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谦虚的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10:16

3、谦虚的精神

【原文】命之曰:“朝夕纳12,以辅台3德。若金,用汝作砺4;若济5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67,厥疾弗瘳8;若跣9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10乃辟11。俾率12先王,迪13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14命,其惟有终。”

【译文】商王于是命令说:“我早晚接受教诲,你要辅助我的德行。我如果是金属,就用你作磨刀石;我如果要渡过大河,就用你作船和桨;如果年岁大旱,就用你作大雨。开启你的心,浇灌我的心,如果吃了药一点也不头昏眼花,那么疾病就不会痊愈;如果赤脚走路不看地面,那么脚就会受伤。你及你的同僚下属,无不同心,来纠正你们的君王。使他能遵循先王之道,开启我高宗的后代心灵,以使万民百姓安康。呜呼!恭敬这个命令吧,希望能善始善终。”

【说明】本节是高宗对傅说下的命令,从这一节看出,这在现代根本不叫命令,而是一篇协商的文字。商王高宗谦虚地自认各方面都不行,需要傅说帮助他。他把傅说比喻为磨刀石,比喻为船和桨,意思就是要得到傅说的教导与帮助。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即使是傅说在某方面得罪他,他也决不会怪罪傅说。这种谦虚的精神在现代是很难看到了。

——————————————————

【注释】1.纳:《书·尧典》:“寅饯纳日,平秩西成。”《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左传·文公十六年》:“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这里用为接纳、接受之意。

2.诲:(huì卉)《书·无逸》:“胥教诲。”《诗·大雅·桑柔》:“诲尔序爵。”《管子·大匡》:“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易·系辞》:“慢藏诲盗,野容诲淫。”《礼记·檀弓》:“夫子诲之髽。”《说文》:“诲,说教也。”这里用为教育、教导之意。

3.台:(yí宜)《书·仲虺》:“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书·汤诰》:“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尔雅·释诂上》:“台,我也。”庐肇《汉堤诗》:“流灾降慝,天曷台怒。”这里用为“我”之意。

4.砺:(lì丽)《书·禹贡》:“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箘簵、楛。”《礼记·内则》:“刀砺。”《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山海经·中山经》:“阴山多砺石。”这里用为磨刀石之意。

5.济:《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这里用为渡过水流之意。

6.暝:(ming明)《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暝暝然。”《字汇·目部》:“暝,目不明。”这里用为眼睛昏花看不清之意。

7.眩:(xuan绚)《苍颉篇》:“眩,视不明也。”《战国策·燕策》:“目眩良久。”《楚辞·逢尤》:“目眩眩兮寤终朝。”《说文》:“眩,目无常主也。”《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这里用为因眩晕而致眼花看不清之意。

8.瘳:(chou抽)《书·盘庚中》:“不其或稽,自怒曷瘳?”《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这里用为病愈之意。

9.跣:(xian显)《国语·晋语》:“公跣而出。”《韩非子·说林上》:“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说文》:“跣,足亲地也。”《礼记·少仪》注:“祭不跣者,主敬也。”这里用为赤脚之意。

10.匡:《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敕。”《管子·小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左传·襄公十四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国语·晋语九》:“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韩非子·十过》:“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一匡天下。”这里用为纠正、匡正之意。

11.辟:《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诗·大雅·假乐》:“百辟卿士,媚于天子。”《诗·大雅·文王有责》:“皇王维辟。”《汉书·五行志》:“辟遏有德。”这里用指为诸侯君主之意。

12.率:《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诗·大雅·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左传·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哀公》:“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这里用为遵循之意。

13.迪:《书·益稷》:“迪朕德,时乃功,惟叙。”《书·太甲上》:“启迪后人。”《书·盘庚中》:“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说文》:“迪,道也。”这里用为开导之意。

14.时: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书·大禹谟》:“咸若时,惟帝其难之。”《诗·秦风·驷》:“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尔雅》:“时,是也。”《荀子·非十二子》:“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