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严冬或已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02:10

国的出口机器卡壳了。钢价依然徘徊于纪录高位附近。全球运输业面临着运能过剩的风险。不管是以上哪种趋势,对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简称:中集集团)这家全球最大的货运集装箱生产商来说,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不过一些分析师对中集集团股票的看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市场已经消化了最糟糕的情况。虽然大多人普遍认为集装箱和大宗运输行业正经历周期性下滑,但分析师却对一些股票另眼相看,例如中集集团。
出于对全球经济的担忧,中国投资者抛售了与外贸相关的股票,在深圳上市的中集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B股周一收盘跌0.3港元,至7.50港元(合96.1美分),创下两年多来的最低收盘点位。该股今年迄今累积下跌了48%。
早在去年10月中国股市开始走软之前,投资者就已感到暗潮涌动;2007年8月,中集集团的B股在盘中触及了21.14港元的历史高位,这比本周一收盘价高出了2.8倍。
中集集团A股今年的表现更加糟糕。该股周一收于人民币10.44元(合1.53美元),较其2007年底时的水平跌去了60%。而中集集团A股今年7月创下的低点10.03元更是较去年10月达到的盘中高点34.50元下挫了71%。
中集集团可谓中国出口行业的缩影,这一行业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大的发展障碍。通货膨胀推高了薪资、能源和商品价格,可中国企业又难以转嫁这种涨势从而保持利润率。面对工人下岗和工厂倒闭,忧心忡忡的中国高层领导亲自前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型制造区视察。出口商遇到的问题也从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政府为何放弃了一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跟踪中集集团A股的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李郁匀(Karen Li)指出,这只股票受到的打击已经够多了,多数负面因素已经被消化了。她谈到,中集集团有一个多元化计划,这也许会带动其股票与大盘走势保持一致,而不是像最近这样一直弱于大盘。
中集集团1980年成立于中国南方出口城市深圳,它凭藉低价制造集装箱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得了全球市场份额,其中主要是韩国和日本,而凭借的策略正是将广东地区变为玩具和鞋类重要生产基地所采取的途径。
中集集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市,由国有运输业巨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sco Holdings Co., 简称:中国远洋)和中国招商局集团(China Merchants Group)联合控股。在中国远洋最近数月增持之后,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在23%左右。
中国的出口额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不过早在1996年,中集集团就获得了全球最大集装箱制造商的殊荣,并一直延续至今。该公司宣称全球略超过一半的集装箱都出自它手下。
在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指出,他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本土制造,也就是控制生产成本的能力。麦伯良称,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不会再有大幅提高,他们正通过生产一系列运输设备实现多元化经营。
眼下,不仅是使用中集集团集装箱的中国出口商受到了冲击,困扰他们的一些因素也让中集集团吃了苦头。分析人士认为,成本增幅超过了公司所能进行的提价幅度,中集集团的利润因此受到了挤压。
还有一个担忧:中国钢铁商不久前“屈服于”关键供应商的提价要求,同意今年的铁矿石采购价上涨85%。在2007、2006和2005年,中国买家购买铁矿石的价格分别提高了9.5%、19%和72%。
摩根大通表示,集装箱价格在2005年时达到每标准箱约2,100美元的峰值。去年,这一价格滑落至1,900美元左右。
摩根大通预测,中集集团今年的收益将将减少27%,至23.1亿元,2009年时将回升至28.8亿元。李郁匀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全球集装箱贸易大幅下滑或是钢材价格的涨幅大于预期。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集集团历来执行力都很强,如今多元化的步伐也十分迅速,它正通过在国内和欧洲进行收购等途径向拖车及能源运输领域扩展。
然而在全球贸易势头趋软这一背景下,对运送集装箱的货船需求可能会降低,再者从历史上看,这一行业有盛衰交替、周而复始的传统。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驻上海分析师邓子杰(Osbert Tang)在6月底指出,就大型运输船只而言,需求增长赶不上供应可能出现的激增。
邓子杰认为有充分理由看跌航运类股,包括在沪港两地上市的中国远洋和在香港上市的太平洋航运集团有限公司(Pacific Basin Shipping Ltd., 简称:太平洋航运),预计其收益今后两年将走下坡路。这位分析师表示,他给予沪港两地上市的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ipping Development Co., 简称:中海发展)“买进”评级,因为它在国内市场享有强有力特权,还拥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均衡的混合业务模式。此外,邓子杰对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Sinotrans Shipping Ltd., 简称:中外运航运)的评级为“持有”,虽然有关该股的负面消息已被消化,但却缺少进一步走高的推动力。
麦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对中国远洋和太平洋航运等公司依然维持“增持”评级,认为所产生的现金可能会抵销船只价值下降的影响,因而它们的净资产将会增加。这家研究公司5月底时表示,由于他们对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持续需求抱有信心,加上目前较低的估值,他们依然看好该类股。麦格理研究的跟踪对象未涵盖中集集团。
摩根大通的李郁匀指出,投资者如果想更单纯地从中国外贸减缓中获益,那不妨考虑一下中国招商局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子公司、港口运营商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China Merchants Holdings (International) Co., 简称:招商局国际),她对后者的评级是“减持”。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Ally Ma在7月中旬的一份报告中将招商局国际的评级由“卖出”上调为“持有”,而之所以未上调至“买进”是因为华南出口商正面临不确定性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招商局国际周一收盘跌0.6港元,至28.85港元。该股今年已累计下挫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