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之父把酒吧开到成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46:37

Kerry Seed, WSJ.com
盛智文(Allan Zeman)

港的夜生活之王、亿万富翁盛智文(Allan Zeman)正在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长进行杠杆性押注。
62岁的盛智文经常被香港媒体形容为“兰桂坊之父”──兰桂坊是香港金融区著名的酒吧餐饮区,现在他希望在四川省会成都打造一片类似的风景。

兰桂坊之父到成都开酒吧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Allan Zeman)看好成都,在那里开酒吧街了。
成都拥有1,050万人口,同时它作为电子业枢纽的地位也与日俱增(最近成都引来了iPhone的制造商富士康公司(Foxconn)在此建设新生产厂房),它被视为连接中国富饶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贫穷的西部内陆地区的门户。
这一地区也是中国政府向内陆招商引资,以平衡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努力的主要受益者。
盛智文说,西部就像是以前的新南方。他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在广东省划定经济特区的做法,这些经济特区最终成长为今天的全球制造业枢纽。
在蒙特利尔长大的盛智文靠出口女装发家,后来用开酒吧和餐馆赚的钱成为了香港最时尚的派对区的地主──他看到了中国对外开放中隐藏的商机。
尽管成都消费者的消费力尚不能与香港消费者比肩,但他说,成都人的薪酬正在提高,新一代成都人对西式娱乐和夜生活的兴趣也在增加。
2008年,盛智文受成都政府之邀前往成都,他看到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他的观念。他下榻的豪华酒店的落客区挤满了悍马(Hummers),而旁边的宾利(Bentley)展销厅更能说明问题。
盛智文是在参加完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后去成都的,他说,真是让人难以相信。那里的人们有着强大的消费力。我离开时,心想这样做能行。
成都市政府将推进土地开发作为建立新金融区计划的一个部分,开发完成后,他们找到盛智文,希望将这片土地私有化,并将管理权转交到有经验的人手中。
盛智文最终买下了成都金融区19座建筑中的大多数,并签署了购买剩余建筑的意向。盛智文说,他实际从这些建筑的建设者──一家国有建筑公司──手中买下了550,000平方英尺的房产。
这些3层高的建筑坐落在锦江沿岸,属于综合娱乐区的一部分,是由一位中国建筑师设计的。
这片地区约为香港兰桂坊街──曾经因花档和相亲活动而知名的一条小巷──酒吧区的一倍半大。但盛智文说,在该专案下个月正式启动之前有大约90%的商铺已经租出去了。
Courtesy of Lan Kwai Fong Properties Ltd.
成都娱乐休闲区
盛智文拒绝说明他购买这些房产的价格,只是说这是长期投资的一部分。
入乡随俗
在选择入驻商户时,盛智文──他也担任博彩集团永利度假酒店(Wynn Resorts)的董事以及他的酒吧餐饮集团兰桂坊开发公司(Lan Kwai Fong Developments)的主席──说,他借鉴了与中国消费者打交道的经验。
他选择了来自上海、香港和成都的各具特色的餐饮经营者。这种方法是为了迎合当地口味。他说,与当地文化融合通常比过快让消费者转向新偏好要容易。
盛智文说,我给人的第一个建议通常都是,理解你的顾客,在这座城市中花些时间,观察人们的习惯、他们喜欢的东西和他们不喜欢的东西。
他指出,7月份开张的一家美国连锁餐馆──他不愿说出这家餐馆的名字──就是没有采取正确方法的商户之一。他说,这家餐馆现在的处境很艰难,因为它的烧烤肋排酱对当地人来说可能太甜了,当地人喜欢吃辣菜。
也有成功的例子。盛智文说,一家香港集团经营的夜总会获得了巨大成功,就像有了一张印钞许可证。
当然,给顾客带来新体验也很重要。他说,一次万圣节主题的宣传活动非常见效,因为这次活动变通运用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鬼怪。成都兰桂坊计划举行的其他庆祝活动都将同时突出西方与中国节日的特色。
盛智文说,需要记住的另一件事是,成都这种中国“二线”城市的多数财富都与工厂工作紧密相连,而不是在北京和上海占主流的行政工作和银行工作。
这意味着当第一次见到五光十色的俱乐部或餐馆时,二线城市的居民可能会有点目瞪口呆。盛智文说,他们没见过那些大城市有的东西。
那么他们的消费力如何呢?
盛智文承认,在成都,晚上出来玩的人一般负担不起像香港那样高达12美元一杯的饮料价格──这高于中国许多最低收入工人的日工资。
尽管这给他的生意造成了困难,但他说,从资金上看其优缺点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这部分要感谢比香港低的租赁成本和渗入成都文化之中的自由消费精神。他说,中国正在真心诚意地重新调整经济结构,以使消费者消费达到约占经济增长25%的水准。
房地产博弈
盛智文对成都寄予的期望也是基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展望,他再次运用了在香港积累财富的策略。
1983年,盛智文──他自己滴酒不沾──在兰桂坊地区一间原先是杂货店的铺面里开了他的第一间餐厅兼酒吧。这是受美国影响的新一代酒吧,让人们在香港的旧式殖民氛围酒吧──当时许多旧式酒吧开在酒店里──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
第二年,盛智文买下了那栋房子。
他说,我总是感到,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如果几年过后这家餐馆经营得不好,那么除了桌椅,就没有什么可卖的。
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都在继续囤积房地产,不久之后,香港继日本之后成为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地区──再往后,香港楼市泡沫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破裂。
今年9月,盛智文关闭了兰桂坊中心区的两座高楼,这里就是他最初开的那家餐厅的所在地,如今在其原址之上拔地而起一座为竹脚手架层层包围的新楼。盛智文说,一座25层的新高楼计划将于2012年底完工,其价值约为30亿港元(约合3.86亿美元)。
香港籍加拿大人
2008年,盛智文宣布放弃加拿大国籍,以获得香港护照,这在加拿大移民中引发了争议。这一举动让标榜盛智文是加拿大在亚洲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加拿大社群十分伤心。
盛智文的父母都是加拿大人,他说,他不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内疚,因为他在国外住了40多年,实际上同加拿大已经没有什么关联了。
香港和北京的政界人物支持他的做法,盛智文得以晋身为少数在中国境外出生而获得中国公民身份和免签证待遇的西方人。2009年10月,他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60周年国庆大典。
他说,他羡慕中国做出重大决策的能力,并为其经济成就而自豪。例如,他说,到2015年,香港就将成为连接2小时出行圈内4亿人的高速铁路网的一部分。
盛智文说,我喜欢这种身份。我见证了历史。他还说自己的粤语讲得和法语(他家乡的主要语言)几乎一样好。
有些讽刺的是,盛智文将兰桂坊的成功部分归功于1997年香港人的移民大潮,当这片英国殖民地的主权回归中国时,许多香港人担心中国政府限制公民自由而涌向了温哥华和悉尼等容易申请外国护照的地区。
由于他们的这段海外生活经历,在香港平稳回归中国后回到香港的人当中,大多数人都习惯在西式酒吧中喝酒和社交。
然而,盛智文打造品牌的早期努力并不总是成功的。由于法律问题,在深圳这座紧邻香港、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建立兰桂坊风格街区的一笔交易在最后时刻告吹。
他还错过了上海,在香港上市的里安房地产公司(Shui On Land)将上海一片历史悠久的街区改造为时尚的酒吧和餐馆区。盛智文也曾在上海开过一家俱乐部──据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国事访问期间曾造访这家俱乐部──但他说,由于这个拥挤的市场已经有了太多酒吧和餐馆,他最终退出了。
盛智文说,鉴于中国飞涨的地价,今天在上海这种地方凑齐维持生意所必需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盛智文说,为了打造一个“兰桂坊”,你至少需要19栋楼。除非你和政府一起做,否则很难拥有这么大一片区域。
与政界联系更紧密可能是助推他近期部分生意的一个因素。例如,盛智文最近被广东市政府选为取代一家德国集团监管某国有购物商城的人选,这座商城计划于明年开业,预计每天将吸引80万至100万客流。
他正在考虑的还有杭州中央商务区附近的一个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风格的项目──杭州在上海以南,距上海约2小时车程,是一座富饶的中等规模城市。盛智文说,他正在和当地政府商谈作为合资企业合伙人或以其他所有制结构参与该专案的事宜。
盛智文说,他们向我展示了设计方案,希望听到我的意见。他还说他将提交一份关于与兰桂坊类似的一种概念的建议书。
盛智文还说,西方机构越来越多地向他征询关于中国的意见。例如,他最近就和一家考虑首次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养老基金分享了他对投资前景的看法。
他说,忽然之间,中国就成了地球村里的一个富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