻常 成就历史少有
“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种种变化,被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浓缩在三个“更”中:“‘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让百姓满意是我最大的自豪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掌门人”,正是“十一五”的关键五年。这五年,奥运保障、新中国成立60年大庆、地震、冰灾等件件大事难事,考验着交通运输保障的服务能力,李盛霖如何看待他主政五年的交通发展?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努力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政府主导,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轨道,让医务人员看病有积极性,让老百姓有能力就医。”张茅说,这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启动的深化医改的“正道”,是“十二五”卫生事业继续奋斗的目标。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国际金融危机寒潮中,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涉及到人,大部分工作涉及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有一个工作的主线就是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是作为我们整个全系统工作的一个主线。”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在“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即将开启之际,这位共和国首任环境保护部部长向新华社记者细数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剖析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展望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美好前景。
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展望未来5年任重道远,充满信心
“有这么好的条件,任何人都不能不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感到信心十足、精神倍增。”杨晶说,未来5年,我们要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迎难而上,任劳任怨
当记者问到“五年之后的今天,您最希望中国工业取得怎样的突破?”李毅中不假思索地回答:“希望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真正有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支撑发展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未来5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冲刺阶段。未来5年,仍是战略机遇期,但挑战严峻。”科技部部长万钢侃侃而谈,亲切而不失严谨。“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最关键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永远都要有一种机遇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身边的机遇,推动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
教育部长袁贵仁:中国教育迈上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2010年,是我国从“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四大标志性成就,而“十二五”时期将是是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办强教育”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