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美国狂野—黄石国家公园(下) - 踏遍山山水水,品尽点点滴滴 - 行走的蓝蝎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33:50
2010美国狂野—黄石国家公园(下) [原创 2010-12-10 10:15:13]    字号:大 中 小  

第二日一早又进入园区。北门就是Mammoth Hot Spring。这里类似四川黄龙的景色,成因也类似:高温的酸性溶液流经岩石层到达温泉表面的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的沉淀性石灰石。温泉流出底面遇到空气,溶液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就会从溶液中挥发。同时固体矿物质形成并最终以碳酸钙的形式沉淀,就形成了类似梯田样子的阶梯。

 

不过2002年的一次地壳变动,使得这里大部分热泉都不再流,死掉的细菌变成灰白色的粉末,残留在乾枯了的大台阶上,反射着耀眼的阳光,将这里变成一片肃刹的不毛之地。由于没有流动的水,完全没有了四川黄龙带给人的妩媚。



 

随后就一路向东,从8字形的最上面绕到公园的东侧。在Tower Junction转向东北,去Lama Valley找野生动物。据公园的介绍,虽然公园里随处都有可能见到野生动物,但相对来说,Lama Valley的野生动物比较集中。到了这条路上,我们的眼睛就一刻不停地向路两边张望,希望能找到没见过的活物。

 

后来总结出来了,在公园里想看野生动物,只需在大路上开车,见到有游客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是有什么动物了。期间,我们远远地看到了一匹孤独的狼,看到了白头鹰(美国国徽上的那种),看到了大角鹿,当然最多的还是野牛,而且还是一群一群的,其中有2只野牛还在打架。



























 

野生动物看完了,就转身回到Tower Junction,打算向南去看峡谷了。可是开了没几分钟,就发现前进的路被封了。一问,原来还是昨天的森林大火,到现在还没扑灭,所以路被封了,而且是全天关闭。想看峡谷,只能先回到北门,然后走8字形中间的那条路。路边的管理员还安慰我们,虽然走回头路,但反方向走,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唉,只好绕吧。

 

黄石大峡谷还真是不枉我们走了那么多冤枉路来看,非常独特。沿着峡谷,修出了很多观景的徒步线路,或短或长。我们先去了Lower Falls,沿着峡谷的峭壁下行0.8英里,就到了观景台。观景台建在黄石瀑布即将跌落深渊的地方,脚下就是怒吼的大瀑布,前方能从西到东俯瞰整个大峡谷。黄石河,瀑布,大峡谷,松林,远方的蓝天白云构成了绝美的画面。















 

随后又到Lookout Point,这里可以看到大峡谷的全境。远处是黄石瀑布,眼前的峡谷更是特别,石头是黄石公园得名的黄石,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最经典的要数Artist Point了,很多介绍黄石峡谷的照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绿树茵茵的远方,中间奔腾出脱缰的黄石瀑布,瀑布飞身跃入峡谷,旋即被黄石峡谷黄色的山石揽入怀中,黄石瀑布只能就范,变成了乖乖的黄石河。

 

虽然之前对黄石国家公园的认识只是这里有众多的间歇泉,其次有个峡谷。对于我们刚刚从真正的大峡谷来的,并没在意这个峡谷,觉得大约也就是个山涧而已。但当我们看过黄石大峡谷后,不得不承认,黄石国家公园没有用同样著名的老忠实间歇泉的名字命名是有道理的。黄石大峡谷更俱特色,更震撼。

 





 

从峡谷出来,就踏上了离开黄石公园的路。出到东门,实在对园中满坡的死树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停下车来,请教东门的工作人员。原来山上的死树有2个原因,如果是整片的,就是山火;如果是夹杂在活树中的,就是病虫害。而那些死树也就让它们在那里了,不会做任何处理,因为这就是自然。

 

是呀,这就是自然,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纵然将死树挪开,种上新树,运走的木材能有经济价值、绿化能对这里的景观有所改善,但殊不知也许因为树种的变化、树木密度的变化、人为因素的介入,却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也未可知。在新疆喀纳斯旅游期间,就知道森林大火有时并不一定是坏事,从某种程度上说,森林大火起到了自然更替的作用。

 

当森林老化的时候,通常都是树种逐渐被针叶林占据,森林变成纯针叶林的时候。而针叶林最易因雷击起火,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雷电引发的林火,便扮演着森林更新推动着的角色。森林大火之时,通常是落叶松因为皮厚根深较为耐火,才能在火干扰后不同程度的残存下来。森林过火后,在残存落叶松的空地上,喜光的草本植物迅速生长,而首先侵入的林种是阔叶树。随着这些阔叶树的生长,喜光的草本植物开始衰亡,大约30年后可以形成阔叶林。到50年左右,许多针叶树开始侵入。大约80-100年后,针叶树因为树形高大,完全高居了上层空间,形成严密的遮荫层,阔叶树无法更新,逐渐死亡,纯针叶林逐渐形成,并等待着又一个轮回的更新。

标签: 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   怀俄明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