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主线分享高铁盛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31:22

两条主线分享高铁盛宴

www.eastmoney.com2010年12月13日 07:34刘扬大众证券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

  《寻找“高端装备制造”中的“高手”》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备受市场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表述概括起来,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业、卫星制造与应用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业等五大细分领域。

  •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飞冲天! 秘闻!行情近期将出现逆转
  •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那么,具体到数量众多的细分行业及上市公司,哪些真正属于“高端装备制造”,又能切实受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我们试图为投资者找出既有政策支持又有产能支持、既有市场前景又有盈利“钱景”的“装备制造高手”。

  本周市场表现最好的高铁概念股为例,受到“中国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利好消息刺激,本周高铁概念股表现抢眼,多只相关个股出现大幅上涨。这究竟是概念炒作还是真正有受益?

  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在拉动投资、税收和就业增长,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成熟。其中,高铁已成为地方政府加码固定资产投资以带动经济科学发展的首选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务院批复的地铁建设规划,至2015年,全国将新建轨道交通79条,总长达2300公里,总投资约8820亿元。

  根据公开项目信息测算,高铁平均造价为1.14亿元公里,按照十二五将建成16448公里的高铁计算,高铁十二五的总投资为1.875万亿元,按照高铁60%投资占比测算,十二五铁路投资总计约3万亿元。其中,2011-2012年约7000亿元,2013-2015年约5000亿元。

  分析师普遍认为,高铁建设规划提高和列车保有密度提升是推动国内高铁装备行业增长的双重动力。考虑到2008、2009年众多高铁开工和3-4年建设周期,明年将迎来基建顶峰,而高铁车辆及配件制造、信息化和电气化设备将迎来黄金期。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就表示,短期看好时代新材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长期看好太原重工晋西车轴。“我们对高铁装备行业的投资逻辑是短期看好一次性投入设备相关企业,随高铁建设进度,设备交付高峰的可能带来业绩刺激,推荐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和时代新材;中长期看好易耗品设备相关企业,易耗品需求会随着高铁保有量的提升而大幅提升,推荐太原重工和晋西车轴。”

  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除了铁轨和机车之外,核心还有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和能源系统,就是电气自动化设备这个行业。这其中相关公司有例如辉煌科技,主要产品为铁路信号微机检测系统,与铁路防灾安全检测系统,受高铁项目带动,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52.58%与45.99%。鼎汉技术主营信号通信智能电源系统,去年年底至今年年中,共签订与高铁相关合同近600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0%。特锐德主营箱式变电站等产品,公司今年上半年签订的重要合同中,与高铁或客运专线相关的订单占74.4%;另外还有卧龙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等公司均有受益。

  ----------------------------

  转型投资机会属于谁

  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李靖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又到一年年末,资本市场收官之时。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待这个每天都在躁动的市场。

  诚然,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的时期。海外热钱暗涌,国内通胀高企,十二五规划热热闹闹初登场。房地产市场成了众矢之的,政策一眼望不到头。反映在一级市场上,就是越来越高的发行PE,反映在永远更加极致的二次市场上,就成了小股票,或者说,成长的进一步泡沫化。

  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市场上的中小板,创业板中,确实有不少的公司能成为,或者说,有机会成为未来在各自行业的中流砥柱。但是,一个伟大的企业的成长总不会那么的轻易。产业政策,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竞争对手,自身的经营管理,需求的起落,资金链的供应…… 等等。动辄2011年50倍的估值水平,这意味着市场对于公司增长的期待已经相当之高。那么,这个时候,就更需要问问,达不到预期的可能性,会有多高?

  现在的资本市场已经不比从前,产业资本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数量庞大的解禁风潮中,我们看到不仅仅只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更多的,对于一个企业的真正内在价值的不同看法,对于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不同选择。那么,谁对谁错?

  中国确实现在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时代。政策对于新兴产业的呵护也毋庸冗述。新兴的东西在初期总会经历泡沫化。这也是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和鼓励,起到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泡沫化的成本,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

  除此之外,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期间,政府固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真正的经营实体仍然是企业。目前各个行业的产业龙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资源、人力。他们也同样有可能,或者说,更有可能,在各个新兴行业取得进展和突破。更甚者,他们可以跨出国门,在海外获取资源、销售,直面最高层次的竞争,在竞争中进取,成长成为真正伟大的公司。

  说到这里,我并不是摈弃小市值高估值的股票。只是,投资者不应忘记短期内这可能还是一个零和游戏。涨得越多,市场预期越充分的东西,反而会风险越大。当然还有真金白银,但大浪淘沙更需要一双慧眼。有的时候,转过身来,平淡中也能遇见惊喜。(大众证券报)

>>新一代炒股软件 查看实时资金流向 查最新基金净值 手机快速查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