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盼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7:49:24

  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性最强的一个环节,病虫害防控几乎贯穿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全过程,具有用工最多、技术要求最高、作业风险最大等特点。今年是农业部在全国实施“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第一年,从5月下旬开始,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小麦、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先后多次前往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江苏等粮食主产区,就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劳力。由于病虫防治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农药品种众多,使这些文化程度本就不高的农民无所适从,滥用、乱用、误用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

  传统农户分散防治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施药器械落后

  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早几年有专业机防队就好了。”6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见到齐家全时,他正带着2个孩子在妻子的坟头烧纸钱。3年前,其妻子肖玉兰(应齐家全要求,系化名)给自家承包田里的水稻打农药时,因农药中毒跌入田边小河中,由于未及时发现,不幸身亡。

  本报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凤台县杨村乡店集村10位村民。曾经历过农药中毒的还有该村64岁的苏光志老人。回想起几年前的农药中毒,他至今仍然心有余悸:“脚打抖,手无力,不能动。”现在他不能闻农药,“一闻到就头晕,恶心想吐”。

  据记者了解,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户分散经营,90%以上的农户都是采用无稳压和防滴漏装置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农药,且因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2004年5月9日,因早稻病虫害二化螟暴发,湖南省湘乡市毛田乡芬水村、榔树村农民在喷施一种名为“天无虫”的农药时,先后有32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乏力、皮肤过敏甚至休克、昏迷等中毒症状,从而酿成著名的“毛田事件”。

  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农药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和喷施机械落后等原因,仅湖南省每年发生的农药生产性中毒人数就高达4000人,其中死亡近200人。来自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据该中心调查,65%以上的农户喷施农药时,基本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0%以上的接受调查农民曾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农药中毒。

  劳动力缺乏

  农民企盼专业化防治

  现年39岁的齐家全是凤台县杨村乡店集村米园村民小组的农民,妻子去世前,他先后在湖北、天津等地打工。齐家全告诉本报记者,在米园村,像他这样的同龄人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留在村里种地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或家庭需要照料而无法外出的女性。

  “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与普及,农民基本上从人工耕地与人工收割中解放了出来。现在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病虫害防治环节太薄弱,缺少专业化的防治队伍。”在采访中,广大农民和基层植保工作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肥西县种粮大户严德敏告诉本报记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以水稻为例,稻飞虱每代的暴发期一般仅有3—5天,稻纵卷叶螟也只有一周左右,什么时候防治、用什么药防治,农民难以准确把握,很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安徽省常年有1000多万农民在外务工,千家万户防治病虫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广大农民十分企盼农作物病虫害能够由专业化防治替代一家一户防治。”严德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