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烤炉长啥样?南越王汉代釉陶烧烤炉清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9:19:51
古代烤炉长啥样?南越王汉代釉陶烧烤炉清赏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张国柱  2009-03-16

  我国吃烤肉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经·小雅》里就有一首诗写到烤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灸之。汉代学者毛亨在注解中说:“将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灸。”“灸”的意思就是“烤”。这首诗是写贵族在请客饮酒时,将猎取到的几只野兔或带毛烧熟吃,或烤着吃。秦汉时期,人们吃烤肉已很普遍了,考古发现的东汉著名孝堂山墓道石刻画像上,画着两个好似主客关系的人席地坐在火炉两侧,一人手中各拿两根羊肉串,举在火上烧烤,火炉呈长方形,下有双腿支撑。

  据资料显示,目前考古文物中还未发现烤肉用的钎子、扇子实物。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南越王墓中发现了铜烤炉,而西安的民间收藏家任虎成却珍藏有两件东汉釉陶烧烤炉,现介绍与大家共赏:

  一件釉陶烤炉通高11.5厘米,长19.5厘米,宽11.3厘米。长方形,施绿釉,方折沿,斜壁,平底,四足,在烤炉的左右有弧形柄。烤炉上方的两排烧烤架上,分别放置有六只蝉。

  另一件釉陶烤炉通高12.5厘米,长22厘米,宽10.3厘米。长方形,施绿釉,方折沿,斜壁,平底,四足,在烤炉左右也装有弧形柄。烤炉上方有两排烧烤架,左边放着4只仔鸡,右边放着4只小鸭。这两件釉陶烤炉是汉代先民生活习俗珍贵的实物资料,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