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科研问题的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34:41
也谈中国科研问题的根源

   【文化、自律和制度是解释中国科研问题的三种观点。的确,国内科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不良文化、自律缺失等方面的原因,但造成国内科研环境如此混乱的根源还是制度及其执行的缺失......】

      《科学》杂志9月3号刊推出了题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论。很显然,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科研潜规则横行的弊病主要在于中国的不良科研文化。

        按照惯常思维,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过程而形成,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一种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种思维的背后实际上也折射出很多人的悲观看法:中国科研问题基本“无解”!中国的科研问题确实是在不良科研文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不良科研文化是否必然会导致不可救药的科研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问题,应该要彻底弄清楚。

        为了形象地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先谈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我们知道,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其国民的主体是华人移民,时至今日新加坡仍然深受华人文化的影响。在上世纪早些时候,新加坡国民的素质也很低,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等劣习亦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的新加坡国民已经没有了大陆华人常见的陋习?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其实,大家都知道答案,那就是新加坡从法律高度制订并执行了非常严格的惩罚措施。可以说,新加坡良好的社会文化秩序是“罚”出来的。从新加坡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良好的制度及有效的执行完全可以纠正和规避不良文化的影响,也可以改变不良文化本身。

        现在再回到中国的科研文化。中国科研文化真的有“罪魁祸首”那么大的作用么?这多少有点高估中国科研文化的嫌疑。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所谓的科技都称为“奇技淫巧”,我国的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看法持非常极端的否定态度。在中国的正统文化里面,科研是无法登堂入室的。虽然古中国有所谓的“四大发明”,但与古希腊等传统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缺乏科研的元素。直到进入20世纪中叶后,中国才真正具备常态意义上的科研活动。所以,稍夸张地说,中国是一个缺乏科研历史的国家。没有科研文化的厚重历史,也就没有科研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科研文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恐怕连文化特质、文化惯性等基本文化属性都尚未完全定型。所谓的中国科研文化,其实根本不值一屑。更夸张一点,从历史沉淀的角度来看,中国科研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没有多少内涵“空架子”,其成型的内容比“中国科研文化”这六个字多不了多少,所以没必要过分抬高中国的科研文化。

        针对《科学》社论提出的中国科研文化论、蒲老提出的自律问题,科学网不少博主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内科研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制度及其执行的缺失,我也更倾向于后者。的确,中国科研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不良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自律缺失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对“圣人”有效的自律对普通人基本无效),但造成国内科研环境如此混乱的关键根源还是制度及其执行的缺失。

        在思考中国科研问题时,我们不能将科研文化的影响渲染得太重,也不应倚重对普通人基本无效的自律,如果过分看重两者,我们将找不到解决中国科研问题的出路。其实,中国科研文化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么大的影响,自律也不可能去约束少数德高望重者之外的多数人。在文化、自律、制度三者之中,制度及其执行才是解决中国科研问题的关键。中国的科研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有的人不想去解决。你想,新加坡的社会文化尚且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制约和改变,难道没什么内涵的中国科研文化反而不能吗?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