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板J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56:50

外滩十八号投资者蒋至强:制造负担得起的奢华

(2010-12-12 23:12:59)转载 标签:

杂谈

麦斯集团董事长蒋至强

他从事制鞋业已经30多年,他替海外顶级百货公司代工鞋子,他在意大利创建了自己的鞋子品牌,他的自有品牌进入美国顶级百货公司销售,他还拥有沪上餐饮地标——外滩十八号,他就是今年53岁的台湾商人、麦斯集团董事长蒋至强。

蒋至强自称一直低调地做最快乐最平凡的自己。但在麦斯集团今年于上海设立Highline China公司后,为给这家新公司“造势”,蒋至强前日首次接受大陆媒体采访,讲述他制鞋及投资外滩十八号的故事。蒋至强期望,凭Highline China公司的拓展,3-5年内,麦斯集团自有品牌在大陆地区销售额能由目前占集团总销售额比重不足10%上升到50%。

拒绝为一线品牌代工

蒋至强1978年投身鞋子贸易,1994年创建麦斯贸易公司。如今麦斯集团发展成一家包括皮厂、鞋厂、代理商、贸易商、委外加工、零售在内的全产业链公司,年营收5亿美元,拥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员工。

“我们最初是做贸易和代工起家,但后来发现拥有自己的工厂才能设立标准,愿意提供好的材料,愿意为标准作出牺牲,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所以一步步拥有了皮厂、鞋厂和自己的品牌。我说出这些只用3秒钟,但实际上花了20多年才做到。如果让我重来一次都可能不会再来了,因为过程实在太艰难。”

蒋至强透露,因为对品质的坚持,不少一线品牌找来,希望能帮他们做代工,“但是这些人的眼睛长在这里的(指指头顶),认为找到我们就是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跪在地上接订单,我婉拒了”,“做代工是‘食物链’的最低端,不论做得再好,还是避免不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宿命。”

正因看到其间的宿命感,在为国外顶级百货公司代工的同时,蒋至强在意大利创立了ASH、JC Collezione、United Nude等自有品牌,“现在ASH已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是国外品牌抄袭的对象,这些在业界广为人知。”据介绍,ASH是美国流行音乐天后麦当娜爱穿的鞋子品牌之一,United Nude则屡获中国台湾歌手蔡依林的青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二年来,在欧美一线城市都可找到蒋至强创建的品牌,因此我回过头来想为什么不好好注重大陆市场。”蒋至强已决定,旗下ASH等8个自有品牌准备大举开拓大陆市场。

“我认为,当制造业转移到大陆,可能是最后歇脚的地方,因此要做比较长远的规划。”蒋至强说,目前公司为60个品牌做代工,收入占到集团总营业额的四成,自有品牌的营业额比例超过三成。未来的打算是逐渐减少代工比例,提高自有品牌在大陆的份额,希望3-5年内,自有品牌的营业额能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五成。

也正因此,2008年蒋至强决定在南宁投资10亿自建大型鞋厂。“当时10个人有9个骂我神经病,其他人都在关厂,我却在建厂。”蒋至强说,南宁工厂今年已建成,加上东莞工厂,每年将生产1800-2000万双鞋子,“估计公司每年营业额将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一个处在投资阶段的市场。”

“我们已在大陆拥有200家店铺,大多开在百货公司内,未来必须在一级城市开设自己的店铺,但通路建设我交给专业团队去做。”蒋至强表示,他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提到鞋子眼睛就发亮的蒋至强说,他很骄傲自己是一个做鞋子的,在他眼中,做鞋的难度超过做卫星或是原子弹,“你知道吗,一双便宜的鞋子也要经过分类、材料、裁剪、组合、成型、整理、打包等若干工序,需要200个人的工作才能完成,像我们生产的精品鞋,需要300-400人的工作。鞋子生产没有办法完全让机器取代,生产线上一个工人心情不好,就可能让鞋子出现一个细小瑕疵,它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磨脚。所以,我特别强调公司文化,相信中国的伦理道德。”

“我不会用电脑,身边总是带着一本书,去机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书,我喜欢看历史小说,看成功人士值得学习的地方。”蒋至强说,他信奉的公司文化就两个字——单纯,就是“做好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投资外滩18号是个“纪念”

除了制鞋,蒋至强还投资了外滩十八号的餐饮业。2004年,蒋至强在外滩18号成立贸御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他持有股权比例超过50%,其余由家族好友持有,其中餐饮事业包括私人会所滩外楼、Mr & Mrs Bund、Bar Rouge等餐厅及酒吧。其中,Mr & Mrs Bund是各国政要及知名人士要去的餐厅,而Bar Rouge则几乎成为明星在上海的必去之地。

制鞋和餐饮,蒋至强的事业横跨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他说,投资外滩十八号的动力其实是为纪念已逝的母亲,“我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国外旅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个非常好的5人团队,因此先投资了这个团队,准备做酒店。但是在2004年的一个黄昏,走到外滩十八号,想起曾在上海住过的母亲讲起的十里洋场,突然间有了一个黄昏时分的白日梦,于是,联系上外滩十八号的台湾业主,用这个团队先开了酒吧和餐厅。”

2004年11月外滩十八号重新装修后开张,外界称仅改建修复耗资1500万美元,但蒋至强不愿透露总投资额,只说6年来房租成本就超过1亿元人民币,总投资额为几千万美元。

“刚开张的半年里,我在想自己是否做了世界上最蠢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客人。但到了2005年8、9月间,突然一炮而红,大家排着长队要挤进去。但2008、2009年,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再次遇到危机,当时外滩90%的服务业都关掉了,我们曾经也想是不是需要关店,但还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果然到了今年3、4月份,随着外滩整体修复的完成,餐厅重新恢复景气,订位又需要排队两个月才进得去。”蒋至强称尚未收回外滩十八号的投资成本,但是“有信心收回来”。

蒋至强还透露,他当初想投资酒店的想法仍会继续,现在已有不少酒店经营者与其外滩18号的经营团队联系,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还会继续。

负担得起的奢华

蒋至强公司生产的一双鞋子售价在1000-3000元,他投资的外滩十八号餐厅人均消费标准是5000元,蒋至强投资的两个事业有一个共同特征——走“精品”路线。蒋至强说,他只能做“精品”,因为自己能量有限,无法做到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做精品没什么了不起,以服务的心态去做普通大众才真正了不起。”

“要满足好多人很难,我的能力达不到。我的公司有一万多名员工,其中一个员工离开我都会觉得很难过,要想公司有没有做错什么,如果太多人离开我会得神经病,因此就想做些自己可能做得到的事情,至少让大部分人愉快。做大不是我的目的,关键是要做得有价值。”蒋至强说。

“但我也不要做到像LV、Gucci、 Chanel。”蒋至强希望提供给大家的是“物超所值”的东西,也就是说“负担得起的奢华”,“我们的皮厂给PRADA供货,用和一线品牌同样好的材料、做工,设计师提供漂亮的造型,但是我们不会要那么高的利润空间。”

据了解,蒋至强的父亲蒋剑峰是国民党退役中将,16岁离开湖南家乡考入国民政府中央军官学校,1941年曾随军远征缅甸,与英、印盟军并肩作战。日寇无条件投降时,曾参与受降仪式。上世纪90年代初,蒋剑峰带领两个儿子在东莞创办了兴昂、麦斯。“我不希望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样的人生很愉快。”蒋至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