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统一” 是解决看病贵前奏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3:27:46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基本药物的采购权统一回收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将基本药物市场“全国统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做法,扼制住在基本药物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二次议价”、“幕后交易”、“层层加价”、“药一降价就消失”等等不良现象,切实降低基本药物价格。

    此次,政府出台15条新举措打击药价虚高。其中,通过统一采购,最后实现“药价统一”无疑是最亮眼一条,这有可能是解决当下看病贵的前奏曲。

    “看病贵” 贵在哪里?贵在高价药与大处方。这种借助高价药与大处方来养医,却让公众来咬牙承受的医疗模式已经基本被否决。那么,能否改变它?当然能!而且应该得到改变。政府现在出台这些措施其实已经表达出一种坚定的立场与鲜明的态度。

    首先,很多药品卖高价,不是来源于它的研发成本和技术含量,而是种种市场公关手段在操纵起作用,这是一种虚高。这种虚高之所以能够得逞,离不开一些地方政府的配合,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以药养医等因素,主管部门对某些药企的违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任其逐渐膨胀,却不管公众怨气冲天。中央政府现在之所以将这种采购权收归,显然是公众希望看到的一种转变。

    从医疗角度来看,在一般的常见疾病上,是否都需要使用高价药来治疗?廉价药物难道就不管用?当然不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其实已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药品疗效与价格没有直接对等的因果关系,在绝大多数常见疾病上,使用一定数量的廉价药物,就基本可以满足治疗的需要。而且,政府也有充足的理由,向公众统一推荐使用这些性价比相对优越的药物。

    要撬动“看病贵”这块大石头,主要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内,尽可能多地鼓励使用那些廉价优质的药物。基本药物制度出台,乃至到统一基本药物药价,都是一种色彩很鲜明的“鼓励”形式。二是政府应该推广使用那些统一的、标准化的、廉价的疾病治疗方法,并反映到医生的处方中去。这也是当前政府出台《国家处方集》,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制度根源所在。

    一切改革的难点都在于利益剥夺与重新分配,在中国也毫不例外,甚至还体现得更为充分。可以预料,解决看病贵,推行统一药物和统一疗法必定会激起利益主体的反对与悄然抵制,但政府进行这种改革的决心与意志已经显现,这是一件好事情。□吴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