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躍升 西方憂心急自保 - 快訊-文匯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45:36

【文匯網訊】11月我國CPI同比增長5.1%再破28個月來新高外媒猜測中國將採取緊縮措施打壓通脹——

西方擔心要為「中國製造」多掏錢

11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增長5.1%,創下了2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外媒大呼「沒想到」。

除了給予高度關注,外媒紛紛猜測中國是否將採取緊縮措施打壓通脹,因為這將影響到他們的經濟發展。美國擔心,中國繼續放緩發展步伐,將減少一系列商品的進口。而英國媒體抱怨,外國消費者可能要為「中國製造」多掏錢了。

通脹嚴重或再加息西方大國有點急

外媒對「破五」的CPI予以高度關注,並紛紛猜測中國是否將採取緊縮措施打壓通脹,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經濟。

法新社表示,中國CPI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幅,這加大了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瑞士聯合銀行駐北京經濟師王濤態堅決地認為,現在應該提高利率幫助管理通脹預期,「這是無可爭辯的」。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表示,現在外界更加擔心,通貨膨脹上升將促使政府採取更多緊縮措施。

美國媒體更有危機感。美聯社說,中國經濟增速已從今年一季度的11.9%放緩到三季度的9.6%。不過,中國如果繼續放緩發展步伐,就意味著減少鐵礦石、機械和其他物品的進口,這可能影響到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而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目前中國的通脹將令外國消費者為「中國製造」多掏錢。

調控顯效需時間下月漲幅或回5%以內

在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後,通貨膨脹為何繼續一路飆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表示,11月物價的漲幅確實出乎很多人意料。

他解釋說,政策從出台到產生明顯效果需要一定的時間,只要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今後一個時期是可以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

英國路透社援引國信證券駐北京分析師林松立的觀點指出,中國的CPI,在11月可能已經觸頂,但到明年年初都會在高位徘徊。通脹率在未來幾月都會超過4%。

國家發改委昨日預計,12月CPI漲幅會有所回落,可能回到5%以內。

11月,我國食品價格上漲11.7%,成為推高CPI的主力軍。

美國彭博社的報道說,中國政府近來一直努力增加食品供應,解決柴油短缺問題,想以增加蔬菜和其他基本商品生產的方法穩定食品價格。不過,報道認為,打擊囤積和炒作食品蔬菜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價格的上漲。

經濟發展速度快中國能承受較高通脹

雖然我國的通脹壓力不斷增大,但分析師認為,經濟發展強勁、居民收入提高,這些都使中國能承受較高的通脹水平。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摩根大通負責亞洲經濟研究的分析師王謙的話說:「很顯然,中國經濟顯示出過熱的跡象,但是這個國家能夠承受一種相對較高的通脹。」

報道指出,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國應該能夠承受4%或5%的通脹率。里昂證券分析師安迪·羅思曼也持同樣的觀點,彭博社援引他的話稱,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消費者有能力應對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