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6千亿美元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面临多重考验(A股影响) - 资讯中心 - 股票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07:07
 由此可见,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以此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其次,当前部分发达国家推出这些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和推进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很有价值,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方面,鉴于美国经济复苏对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性,通过增强刺激政策强度来维持美国经济复苏具有某种“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因为,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刚刚结束自大萧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从这个角度分析,继续维持美国经济复苏,事关美国能否真正“走出”这次经济衰退及全球经济能否真正进入全面复苏进程之大事。

  另一方面,日本和美国采取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将可能直接刺激或间接带动欧洲或其他地区的经济回升。这是因为,尽管欧洲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但欧洲央行并没有采取更为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数据显示,今年3季度欧元区物价出现小幅下降,今年欧盟的经济增速预期为1.8%。与此同时,英国央行近日也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也表示会采取购买债券的宽松货币政策措施。此外,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可能暂停加息步伐。由此,新的刺激政策对复苏步伐不协调的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增长意义显著。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新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与问题。这是因为,这一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扩大全球早已泛滥的货币流动性。在2007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遗留下来的庞大流动性尚未退出舞台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及美元资产贬值都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向大宗商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行情,对全球经济复苏也将构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新的宽松货币政策还将引发全球范围的“汇率战”,并危及全球经济复苏。最近,巴西财长公开断言一场货币战争已经打响,IMF总裁卡恩日前也表示担忧“发生货币战争”的可能性。

  实际上,目前可能已有两大危险不期而至。一是超额美元不仅流向了欧元和大宗商品,还可能流向了新兴市场国家。由此,将逼迫韩国、印度和泰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如何控制热钱流入的金融风险,这不免让人联想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至于新兴市场国家能否抵御来自超额美元的攻击,目前仍不得而知。

  二是“汇率战”将伤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进程。因为,当前全球经济虽然复苏缓慢但依然在进行之中,而高速增长的全球贸易对本轮经济复苏,可谓是“功不可没”。试想,一旦发生汇率战或打响了贸易战,这必然会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集中推出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压力,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也可能会引发新的经济问题和金融风险。(中国证券网)
 世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至10%

  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季报》中预测,今年全年我国GDP的增速将达到10%,这较他们上个季度9.5%的预测更为乐观。世行同时预计2011年增速为8.7%。对于中国央行的加息举措,世行认为利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世行指出,随着刺激政策的影响减退,货币供应趋于正常,国内经济有所降温,投资、城镇消费以及进口增速都有所放缓。但是与此同时,出口保持强劲,净出口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外部盈余再度上升。

  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季报》主要作者高路易表示,随着全球增长减速和宏观政策正常化,中国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但传统的增长动力和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仍会继续支撑经济增长。“在三季度数据出来后,我们把对2010年全年的GDP增速预测调高到了10%。我们预计2011年增速为8.7%,增速在中期会有所回落。”

  对于物价水平,世行认为,受食品价格上涨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推动,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保持在高于3%的目标水平。而由于核心通胀率受到抑制,总体通货膨胀不太可能出现大幅攀升。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目前主要的担忧是资产价格上升、地方财政紧张和银行呆坏账,同时通胀风险也不能排除。

  目前,包括央行在内的宏观调控部门正在推进货币政策常态化进程,10月19日央行也采取了加息举措。不过世行认为,利率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而且国际流动性也对货币政策构成挑战。

  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重点放在结构性问题和改革上。目前中国对推动经济再平衡,实现以内需拉动、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增长的需要比五年前更为迫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