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庄虹:如何归避系统性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5:28:22
央电台就“归避系统性风险”访金融实践总编朱庄虹
主持人: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已经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随着政策的转变,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必然产生,对于已经进入资本市场的老百姓来说怎么样规避风险,获得理想的收益,今天的“经济生活,有问必答”请专家就如何归避系统性风险来给您支支招,好,下面我们就来连线《金融实践》网总编朱庄虹先生。
主持人:朱先生,您好。
朱庄虹:您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讲,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随着政策转变,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必然会产生,那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系统风险?
朱庄虹:好,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政局的变化、 汇率的波动、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必然面对的,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中,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证券保值,这就是系统风险的原因所在。系统风险的来源主要由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其类型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
主持人:“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一种强烈的政策信号。那相比前几年,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已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那么,您看老百姓如何在变化的金融形势中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呢?
朱庄虹:今年四季度股市流动性不减,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明年的生产和销售,其所产生的滞后物价反应,势必导致老百姓手中财富的缩水。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后,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由过去的单一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改为同时还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由此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随着政策的转变,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必然产生,因此,我们老百姓应该掌握好资产国际多样化的规避风险的能力,我们把话说俗了,也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国内股市这一个篮子里,可以选择国际多样化的金融品种,比如,选择好银行系的QDII和基金系的QDII。当然,由于经验的不足,我认为QDII的目前状况,仍然是“多赚没准,少赔有门”。
主持人:那么按照资产多样化的理论来规避系统性风险,是不是选择外资银行的品种,就能够完全规避国内的政策性风险呢,我觉得是不是、也不一定吧?
朱庄虹:是这样。目前,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推出了许多利益诱人的金融产品,可这些外资银行,其中有许多的分支机构,其法人资格是在境外的,一旦发生问题是得不到优先清偿保障,而部分法人资格在境内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又总拿着总部的境外评级资格强调自己的信誉,且不说权威评级不对生成数负责的行业常识,单说发生问题以后,其独立核算的地位,就决定了他在境内出问题以后的有限的清偿能力。特别是现在外资银行的销售队伍类似国内卖保险的,其金融从业素质远不如国内大银行的人员。所以,我建议大家关注中国银行(4.06,0.07,1.75%,),因为他有分散利润的来源,资产属于全球配置,其主营业务的利润不完全为国内政策所左右。特别是长期以来,它的国际化的广泛经验与国际化的队伍培养,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而且,他的本土性亲和力与船大抗拒风险的可信力,是有目共睹的。相比中国工商银行(5.15,0.08,1.58%,),也是家大银行,上市一年中,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总行管理部门的高薪领导一正多负,负中含正,分行及分行管理部门高薪领导二线一线同酬,其销售成本问题更明显,独家赞助央视感动中国,没有有针对性的宣传产品,我们说真正的感动中国,应该是叫老百姓少排队,其资金成本很难测算,如果贷款停止滚动,一笔一清地掐算住报表生成数,那就不仅是资金成本问题,当然,我希望大家不要在国内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不要盲目的信奉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估价失真的行业老大,千万不要把风险集中到自己一个人的手上,要三思而后行。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朱先生给我们做的介绍,谢谢您,再见。
登陆录音
you.video.sina.com.cn/b/9154923-1233717322.html
朱庄虹,金融名家, 金融学硕士,多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独立董事和顾问。新浪财经频道专栏名家。《卧底金融学》创始人,他曾经在北大、清华、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财经类大学任客座教授,他曾是原中国最大银行经济师,他用16年亲身经历了该行的分理处,支行,分行,总行,直至任中央银行某杂志社编辑部的负责人,在原国务院体改办机关报期间,他还遍访了所有国内银行行长。编著出版了《中国改革的金融人》一书,在中国最大的国际服务企业作独立董事期间,他完成了与在京的外国银行分行的对接,并曾先后在中国多家大企业担任高管。邮箱:zhuzhuangh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