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金溪雕版印书遭遇传人断代之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28:28
站在旧书铺街口,金溪县浒湾镇雕版印书“忠信堂”第七代传人王嘉泉的思绪似乎在飞扬,从雕版印书最鼎盛时期的三千多人,到如今只剩下他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孤独传承,拥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之称的金溪雕版印书业不但早已盛名不再,而且正濒临失传。与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一样,如何避免传承的断代之虞,正成为“金溪书”后人陷入深思的难题。

金溪雕版印书的唯一传人王嘉泉与他的印书雕版。

  曾是江西最大的印书中心

  在木板上刻出规整的“反字”,印在纸上就成为“正字”,装订成册就是书籍了。在数百年前,金溪雕版刻书印书的这一段历史可谓誉满全国。

  在鼎盛时期,金溪雕版印刷主要集中在浒湾镇书铺街,其他在浒湾附近村子如中洲、傅家、洛城等,金溪县城也有几家雕板印书业。王嘉泉老人说,随着当初木刻印书的兴起,在浒湾的一些街巷中,先后盖起了鳞次栉比的铺栈、书店、作坊。为了便于藏书,搁板、印刷、经售,这些作坊的建筑式样大同小异,年深月久,就发展形成江西独一无二,又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前书铺街和后书铺街。

  “明代金溪做书纸生意的商人逐渐增多,与邻近福建建阳的印业作坊常有生意联系,因浒湾为金溪西部重镇,交通方便,处于抚河岸边,距抚州府、金溪县均24公里,明代中后期这里舟樯林立,商贾云集,闽西与赣东一带的山货土产在这里聚散,抚河成了一条黄金水道近与抚河、南昌相连通;远可下鄱湖,进长江,进而联系各大城市。”金溪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吴泉辉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浒湾印书业逐渐发展与繁荣起来了,有人开始在浒湾开设印书作坊。到了明朝末期,曾经盛极宋、元、明三朝的建阳印书中心开始凋败,大批书籍与书板流入金溪浒湾,从清代康熙朝起浒湾雕板印书业便兴旺起来,到乾嘉时期集中了60余家印书堂号,成为江西最大的印书中心,也就是从此时,金溪印书开始兴盛起来,“凡经、史、子、集类书,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

  民国时被全部淘汰出局

  至清同治年间,浒湾的木刻雕版印书已经开始衰落。

  吴泉辉说,尽管如此,浒湾雕版印书仍在力撑,少数作坊堂号延续了200年的时间。同治年间经营铺栈、书店仍有60余家,其中有47家聚集在前、后书铺街,其余十几家则散居在该镇其他街巷和附近的中洲等村庄。它们中较大的有两仪堂、余大文堂、世德堂、文奎堂、文林堂、善成堂、可久堂、红杏山房、旧学山房、漱石山房、文信堂、忠信堂等。这些铺栈、作坊的木刻印书不光在本地销售,而且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地处长江中下游水路交通畅达的口岸,如南昌、九江、芜湖、安庆,均设有分号分店,南京有金东书寓,长沙有三让书店,北京有新旧金溪会馆等。

  “直到近代先进印刷技术的传入,中国传统的雕板印刷受到极大的冲击。光绪时期石印、铅活字印刷逐渐占据了中国印刷的主流地位,浒湾本刻印书业便开始凋敝,到民国中期全部被淘汰出局,只少数堂号转而从事石印业务。”他说。

  旧址居民与印书业绝缘

  如今,要想感受当年浒湾发达的印书产业,到当地的两条书铺街看看便知。

  但现在浒湾居民仅能指认四个堂号遗址,坐落在后书铺街的余大文堂刻书房的大门,与门面坐落在前书铺街的文奎堂刻书房的后门斜相对过。实际上,前、后书铺的铺栈、书店、作坊,大都首尾衔接,曲径相通,两街中间的房屋大门门面开在前书铺街的,后门则开在后书铺街;而大门开在后书铺街的,其后门就一定开在前书铺街,这样不仅来往方便,而且加强了业务联系和信息的沟通。此外,旧学山房也在前街,现在堂号石匾还有保存,而另一座两仪堂原址已建为浒湾医院,无任何遗迹可以寻找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书铺街街口有座拱形门,往门前走十数步,是用石柱、石板咬接为栏的洗墨池,面积一亩有余,源头导以活水,是当年工匠洗涤木刻印版的地方,故池水常年墨黑,池中数尺深的泥土都黑得发亮,在洗墨池旁边,曾经有乾隆年间竖立镌写着“聚墨”二字的石碑,碑的上部,横刻着“流芳百岁”四字。在前书铺街与后书铺街接引贯通的灞陵桥巷,以前还有一方同治十一年立起来的禁书碑,上面写有“严禁淫词小说”,上面列举的禁书约200种,其中还包括《牡丹亭》、《今古奇观》、《笑林广记》等。但可惜的是,“禁书碑”与“聚墨碑”在早年均被毁掉。

  尽管书铺街仍在,但是居民与印书业大都已绝缘。金溪县文物考古老专家吴定安引用作家郑振铎描写建阳书肆的话说:“我曾经到过建阳,那里是什么也没有了。店早已歇业,要找一本明代建版的书,难如登天,更别说什么宋、元时间的建版书了。只剩下夕阳斜照在全山之上,证明那里曾经是盛极三朝的一个出版中心而已。”他说,金溪书和雕版同样早已如凤毛麟角,杳然难求了。

  三千传人如今只剩一人

  年逾七旬的王嘉泉成了金溪雕版印刷的唯一传人。

  在当年雕版印刷发达的金溪县浒湾镇,曾经活跃着数千名雕版印刷的传人。根据当地传承谱系记载,第一代传人以王学初、王笃初、王之初为主,及其他姓氏约400多人;第二代传人有王仰之、王象仔及其他姓氏约1000多人;其中到了第三代传承时候达到了巅峰,传承人有王明初及其他姓氏约3000多人;第四代传人有王钦林及其他姓氏约600多人;第五代传人有王崇祖、王兴祖、王明祖100余人;第六代传人有王康仁、王有仁、王里仁、王敬仁等李、何、余、张、杨等姓氏30余人,而到了第七代,200年的时间里,传人只剩下王嘉泉一人。

  从这个传承人数的统计对比中,不难看出雕版印刷从发达到衰落的走向过程,而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也曾经对雕版印刷业展开过系统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雕板印书业现在已经不存在,技术也濒临失传,其印刷技术现在基本保留在活字印谱的工艺之中,能雕板刻字的工匠已经很少很少了。

  作为唯一传人,王嘉泉老人的雕版印刷经历不可谓不丰富,据他口述,祖辈从事雕板印刷,最早堂号为善成堂,后改为忠成堂,再又改为忠信堂,各种书籍都印过,如四书五经,戏曲小说,医学书籍,小学描红习字贴,账册等等。经历过雕板、石印,现以活字印刷为主,主要是帮人印谱,使用铅活字、检字、排版、印刷、装订、切口,全部手工操作,且会难度更高的丝网制版印刷(漏印)技术。

  而平日里,王嘉泉老人空闲时分就去修修族谱,早已不再动手做雕版印刷了,他珍藏了5块古代雕板,一本石印《幼学》,一套(4册)清光绪三十年善成堂刻印的《增补玉匣记》,空留回忆。

  再现雕版印书流程

  印书工艺流程繁琐而复杂,分工精细,非能工巧匠不能刻,那一套精妙的制作工艺还能再现吗?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通过当地文物人员整理和发掘,以及王嘉泉老人的回忆叙述,金溪雕版印书的工艺和工具重回了我们的视线。

  第一阶段:选材制板什么样的木头可以镂刻书板,这里有许多研究。这个阶段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担当。先是上山选择雕版所需要的优质树材。用于刻版的木材多用樟木,兼用梨、荷,接着是将砍下的原木锯成两厘米厚的板材,放置通风处阴干。然后是制版,按书籍版本的规格,将阴干后的板材裁成若干块,每块的正反两面刨平磨光。

  第二阶段:刻版就是用写好的薄纸书稿反贴在木板面上,再刻成反文的书版。书版每块刻两面,每面印成对折后变成二页。这是关键阶段,需选优秀的工匠把好版面配字设计关。字体普遍采用宋体,特殊的才用隶、篆、行、草等体。如加朱批与圈点,则另刻套板。对于谋谍等类,则另刻活字检用。因刻字工匠技术有高有低,故一块版常采用二人分工合刻的办法,以达到全部书版一致的目的。

  第三阶段:印刷将木刻版平放案面,版的前面放着裁好的印书纸,并用木条压住,版的右方则放置墨缸、棕帚、棕把子等。先以棕帚蘸墨汁擦上版面,后将印纸铺在版面上,右手握棕把子在纸背按刷,印纸着墨后即为书面。

  第四阶段:装订先是拆页,次为配页,书页理齐后,逐本先打上两洞眼,用纸捻穿牢,然后配上前后封面,最后打洞穿线订固。精致的书常在书背上下两角用绢或绫包裹,称为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