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靠颠覆是改变不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8:58:54

 思想靠颠覆是改变不了的

               ——评电影《色戒》

关 键 词:思想  颠覆   改变

内容提要:本篇主要通过对电影《色戒》的分析,揭示了利用电影的艺术手法进行思想教化的意义。当人们形成一定的社会观念以后,在改变是很困难的,一种思想的形成,也是根深蒂固的,甚至会形成一种没有思想的思想,它也很难被另外一种思想所替代。当然,靠颠覆,靠特殊的艺术手法去改变其作用更是微乎其微的。

作    者: 指南针

                     引言

电影是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当代很多人不愿拿起厚厚的书本在书房享受,他们却更想去影院,体会那种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追求那种刺激、直观的视觉效果,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欣赏艺术。大多数人看电影的目的是消遣、打发时间,或者达到一种放松的目的,减轻心理的压力。但是一部影片不光能给人带来短时间的亢奋、精神愉悦,它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剧本的作者和导演的思想和意图。对文学研究者来说,那包含的内容更多一些。“文变染乎世情”,当然某一时期的电影也反映这个阶段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人性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人物的举动、着装、言语、性格等,反映的是当时那个社会的生活、人们的思想倾向等,或含蓄的表明一种观点,这些是很重要的,而且容易被强大的阵容、精彩的武打场面、完美的视觉效果所忽略的。当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的提高,对导演的要求更加苛刻,这既是电影发展的优点,也是作为文学艺术主题淡化的原因。本文就电影《色戒》,通过人物、情节的分析透视它的社会价值。

            

 电影依然是一种奢侈品,细节的精妙、场面的气势磅礴冲淡了它的主题思想。真正看电影,看好的电影,多数是要去电影院的,只有在那种身临其境中才能感受到它的神奇的魅力,才能震撼灵魂。而我国大多数是农民,真正的去看电影的人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文艺爱好者他们看电影的机会也不是太多的。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的时代,光靠终身学习是不够的,更要有坚实的经济作为后盾。可以说没有金钱,就没有信息,就没有发展。艺术界已经迎来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化时代,没有经济效益、就很难生存,生活压力的加剧、人伦道德的沦丧,使得某些影片走向低俗,喜剧、滑稽剧影片在人们的狂笑之后悄然声息。一些权威的影评专家能支撑多久,他们有多少人深入生活中?体验了那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所以说电影在我国的社会中的教化作用不是很强,再加上电影的商业化,追求艺术性的同时其思想性相对有所减弱。

       

               

            一、女性是拯救罪恶的最佳人选 

    

     电影《色戒》主要情节是以王佳芝为中心的爱国青年在地下组织策划谋杀易先生的事件,结果非但计划没有成功反而全军覆没,就连王佳芝本人也难逃一死。这部影片不是过去生活的单纯的回放,它更大程度在揭示今天的社会现实,我们将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以及最终的结局。以王佳芝为中心的学生由于学校的话剧演出时的激动,自发组织起来暗杀易先生。其最初原因一方面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另一方面是因邝裕明的哥哥在战场上牺牲的缘故,他经常一个人单独行动,可是一无结果,最终觉得自己力量薄弱,通过自己的智慧结交了几个可以依靠的盟友,其结果为何将希望寄托在王佳芝身上?因为她有迷惑敌人的美色,更有高贵的气质。说白了就是想用王佳芝的肉体毁灭敌人。其实现实中我们何处去,怎样才能唤起我们的良知 。希望在那里?谁能拯救我们的灵魂?影片映射出希望将会寄托在女性身上。有没有依据呢?当然是有的。一、女性会用母亲般伟大的爱感化罪恶的。能感化吗?在宗教中就有很多例子,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就是已经无私更显得力量巨大;但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因为她是人而不是神,做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何况生活中金钱的显得更为重要,母亲的爱值多少?爱是不能衡量的,但现实中大多数人用金钱衡量一切。二、女人成功的几率会比男人更大一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女人显得更有筹码。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女人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她们已经由平凡的岗位走向政治舞台,时代给予了她们展示的舞台,她们倍加珍惜,更不会错过机遇,女人的积极性要比男人高涨。其次,中国的男人大部分都有怜香惜玉的情结,所以女人的成功几率更大些。女性在竞争时、需求时,都会很慷慨的相助,但是换做是男人的活,会不屑一顾的,更不会帮助了,三、女人更易混进上层,女人可以利用女人相互照顾,男人只有竞争,女人也可以利用男人直接进入贵族。“爱江山更爱美人”,男人会为自己欣赏的女人抛弃一切的,因此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女人更易走进上层社会。   

                二、男人逐渐边缘化

电影中以王佳芝为中心的时代的精英,只有王佳芝脱颖而出,而在他们中显现出女性更最贵一些,就连“麦先生”最终也推出了前台。这不是作者导演随意的安排,而是女人的在社会的各阶层中与男人相比,她能带来更多的利益。一方面,我国的男女比例失调,物以稀为贵,这种思想过分的夸大,女人的身价不断递增,男子相比女人更高贵些。另一方面,在目前这个时代,大多数家庭在女孩子身上的赌注押的更大,就是因为在他们谈婚论嫁时,会有成倍的回报,女人自身条件的提高,对男方的要求更加苛刻,攀高枝是做父母的正确选择。父辈的潜意识中隐藏着一种思想,就是女儿找不到幸福,还有第二次……可能还有更多机会。在这个交易中,父辈和女人都是盈利者,他们不会失去什么的,对家族个人的声誉已经毫无顾忌,他们看到尽是眼前的利益,好男人也是这样被毁掉的。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年轻一族中男人边缘化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女人的娇贵使男人愿意付出的更多,宁愿自己做绿叶也要把她们当成花朵。家庭中女人已经厌倦了家庭主妇的身份,她们更想去外面闯荡,去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实是去寻找更好的生活,去建立自己理想的家庭,无数家庭破裂的破裂的原因都是如此。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有学历、有能力、还要有气质,更要得到上司的信赖。这对一个男人来说,要求不是很低的。随着女人经济收入的提高,家庭、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男人逐渐走向家庭主妇的角色。这种现象的蔓延,使男人即使有能力也不愿意显露自己的消极思想的滋长。因为在中国男人的内心里是看不起女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确凿的依据。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无论男人怎么拼命的挣钱,他挣得钱总是满足不了自己和家人的需要,道德的沦陷、良知的缺失、传统思想的消解,男人们自己越来越不自信,他们知道,在经济的浪潮里只有个别人才会成为富豪、高官的。邝裕明就是典型,他的条件相当不错,思想先进、很有斗争性,可是他哥哥的牺牲对他的影响很大,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他哥哥是怎么牺牲的,但是说明一点,像他哥哥那样优秀的青年,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像他哥哥的那类人是没出路的。

        三、奢华的生活,使人走向堕落

王佳芝只有适应奢华的生活,才能靠近易先生。这正好反映了新时代人们的普遍心理,谁都想生活更好一些,每个阶层生活的人都是为了过上更舒服的生活,追求更高级的享受。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尤其是妇女,她们是追求享受的主流,安逸、高雅、刺激的生活方式,使她们走向堕落。尤其是赌博——打麻将,是她们的生活的主要活动。许多家庭矛盾的根源就是赌博,以前是男人夜不归宿,现在却成了女人的专利。打麻将对她们来说不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却成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搜集信息、维持生活、打通关系的工具,许多人会注意到王佳芝打麻将的镜头较多,比较重要的一个镜头是和易先生打麻将的细节。人的需求是很多的,“打麻将一直输,给我一套房子吧”,这是王佳芝亲口对易先生说的话,王佳芝向易先生要金钱和房子,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她当然会有精神上和肉体上的需求的。一个人在张口向别人乞讨时,她已经没有了骨气,心里已经做好了当别人奴隶的准备的。现在的人有骨气的很少,因为骨气、志气是没有现实价值的,反而会加剧自己的困难,一部分人已经放下身份,情愿听从别人的差遣,只有这样才会有抛头露面的机会,那类人中的男人和女人是没什么区别的,可以统称为“女人”。王佳芝尽然依赖起易先生,不想让他死,她已经不是以前的王佳芝了,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她只想过那种奢侈的生活。王佳芝代表着大多数人,影片意在说明富裕、奢华的生活已经毁灭了他们的灵魂,没有自己的信念、立场、颠倒黑白,这也为结局埋下了伏笔,预示她最终是个牺牲品,她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这揭露了现代人思想信念的薄弱,人伦道德、做人原则和爱,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的卑微和渺小,有些人为了生活扭曲了自己的人格、 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亲人和朋友。也就是说,没有思想和信念的人在今天,是容易被金钱所异化走向堕落的。

    四、女人为了追求安全感出卖灵魂也在所不惜

    影片中地位最显赫、最有钱的是易先生,他有安全感吗?他没有,一个在国人和日本人面前混得很好的汉奸走狗、杀人不见血的恶魔,他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从他出行的隐秘,每到一个处所保镖密布。他已经意识到那一天会死的很惨,因为他干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他的内心有一丝的察觉。在现实当中,揭露了像易先生那样有身份和地位的一类人内心的丑恶和阴暗,做人的虚伪和奸诈,手段更是残忍之极,毫无人性,表面上却文质彬彬,一副才华出众的样子。他们由于信报应,所以恐惧、堕落、追求享受,他们精神领域里也是很空虚的,他对王佳芝的企图、行动就能说明这一点,好像他早就觉察到王佳芝也有这样的意思。

有知识、有长相、有气质的王佳芝是影片中最没有安全感的人。由她我们就会想起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于连,王佳芝就是失败了的于连,她也是一批新兴的知识青年的侧面写照。每天谨慎的生活如履薄冰,无依靠、无家可归,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显得更软弱,更需要男人的呵护、更想要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才能满足她的需求,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倒向敌人也在所不惜。

其实后来的王佳芝已经不是起初的王佳芝了,她已经不是那个爱看电影,追求真理积极上进的她了。我们当下的时代,真正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群已经消解,就像王佳芝那样,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为了追求新的生活不择手段,卑劣到出卖自己的灵魂。在经济的浪潮里,金钱、权力的诱惑下,他们已经改变,不安于现状,变得没有了立场、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宗教,抱着一种幻想的态度苟活者。

   五、女人是感性的,选择了她就等于没有选择

从人的自身说起,单体力、耐力女人显得更弱一些,男耕女织,女人们在家缝补做饭。从“男”字的本意看,男性是田间的主要劳动力。从人类的起源发展来看,一种很普通的现象:大多数女性在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更容易迷失方向,就是最早男人外出狩猎的原因,所以在人的遗传基因里男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女人相比是多一些。在中国阴阳学说中,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的说法,美学思想里男人的阳刚之美,女性的阴柔之美都是鲜明的对比。所以说在某项重大的历史性、社会性的事件当中男人还是主流的。在中国的历史中虽说有武则天和慈禧,但是他们都是想王佳芝那样走上去的,开国皇帝中的女人有几人。

女人其实也是能干大事的,但是不理性是她们的致命弱点。《诗经》里就有这样的描述“士之耽兮尤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看来很早人们就发现了这个道理,至于后来的“裹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夸大了这种思想,但是它也不无道理的,“红颜祸水”的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尤其是美貌的女子。多少英雄豪杰的性命葬送在女人的手中,褒姒、貂蝉、虞姬等举不胜数。女人的感情是丰富的,许多闺怨的诗歌反映的很真切,感情这种东西是很奇特的,它就好像一种催化剂,能使弱者变强,也能使强者变弱;女人不光是感情丰富而且容易感动,就像王佳芝说的他从她的身体上钻进她的心里。她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她是一个棋子,是现代的“貂蝉”,懂得了享受,在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却丢掉了信念,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原来幻想着易先生会绕了她的,结果连自己的命也丢掉。

我认为电影《色戒》想传达了以上的几方面的意思,反映了现实生活,在细致的画面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容,以引起民众的注意。王佳芝与易先生火辣的场面,我认为无可厚非,只有他才能体现出人性的虚伪和堕落。如果把这种场面当做是一种颠覆,引起民众思想的改变,我认为作用是微弱的。人们已经随流俗,不需要思想,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大多数观众是被影片的画面所吸引,根本引不起他们内心的反思。现代人不想在那些娱乐上动脑经,更不会用在看电影中,他们的经历是用在“算计”当中,把看电影当做是一种放松、消遣。不过,这部的影片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的电影走上了新的高度,能引起人们思考的影片还是值得一看在看的。

尽是本人的个人看法,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文中有不当的地方,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多提提意见和建议。

参考资料:李安,电影《色戒》,李安。

          余冠英《诗经选》。

          刘勰《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