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破茧待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6:15:07

      
      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区域辐射示意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目前已上报国务院批复,预计近期将会出台


  昨日(12-17),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透露,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目前已上报国务院,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将会出台。


  受该消息刺激,昨日川渝板块早盘表现突出,其中四川成渝早盘最高涨幅达7.21%,四川路桥最大涨幅也达6.09%,渝开发最大涨幅达到5.72%。虽然这种强势维持时间较短,收盘时涨幅均回落至5%以内。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消息尚未正式出台,未来仍有望反复活跃。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破茧待出,但回顾它的获批过程,用“好事多磨”一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规划提出:四川15+重庆31区县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介绍,早在2003年,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了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实施。


  2007年4月,川渝两省市联合研究签订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如今一晃也是3年有余。


  今年年初,国务院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先后3次召开了规划编制会,并紧锣密鼓地到四川和重庆两地调研,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初稿)》。


  用戴宾的话讲,成渝经济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破茧待出,应该算是众望所归了。

  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未来目标: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地三大增长极。但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谁将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呼之欲出。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将是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


  从未来发展来看,成渝经济区将与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


  加快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分析,“共建西部发展高地和开放高地,发挥成渝经济区增长极的作用,关键是交通。”应大力开发成渝经济区与国内各地、西部邻国及泛亚铁路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管道运输等建设,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通江、达海、越边的枢纽,让中国从西部走向世界。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际铁路开通形成同城化之后,市场要素会形成自由流动,真正促进合作互赢。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概念提出很早,但起步较晚。规划出台后,如何加快实施这一战略,让成渝两地的老百姓真正享受成渝经济区带来的优势和好处才是关键。“成渝经济区打造成功后,将促进成渝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快速发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经济区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更多国内外产业将涌向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消息,引发川内专家学者的热议。


  为成渝十二五发展规划蓝图


  “规划的最终出台,对成渝经济区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王新前听到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王新前认为,成渝经济区的最终实现,对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链配套、交通发展、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发展都将起到无法估计的带动作用。


  四川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崔广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它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成渝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出了一幅美好前景。


  国内外产业流向更多将涌向成渝经济区


  “中央对区域的财税、产业等方面肯定会有配套的政策支持。”王新前说,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布


  局、产业发展,今后就上升到国家层面,势必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国内外的大企业在产业转移布局时,肯定会更多涌向成渝经济区,提升区域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更多高端的产业肯定会在区域落户发展,促使区域内产业调整,市场要素也会形成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川渝两地合作互赢。


  二级城市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川渝自“分家”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中间地带的发展就受到了一些制约,成为区域经济的“塌陷地带”。王新前说,成渝经济区规划最终出台后,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二级城市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区域在产业布局、产业链条发展等方面,将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在产业布局、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资源分配将趋于合理。


  崔广义也表示,成渝经济区的获批对川内二级城市以及重庆区县市也是一个好消息,川渝两地出现的“一城独大”现象将得到改变,二级城市将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获得极大发展空间,改变川渝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发展滞后的现象。

 

 

成渝经济区规划破茧待出 或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北青网-第一财经日报

李秀中


  成渝两地有望在即将获批的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往经济一体化的路子迈出一大步。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处获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最近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将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会出台。


  另据报道,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将尽快出台。


  规划雏形:中国经济第四极


  尽管成渝经济区即将获批的消息陆续传出,但对于具体的规划内容,暂时未有确切信息。本报记者只能从该规划初稿中略见端倪。


  据规划初稿,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初拟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事实上,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十一五”规划的三大经济区,后两者已经出台。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两地政府和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极”。


  去年年底,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规划今年肯定出来。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今年两会上也向第一财经表示,希望这个规划能够尽快获批。四川省发改委曾预计能在今年初出台。


  一波三折


  不过,从年初到岁末,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却迟迟未能出台。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用“好事多磨”来形容。其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可谓一波三折,“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在“十五”末就最先提出,但是直到2008年5月才正式启动。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在做“十一五”规划时,国家发改委就曾经考虑将成渝经济区纳入,但是由于四川、重庆两地政府进行利益博弈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规划一直难以出台。


  最初双方曾因究竟是应该叫“成渝经济区”还是“渝蓉经济区”而争论不休。而最后的解决方式是“川渝共建成渝经济区”。这还只是一个花絮。事实上,双方都希望在规划中更多地体现自己的利益。比如,“双方最初都把范围划得很大,重庆希望将整个全域纳入,而四川则希望将攀西地区也纳入。”


  李勇表示:“作为发改委,在规划经济区时是不希望将区域框得很大,发改委曾经提出一个方案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缩得很小。后又经过双方的争取才最终形成目前的范围。这是中间方案,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是适中范围。”


  利好二线城市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要出台的消息曾经一度成为股票市场的投资热点。那么,这个规划究竟能够给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呢?


  李勇表示,酝酿了那么多年后规划终于要出台,这是好事,也会给该地区带来利好。“区域规划出台之后,国家和川渝两地将在该区域进行重点布局、统一政策、消除壁垒,产业链配套互为体系,交通设施一体化,而作为经济区之后双方中间有问题,中央也好协调,之前靠的还是联席会议。”


  戴宾认为,成渝经济区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际铁路开通形成同城化之后,市场要素会形成自由流动,真正促进合作互赢,这是地方政府无法干涉的。事实上,同城化也被学者认为是解决地方利益分歧的重要手段。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出台之后,将会在基础设施、产业调整和要素流动上有所推动。”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李翔宇教授表示。


  除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对川内地级市以及重庆区县市带来利好,促进整个地区发展,这些城市也是成渝经济区最为积极的力量。”李勇表示。


  自从“分家”之后,川渝两地在发展方向上各有侧重,造成川渝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发展滞后,出现“塌陷地带”。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出台给这些二线城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也可以使资源更为合理分配,改变成渝两地都“一城独大”的现象。

成渝经济区规划破茧待出 7类股票长期看好


  酝酿3年之久的成渝经济区规划或将在近期“破茧而出”。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成渝经济区域规划近期已通过发改委审批,预计将在近期出台。受此消息提振,成渝板块昨日集体走强,相关受益个股走势活跃。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成渝经济区域规划的出台,投资者可长期关注基础建设、高端制造业等收益最大的行业个股机会。


  事件


  成渝经济区规划或近期出台


  根据4月出台的初稿,成渝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事实上,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确定了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即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后面两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已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出台。


  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被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因此被称之为是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4个增长极。


  据媒体报道称,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本周对外表示,成渝经济区域规划最近已通过发改委审批,并将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将在近期出台。受此消息提振,成渝板块个股昨日早盘集体走强,相关受益个股走势活跃。


  截至昨日收盘,成渝板块收涨4.41%,中汇医药、新希望、东方电气、渝开发、桐君阁等个股涨幅居前。


  分析


  基建、高端制造业机会显著


  早在2月发改委密集调研四川和重庆之际,成渝经济区域概念就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轮投资热潮。那么,在具体的规划公布之际,如何看待成渝经济板块内存在的投资机会?


  “规划出台对川渝两地个股的影响,投资者更应该看重长期的机会。”华西证券分析师蒋劲松表示,从昨日成渝经济概念板块冲高回落的走势来看,短期的交易机会并不明显,因为川渝两地上市公司加起来有100多家,具有的概念也比较广泛,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难具体把握,只有在规划发布后才能得到明确。


  但另一方面,蒋劲松表示,像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行业建设将明确在规划中受益,如四川路桥、重庆路桥等。同时,由于成渝地区具有明显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将成为我国制造业的转移基地,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东方电气等个股也将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



  受益板块个股分类


  基建类:四川路桥、重庆路桥、中铁二局、ST金顶、ST双马房地产:渝开发、国兴地产、高新发展百货零售:成商集团、重庆百货、吉峰农机交通:四川成渝电力:广安爱众、岷江水电、九龙电力、乐山电力、西昌电力、明星电力、川投能源工业:天科股份、金路集团、四川美丰、川化股份、东方电气、银河动力、天兴仪表、ST渝万里农林渔牧:大湖股份、新希望、通威股份、升达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