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溯古水烟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47:24
怀旧溯古水烟壶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邬久益  2006-07-31

  水烟壶亦称水烟袋、水烟杯、水烟筒等,是一种让烟气从水中通过再吸入口中的吸烟器具。清中后期水烟是我国仅次于旱烟的吸烟方式,因此水烟壶在晚清及民国初年较为普见。

  水烟于清中前期从西亚经中亚流传到我国的西北地域,乾隆后期渐渐传入中原。清人黄钧宰在《金壶七墨》中说:“乾隆中,兰州别产烟种,范铜为管,贮水而吸之,谓之水烟。”此时的水烟壶较简陋粗糙。到了清中期的道光初年,“盖今日吃水烟者遍天下”(见清嘉道年人士梁章钜的《退庵随笔》),艺匠们在水烟壶中融入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才使之日趋完整精美。

  常见的水烟壶身以二寸半见方为多,双筒形壶身次之,异形属稀见。壶身连着形似鹤头的吸管,高约尺许,壶身上插有烟钳、通针等附件。水烟壶多白铜制作,且不乏镶金、包银、嵌玉、景泰蓝之器。壶身(亦称壶托和托把等)双面通常施以浅錾、阳刻、浮雕、深镂、掐丝珐琅等技艺,做工不厌精细工巧。其上所錾凿雕刻的图案亦是花样百出,不拘一格,使水烟壶成为可作观赏怡性的独特的实用器物,同时又是炫耀身份的一种象征。故当时的文人及殷实之户,除吸旱烟外,又都吸水烟。因水烟壶价格不菲,故各地都有制作和经营水烟壶的作坊与店铺,其中以京、广、苏三地制作的水烟壶最为行俏。时人有“风味乃出淡巴菰(烟译名),千钱争买青铜壶(水烟壶)”的说法。到上世纪20年代,南京的夫子庙和上海老城厢的福民街上还有专营苏广各式水烟壶的店家。

  民国中后期因卷烟占据了城市及上层社会与富人的吸烟领地,水烟壶已不再被制作。至解放前后,水烟壶基本退出了吸烟舞台。历时约二百年的水烟壶自此进入了人们的收藏视野,其精品价值从几年前的一二百元到如今已攀升到四五百元至上千元,个别名人名店之作达数千元之多。如今其又成为时尚新居中怀旧溯古的点缀装饰之物而热俏于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