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耗比控管提高评估准确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03:17
www.ctaxnews.com.cn 2010.09.10
基本情况
山东省荣成市某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经营范围为农副食品加工销售(主要是销售盐渍海带),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现有职工80人,固定资产净值为129644.33元。
2009年12月~2010年3月,该公司在预警分析系统中被预警5次。鉴于该公司为盐渍海带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行业指标进行监控,因而荣成市国税局评估人员于2010年5月将其列入重点评估对象,对其实施评估检查。
数据采集
(一)内部信息采集
2009年1月~12月,账面销售收入5382076.43元,主营业务成本5496302.03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3971.88元,利润总额-497956.87元。账面计提销项税699669.97元,进项税598397.49元,进项税额转出25744.52元,应缴增值税112809.4元,已缴税金112809.4元,税负率2.1%
2010年1月~4月,账面销售收入704068.15元,主营业务成本568589.17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827.78元,利润总额78275.4元。账面计提销项税91528.85元,进项税79409.34元,进项税额转出21220.82元,应缴增值税33340.31元,税负率4.74%。
(二)外部信息采集
1.该公司生产工艺是:收购原料———烫煮加盐入库———冷库储存———销售(属农产品初加工)。
2.2009年初存货203559.66元,年末库存存货69335.24元。2010年4月底存货为69335.24元。2009年共加工鲜海带3531.23吨,耗用电费187160.57元,购盐2476.42吨,金额854693.63元,吨海带耗盐比为70%。
3.该行业相关损耗指标:吨海带耗盐比为35%~50%,出成率(烫煮后比例)为70%~78%,水发比(产成品的缩水率)为250%~400%。
案头分析
经过基础数据、内外部信息分析,评估人员发现企业2009年末与2010年4月末的库存数一致,同时存在吨海带耗盐比过高的疑点问题。
举证约谈
为了提高评估的准确度,评估人员约谈了企业财务负责人。
财务人员解释为:该公司采购的鲜海带来自总公司,采购的鲜海带在采购环节不是全部入账,而是根据客户的需要生产产品,烫煮的海带入库后,在账面上是以销定产,因此根据耗用量从公司取得相应的普通发票入账,这也造成账面期初、期末库存量小的原因。在吨海带盐耗比问题上,同行业的比只是参考值,因为受工艺水平、入库产品保管问题等影响,在生产、保管过程中,企业会随时根据库存的盐渍海带的水分变化多次增加用盐量,就会造成用盐量比较高。
实地核查
对企业用盐比的解释,评估人员决定进行实地核查。由于账面未发现问题,评估人员实地对库存进行盘点。经盘点,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收购鲜海带尚有1780吨未入账,账面已记载3531.23吨,实际收购量应为5311.23吨。
截至2009年底,未入账的1780吨海带,按290%的水发比推算,2009年底结存库存商品应为460.34吨,与实际库存相差约70吨。
经再次约谈,该公司负责人承认确有这部分盐渍海带转给总公司用于公司鲍鱼养殖未入账,截至2010年1月,共有55.58吨未申报纳税。
评估处理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该公司应补缴增值税36127元。同时,按照《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加收滞纳金。
(本案例由山东省荣成市国税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