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记录的中国公众奥运愿望全部实现(中国青年报 2008-8-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04:32
民调记录的中国公众奥运愿望全部实现
本报记者 黄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5
8月8日,在奥运会开幕式进行过程中,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开展了一项9132人参与的公众调查,了解公众对奥运会的期望。结果显示,“东道主代表团金牌总数创历届之最”、“打破世界纪录最多”和“最顺最平安”,是最具共识的三大期待。
奥运会结束之际,我们发现,这三大愿望全部实现了!    愿望之一:“东道主代表团金牌总数创历届之最”(50.3%)
1984年以后的每一届奥运会上,东道主几乎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队夺得12枚金牌,较上一届增长了1倍。西班牙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了13枚金牌,而上一届只获一枚。之后三届,美国、澳大利亚和希腊的金牌数分别增长了7枚、7枚和2枚。
这回,中国的金牌数比雅典奥运会足足多出19枚,奖牌数也首次达到三位数。
国际奥委会历来将东道主选手及观众的表现作为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中国人做东道主,是百年一遇,难怪公众对中国代表团在自家门口的表现这么期待了。    愿望之二:“打破世界纪录最多”(47.2%)
据统计,本届奥运会,共有43项世界纪录被打破,85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这个数字被称为现代奥运史上的“奇迹”。水立方更被誉为“水魔方”。短短9天,便有25项新的世界纪录在这里诞生。要知道,在前两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产生的世界纪录,加起来也只有21项。
开幕式当天的调查中,还有23.6%的公众表示希望“某位运动员获奖牌数量超越以往各届”。有了“飞鱼”菲尔普斯和“闪电”博尔特,这一梦想也圆了。
就像美国队教练埃迪·里斯说的,“这一次的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快、最强、最难以置信的一届。真是一次不可思议的经历。”    愿望之三:“最顺最平安”(45.5%)
据说如何想出“绝妙好词”才能在闭幕式上对北京做出评价,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大伤脑筋。其实,罗格啥都不用说,就说说咱奥运会“最顺最平安”,就足够让中国老百姓高兴了。平安是福,这是中国人的幸福观。
北京奥运会之“顺”和“平安”,让国际奥委会省了不少心。他们从16日就取消了原定每日与北京奥组委主席召开的协调会,这在以前的奥运会中从来没有过。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只在23日召开了一次会议,其他时间都乐呵呵看比赛去了。    愿望之四:“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代表团数量最多”(35.1%)
与此类似的还有,“首次夺金的代表团数量最多”(26.8%),“奖牌更分散”(23.2%)。
北京奥运会上,这些愿望也悉数实现。据统计,一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印度、蒙古、巴林、巴拿马都实现了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多哥也获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奖牌。
8月14日,蒙古国选手图布辛巴亚尔夺得蒙古国历史上首金的那天,蒙古国近万名群众在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广场欢庆胜利。    愿望之五:中国公众眼里不再只有“金牌”
奖牌数达到100,总数比1996年时出现了翻番的增长,这是本届奥运会的又一巨大惊喜。有人说,这比金牌数更能表示中国体育的崛起。
中国公众眼里不再只有金牌,只要是块牌,咱都高兴。这其中又以“功夫熊猫”张琳的那块银牌,最让人高兴。8月11日的调查中,78.9%的人认为张琳的银牌意义非凡,他们认为这块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不比金牌差”。
对于中国军团的意外得失,公众也表现出了宽容和理解。76.7%的人接受杜丽未获首金,近八成公众仍在关注她的奥运征程。正是在这种不离不弃的支持下,杜丽重整旗鼓,在5天之后的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获得金牌。
对于男子110米栏金牌与中国无缘,82.4%的人也表示能够接受。对于刘翔的因伤退赛,更有55.2%的人表示“难过,为之惋惜”,40.5%的人表示“理解,身体重要”。31.3%的人说,“来日方长,只要留得青山在”。
次日的调查也表明,刘翔的退赛并不会使热闹的鸟巢冷下来,84.0%的人表示他们还会继续关注田径比赛。还有81.9%的人表示如果有田径比赛的门票,还是会去观看比赛。    愿望之六:中国公众越来越自信
中国公众开始重视拼搏、淡看得失,他们的心态也越来越开放、自信。92.4%的公众表示曾为外国选手喝彩。韩国一家媒体评论道,给失败者鼓励,给对手鼓掌,表现出中国观众的高素质。调查发现,近八成公众(79.5%)认为中国观众表现出明显甚至非常明显的奥林匹克精神。
本届奥运会上,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在家门口打败了中国女排。美国小姑娘肖恩·约翰逊,在乔良的栽培下,一举夺得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随着越来越多的郎平们走出国门,大多数民众对他们表示理解。本报调查显示,49.4%的人对此表示“支持”,52.7%的人会为郎平喝彩。
在8月15日进行的调查表明,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兵团与中国队抗衡时,33.7%的公众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体育人才“引进来,走出去”是国际体育大趋势;32.4%的人对此感到自豪,认为这证明中国体育水平受到国际认可。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8/25/content_2328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