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不仅要有才能,关键的是要有爱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37:23

18、不仅要有才能,关键的是要有爱心

【原文】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凡攻人者,非以为名,则案以为利也;不然,则忿之也。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伉12高,致忠信,期3文理。布衣紃屦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以国载之,则天下莫之能隐匿也。若是,则为名者不攻也。将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境内之聚也保固,视可,午4其军,取其将,若拨麷5。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彼爱其爪牙,畏其仇敌,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将修小大强弱之义以持慎之,礼节将甚文,珪璧将甚硕,货赂将甚厚,所以说之者,必将雅文辩慧之君子也。彼苟有人意焉,夫谁能忿之?若是,则忿之者不攻也。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6、翼7。人皆乱,我独治;人皆危,我独安;人皆失丧之,我按8起而治之。故仁人之用国,非特将持其有而已也,又将兼人。《诗》曰:“淑9人君子,其仪不忒10。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译文】一个百里方圆的国家,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凡是进攻别人的,如果不是为了名誉,那么必然就是为了利益,再不然就是因为忿怒。仁爱的人治理国家,将修养志向和意志,端正自身行为,与丰厚高尚的相匹配,致力于忠实和诚信,会合于文明之理。即使是穿布衣草鞋的读书人也是这样,虽然住在穷巷漏雨的屋子,然而王公贵族也不能与他们争夺名声,以一个国家来承载他们,那么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隐匿。如果这样做,那么为了名誉的人就不进攻别人了。用大将去开辟田野,充实粮仓,方便备用,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使他们远道而战,那就不行;国境内的聚集也保全牢固,看到可以了,与别国的军队相抵触,夺取他们的将领,就象是拨弄熬煮麦粥一样容易。敌军所得到的还不足以用于医药治伤补充损失,他们爱护兵士,又惧怕仇敌,象这样,那么为了利益的人就不会再进攻了。如果能修正小国大国强国弱国的最佳行为方式并持以慎重的态度,礼节如果很文明,珪璧等玉器如果很大,货物贿赂如果很丰厚,所派去的使者必定是优雅善于辩说的君子,那些人只要还有人意,那么还有谁会忿怒呢?象这样做,那么忿怒的人就不会再进攻了。为了名誉的人不进攻,为了利益的人不进攻,为了忿怒的人不进攻,那么国家就安如磐石,寿命就比天上的箕宿、翼宿还要长久。别人都混乱,只有我的国家有治理;别人都危险,只有我的国家安全;别人都失败或丧失了,只有我的国家得到控制和治理。所以仁爱的人用于一个国家,并不是只保住自己所有的,还要兼顾其他人。《诗经》上说:“善良美好的君子,其礼仪没有差错;礼仪没有差错,才能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亦是论述人才以及管理的作用问题。一个国君要成为人才,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呢?仅仅有管理统治的才能、肯干能干就行了吗?荀子在这里指出,一个国君,不仅要有才能,关键的是要有爱心。这与孔子的思想也完全一致,《论语·雍也》第三十节: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个意思是说,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予人民而又能帮助、成就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呢?可以称得上是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并能寻求到最佳行事方式的人吧?”孔子说:“岂止是仁人了,还必定是圣人啊!这是连尧舜都感到困难的事情!那些有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起来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想要做到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做到。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可以说是实行人与人相互亲爱的方法了呀。”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要去追求那过度、过份的需要和需求,在自己想要立起来的同时也帮助别人立起来,在自己想要做到某些事的时候也帮助别人做到,这样就很不错了,就是一个仁人了。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人与人相互亲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就是说,自己饿了,也要想着别人也是饿的,自己冷了,也要想着别人穿的衣服够不够。在很多事情上都能想到别人,或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要想到别人,这样的人也就是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并能寻求到最佳行事方式的人了。而且,这样做并不伤害自己。也就是说,在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同时,尽力帮助别人、成就别人也就可以了。如果是踩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捞取自己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损人利己,那就显然是不对的了。利人利己的中庸思想即是依据自己的个人性格和个人需要而生活,理解一个人对善恶品性的观点,理解他的意向,他的自由意志,他愿意或不愿意去做对他最好的事,理解他的责任感、道义感和正义感,才是孔子的思想。不过,这要遵循一种方式,使每个人都部分地依靠他人的真正的自我实现而找到自己的自我实现。所以,只有保持着中庸的品德、品行,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境界。用爱心来管理和统治人民,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国家政策才能得到执行。如果用严刑峻罚来管理和统治,那么人民就会众叛亲离,离心离德,那么国家也就会越来越混乱了。这就是领导与管理办法中的核心问题,只有拥有爱心,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或是管理者。而统治者、领导人的爱心就体现在爱民上,爱民则体现在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让人民富裕。如果让人民贫穷,国家富强,爱心则体现在哪里呢?

——————————————————

【注释】1.伉:《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俪。”《国语·周语》:“弃其伉俪妃嫔。”《荀子·王制》:“案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战国策·秦策一》:“天下莫之能伉。”《后汉书·张衡传》:“可与乎比伉。”这里用为匹敌,相当之意。

2.隆:《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荀子·礼论》:“礼者……以隆杀为要。”《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去就以礼,使后世不见隆薄进退之隙。”这里用为丰厚之意。

3.期:《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周礼·司市》:“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国语·周语》:“期于司理。”《荀子·正论》:“言议期命。”这里用为会,会合之意。

4.午:通“迕”。《礼记·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这里用为抵触之意。

5.麷:(feng丰)《周礼·天官》:“笾人掌四笾之实。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贾公彦疏:“麷为熬麦。”《说文·麦部》:“麷,煮麦也。”这里用为熬煮麦粥之意。

6.旗:假借为“箕”。箕宿,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这里用为星名之意。

7.翼: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正字通·羽部》:“翼,南方宿名。”这里用为星名之意。

8.按:《诗·大雅·皇矣》:“以按徂旅。”《管子·霸言》:“按强助弱。”《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而不动。”《资治通鉴》:“何不按兵束甲。”这里用为控制,抑止之意。

9.淑:假借为“俶”。《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怀允不忘。”《诗·大雅·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尔雅》:“淑,善也。”《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荀子·劝学》:“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楚辞·招魂》:“九侯淑女。”这里用为善良、美好之意。

10.忒:《书·洪范》:“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诗·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大雅·抑》:“昊天不忒。”《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易·豫·彖》:“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韩非子·主道》:“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说文》:“忒,更也。”《广雅·释诂四》:“忒,差也。”这里用为差误、差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