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制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05:37
自製堆肥
介紹個祖傳秘方配製的肥料:油粕與魷魚粉攪拌製成小塊乾燥後盆面多處放置。他說,家庭廚餘是「肥料」,不是「垃圾」,只要處理得當,就可做成有機堆肥。製作方法是把大量瀝乾後的廚餘與木屑堆放在一起,隨著廚餘的發酵,堆肥的溫度會漸漸升高;初期大量發酵時,溫度可以飆到攝氏七十度,中期五十度,末期四十度,製作的時間需要半年。
他說,有機堆肥跟人一樣,需要喝水、呼吸,所以在製作過程中,適時加水、翻攪。莊玉隆說,要讓堆肥不臭,關鍵在於翻攪的時機,「等堆肥有機物內的蛋白質被分解掉後再翻,就可避免發臭」。他表示,肉類蛋白質分解時間要廿天,蔬菜類則只要一周。
將每天的廚餘(菜根、菜葉、果皮、果渣、種子).儘可能切成3~5公分見方以下的小塊(讓它加速腐化),瀝乾水分。煮過的剩菜、雞翅膀骨架、魚骨需沖水去油、鹽;餐桌上的紙巾、衛生紙、壓碎的蛋殼均可放入。但雞腿骨或更大的骨頭、太大的種子如芒果核請勿放入。(注意:收集的時候要加蓋,才不會讓蚊蟲下蛋長蛆發臭)
堆肥桶內先放入底部剪有6~10個小洞(每個洞直徑不超過0.5公分)的塑膠袋,四角鋪平.,以利排水。再將瀝乾、切塊的廚餘放入堆肥桶內鋪勻。
在廚餘上面噴上肥土菌(液狀),每次噴3、4下;.或均勻撒上一把肥土菌(粉狀)。之後,肥土菌容器或包裝應隨即密封,以免受潮和曝氣。(此次供應之肥土菌改為液體狀,之前的粉狀肥土菌請繼續用完。)
水盤中裝滿10%濃度的鹽水,以防水體變質,再將水盤放置於廚餘之上,以壓縮廚餘體積。
蓋上桶蓋以隔絕空氣,盡量置於陰暗處。
桶底有排水龍頭,平時應關閉,待廚餘分解生水時要打開,略傾斜使水順利排出。所流出的液體是很好的液肥,可加水20~50倍稀釋後澆灌花木,或將原汁倒入水槽排水孔或馬桶內,因其中所含菌種是最佳的清道夫。但切勿在傾倒液肥後馬上沖水,最好在倒入2O~30分鐘後才沖水。
每週依約定時間,將有洞的塑膠袋連同廚餘取出,外罩以無洞的塑膠袋,再將之送至指定的社區回收點。
若有意自做堆肥者,可將廚餘貯置7-10天後取出埋入園中(或置入大型垃圾桶中),以至少1:1比例與土混合,再覆一層土,如此再經三個月即成良質之有機土。
補充資料
肥土菌:
肥土菌中富含有益的微生物群,其源自肥沃的土壤中,經純化、接種等步驟,成為易存活、活性強、效力高的菌種群,讓廚餘快速腐化,促進堆肥變成沃土。又菌種為半嫌氣性適於密閉,可避免堆肥時發出惡臭。
注意事項:
步驟三所使用之肥土菌一小包約35元,可至主婦聯盟購買。且若無肥土菌,亦可用一般的泥土代替,只是用泥土時,泥土用量需完全覆蓋廚餘。
廚餘桶平日為避免臭味通常密封,但乾燥的廚餘可以較快分解,所以,有空時可至通風處,稍微攪拌一下,讓廚餘晾乾。
步驟六:
每天的廚餘放入回收桶中,都必須重複步驟三、四的動作。大約收集七天後,就可以找一塊空地,挖一個深一點的洞,然後以五公分廚餘,覆蓋五公分泥土的方式,填滿(最上面的土要厚一點),然後壓一壓。
步驟六之一:
若是住公寓,無法找到空地時,可以於廚餘收集完畢後,在陽台用乾的灰燼、稻殼或雜草和廚餘和一和(以讓廚餘保持乾燥為標準),又倒回桶子裡,約二至三個月後,需再做一次。步驟七:
經過六個月後,就可以翻開洞口或桶子,看看廚餘分解的程度,或用篩子,篩出已分解的(分解後的廚餘長相跟一般的泥土一樣),並將未分解的放入洞中,讓它繼續分解。
步驟八:
篩出的堆肥,就可以跟其他的土混合,種出肥美的蔬菜或嬌豔的花朵了。
利用家裡的廚餘來製作堆肥,其實不難,也不一定臭氣沖天。建議可以用一般的塑膠桶,把底部打洞,成為筒易的有機堆肥桶,找一些土壤(不能用黏土)來,在桶底鋪上六、七公分的土,再把果皮、菜葉、骨頭、剩飯等廚餘的水分瀝乾後,鋪平放在桶子裡,上面再鋪土壓實,避兔臭味逸出,一層廚餘一層土,像三明治、千層派的倣法一樣,最後上層再鋪一層較厚,約七、八公分的土。
要注意的是,堆肥桶一定要加蓋,並用重物把蓋子壓緊,不讓空氣進出,才能把廚餘「悶熟」。此外,堆肥桶底部打洞流出來的水,是最佳的「液體肥料」,可以拿來澆花、種菜。在堆肥桶底部的洞口接上同樣口徑的水管,直接接往廢飲枓瓶,就可以輕鬆盛接滲出水,也可避免臭味散出。
如果底下不鉆洞,會發生長蟲..積水及內容物非常不易腐爛.自己本身親身經驗.
我作廚餘堆肥的第一桶就是如此.到現在內容物還未爛ㄋ.大概有半年了
如果要讓有機堆肥更「營養均衡」,可到市場上要一些魚肚、魚鱗、蝦殼等,回家煮熟後,瀝乾水分加在廚餘之中,或到豆槳店要一些做豆漿後廢棄的豆渣,增加廚餘中的蛋白質。
以這種堆肥桶來製作堆肥,大約等三個月至半年,廚餘會變成黑褐色的粉末,就是有機肥料,自用、送人兩相宜。如果要讓廚餘更快發酵,可以倒一點喝不完的含乳酸菌飲料如養樂多在裡面,幾天內就可發酵。
一些推廣廚餘堆肥的學者,更設計了—種堆肥桶,底部有一個水龍頭,不必打洞,就可以把滲出水排出,調配出—種除臭劑來取代夾在廚餘中間的土壤,是由黃豆粉、米糠及酵母菌、乳酸菌、放射線菌、光合成菌等菌種拌合而成的,有除臭、幫助分解、抗氧化的功能。
這種沒有放土壤的堆肥桶,在桶子滿了以後,要再密封存放二周,讓菌種長得更好,之後就可以埋人庭院的土壤中,會在二個月後分解。若家中沒有庭院,可以用盆栽內土壤五分,有機肥一分的比例,將還未分解的有機堆肥混合添加在盆栽的土壤中。
另外,廚餘也應從源頭減量,不要煮過量的飯菜,剩下的飯葉可以再煮成稀飯或下麵等,真的無法消化的廚餘,再拿來倣堆肥,才符合環保原則。
堆肥是有機種植最好的肥料兼土壤改良劑。其實在大自然裡,每分每秒微生物都在將有機物分解,將物質循環再用。我們做堆肥只是模仿大自然的循環,並將速度加快,將本來稱為垃圾而又能被生物降解的東西堆放在一起,讓它們被各類生物分解,把有用的有機物循環再用。堆肥令泥土的養份能得到較全面的補充,令植物生長較佳,抗病蟲害的能力會相對提高,蟲葯的需求自然減少。堆肥也提供食物予泥土裡的生物,把有機垃圾循環再用,也就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堆肥是利用含有肥料成分的動植物遺體和排泄物,加上泥土和礦物質混合堆積,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經過發酵腐熟、微生物分解而製成的一種有機肥料。 堆肥是一種古老的肥料,製造堆肥必須先收集適當的材料,例如稻草、莖蔓、野草、樹木落葉或是禽畜糞便等,然後將其適當混合,並添加適量的氰氨化鈣,促其發酵,然後覆蓋上破席、破布、稻草或塑膠布,以避免肥份喪失。
然後每隔大約三、四個星期翻積一次,大約經過三個月左右,即可將此堆肥搬入田中開始使用。
堆肥最好放置在堆肥舍中。若無堆肥舍也可使用露天堆肥,但必須選擇適當地點,以免因日曬、雨淋及風吹,導致肥份喪失。
中國人數千年來農田中所使用的肥料,就是使用人畜的糞尿和植物莖葉作堆肥為主。
A. 原料
(1) 不適合堆肥的物料
金屬、玻璃、塑膠、彩色印刷品、有病的植物、有病的動物的糞便、禽畜的糞便﹙要留心有否被抗生素,重金屬與激素污染﹚、已開花結子的野草﹙應除去結子部分,否則會令野草廣泛散佈﹚、大塊的原料﹙如木頭和樹枝,可先打碎然後再用﹚及其他人工合成的物質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肉骨頭、泡過的茶葉、花生殼、菜葉、果皮、魚骨頭、樹葉、雜草以及其他可以被生物分解的有機物。廚餘浸泡再水中容易產生惡臭,所以應該把水分瀝乾。
貓、狗及人的糞便可能有寄生蟲,理論上,堆肥過程所產生的高溫(60-70oC)足以將這類病蟲殺死,但萬一不小心,仍有機會生存而傳染給人
(2) 適合堆肥的物料
海藻、樹葉及草葉、菜狹及生果皮、木糠、剪碎的紙張、石灰、雞蛋殼、肉、魚、食物渣滓﹙但須預防招引貓、狗和老鼠﹚……等
B. 堆肥的方法
(1) 有氧堆肥:
a) 將4根木條插入泥中,在三面釘上鐵網
b) 在地下放入樹枝作通風用
c) 堆入菜狹果皮等,然後將第4面用鐵網封上
d) 細菌便會立刻在肥堆內作用,將植物分解
e) 肥堆體積會明顯下降,而且溫度上升
f) 用布或木蓋頂,令雨水不能侵入
g) 每兩星期翻動肥堆一次,以便引入更多空氣
h) 大約2至4個月後,肥堆便會熟腐,所有物質,都會變成深褐色的木糠狀,這時便可將堆肥放入泥中作肥料用
(2) 缺氧堆肥:
將所有原料加水密封於一容器內(可選擇用有蓋黑色膠桶),將該容器置於陽光下,間中搖勻,數月至一年後可供使用。
(3) 枯葉堆肥:
把收集的枯葉放入鐵絲圍網內,加水弄濕。枯葉堆肥的養份雖然不高,但郤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劑。
其實還有蚯蚓堆肥這小玩意,但過程十分複雜,所以我們不討論這話題。
C. 影響堆肥過程的重要因素
(1) 空氣:
肥堆裡的微生物需要空氣,故須不時翻動,翻動得越頻密,空氣供應越充足,如能每天翻動,熟腐所需時間便可縮短。肥堆底最好有一層樹枝或碎石來疏氣。濕潤後會黏在一起的原料,如樹葉、草葉等,容易造成缺氧,亦不易分解,故應與其他物料混合後始放入肥堆內。
(2) 水份:
肥堆不可乙太乾,否則不適宜微生物活動,亦不可乙太濕,因會造成缺氧,令分解緩慢及產生惡臭。肥堆要保持濕潤,就像扭乾了的海棉一樣,太乾時應略灑水。
(3) 溫度:
堆肥可在五天內升至60-70度c,在高溫狀庇下,微生物活躍,分解速度高,且可將病蟲、病原體和雜草種子殺死。要令分解作用保持最快速度,必須有適當的保溫,可在肥堆頂加一塊舊地毯、麻包袋或一層泥土等
(4) 體積:
越大的堆肥保溫越易,但太大則難於處理,最小的有效體積為1立方米。
(5) 微生物:
原料及泥土裡有大量的微生物。
(6) 時間:
視天氣、原料、加速物、方法等因素而異,在香港大約由兩個至八個星期不等,當肥堆顏色轉深,原來成份已不能分辨時,即堆肥已在熟腐狀態,可供使用。Top>> 
D. 堆肥的應用
(1) 混入泥中:
將堆肥與泥土充分混合,能有效地改善泥土的結構。
(2) 製造液肥:
將一袋熟腐的堆肥放入一桶水裡,兩、三天後水變成茶色時,便可拿來噴灑於葉上。如堆肥水的顏色太深,則應將之稀釋至淡茶一樣,否則容易燒傷作物。
(3) 撒於泥面做護根覆蓋:
任何鋪於泥面,可以減慢水份散失及遏制雜草生長的東西,都可以叫做護根覆蓋,如堆肥、木糠、樹皮、碎磚頭、碎石、報紙、紙皮及膠布。
a) 護根覆蓋的作用:
減慢水份散失
遏制雜草生長,故可助保持田間的清潔
保持泥土溫度適中 。 幫助保持泥土的結構及減少泥土被侵蝕的機會
如護根覆蓋是屬於可生物降解的物質(如堆肥,木糠),則更能增加泥土的營養
b) 使用護根覆蓋:
先將泥土充份淋水,然後將護根覆蓋鋪在泥土上,如所用的是已乾枯及比較細碎的物料,如木糠、稻草、樹葉等,覆蓋越厚越好,也可用厚片狀的東西作護根覆蓋,如地毯。
雞蛋殼
做法就是將雞蛋殼自然晾乾,然後把蛋殼放在攪碎機裏達成粉末(或敲碎後研磨成粉末或搗碎成細小的碎塊),這樣方便使用也好保存。雞蛋殼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鈣、磷、鉀等物質,放在花盆可以使植物長得更茂盛。可按1份雞蛋殼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勻,它也是一種長效的磷肥,一般在栽植後的澆水過程中,有效成分就會析出,被花卉生長吸收利用。
M 咖啡渣
咖啡含氮量高,咖啡渣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只需把涼了的咖啡渣,倒在盆栽植物的栽培土上方,既能起到肥料的作用,還可以防蟲。咖啡肥料非常適合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
M 廢油
將抽油煙機儲油盒裏的廢油,順著花盆的盆邊倒進土裏,適合給扶桑,茉莉旱蓮等做花肥。
M 變質的葡萄糖粉
將變質的葡萄糖粉搗碎,撒入花盆土四周,三日後黃葉變綠,長勢旺盛、此法適用于吊蘭、刺梅、萬年青、龜背竹。
無臭無味的乳酸菌肥液
原味優酪乳是牛奶加活性乳酸菌經發酵而成的。本人近年來用活性乳酸菌發酵製作肥液,效果相當不錯,很適合一般家庭花卉施用。製作方法特別簡單:準備一隻容器,大小隨意。每天把飲完原味優酪乳後的小盒,用少量清水洗一下,倒人容器內。如嫌麻煩,乾脆一次性倒人一小盒原味優酪乳也行。再加入平時生活中的魚、雞、鴨等廢棄物,裝滿後蓋上一直不很密封的蓋子。發酵時間熱天短些,冬天長些。一般經2--3個月即發酵成熟。使用前需加入3—5倍水,調稀後方可澆花。發酵和澆施乳酸菌肥液,有很多優點:乳酸菌肥液是經發酵而成的。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比水泡腐爛法制作週期減少50%以上。水泡腐爛動物類肥液,製作中臭味相當大。如完全密封泡制,雖然製作中臭味不再散發,但腐爛時間要成倍延長,而且施用時仍惡味很濃,很不衛生。而乳酸菌肥液是由活性乳酸菌發酵分解固體物,最大優點是不產生惡臭味。澆在盆花中還會散發出一種很好聞的酸香味,乾淨衛生,不污染環境。
水泡腐爛的動物類肥液,如未經消毒使用,易使花卉發生病害和引來蟲害。而活性乳酸菌能抑制其他病害菌的滋生,它的酸味大多數蟲類不喜歡,多遠而避之,因此乳酸菌肥液有利於盆花的病蟲害預防。乳酸菌肥液不但肥力充足持久,而且就是多澆幾次或稍濃一點,也不會像水腐肥液那樣傷根。乳酸菌肥液澆施後2-3天后,土表會長出一層3~4毫米長的乳白色菌絲,好似鋪上了一層白絨毛毯。用口吹一下,菌絲會整齊倒下。可用小鏟子把菌絲同表土拌和。這樣反復2---3次後,肥料、表土、菌絲三結合,會使土發生質的變化。原先板硬的表土,呈黑色顆粒狀,澆水時不糊面,乾燥時不板結。如果在備用的盆土和拌進一定量的乳酸菌肥液,放置一段時間後,盆土的疏鬆、通氣、排水狀況將明顯改善。應注意的是,乳酸菌肥液製作和保存的場也要避免高溫,尤其是夏天不能在強光下曝曬,否則菌種會因高溫而死亡。
家庭有機發酵液肥DIY
植物的肥料有很多種,有機發酵液肥是不錯選擇.這是利用肥土菌來發酵 的做法
首先準備一些豆漿加 入 菌 種(菌 種有很多種只要是肥土菌就可以)養樂多、優酪乳也可以
經過一天後,有豆漿當食物,肥土菌大量繁殖呈豆花狀.(這是要在常溫下,菌種在冰箱中是在冬眠中)
將豆花倒入水桶 在水桶中加水、加豆漿、加黑糖,放入沉水馬達 ,插上電源開始發酵第三天液肥開始發熱,發酵完後就是很好的有機液肥一星期-10天後發酵完成就可以加水10倍施肥
如果有米糠加米糠也很好,只是在都市不容易買到米糠.
加米糠的話,米糠要用布袋包著,用如過濾袋那樣的布袋,米糠如果不用布袋包著,沉水馬達 會被米糠阻塞.
等液肥發酵完畢,米糠中也全是肥土菌,就可以當有機肥用.
再準備一些豆漿,從冰箱拿出備用的豆花菌母倒入
經過一天後一樣變成豆花(在常溫下)然後再留一些放冰箱備用(這樣就有用不完的菌母)
其餘的如果不馬上做液肥,可以先放冰箱保存
最近一年來,各縣市之間的垃圾大戰不斷上演,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垃圾問題已成為全國人民不得不正視,且急待解決的問題。
據統計,每天由廚房產生的菜渣、廚餘,約佔家庭全部垃圾的1/3,而北市環保局85年度的統計資料亦顯示,臺北市的垃圾當中,廚餘也佔全部垃圾量的1/4以上,可見減少廚餘量,在垃圾減量方面的重要性。
為解決廚餘過量的問題,董氏基金會乃提出「珍食行動」*「均衡飲食、重質適量、剩菜打包、減少廚餘」點菜不過量的理念,希望提醒大眾,能珍惜眼前的食物,不做絲毫的浪費。並提供民眾將廚餘變成有機肥的方式,以利廚餘之減量。
廚餘:泛指果皮葉菜殘渣,甚至茶葉、瓜子殼、中藥等可被微生物分解之有機物都可算是廚餘。當廚餘與其他的垃圾混在一起時,因其具有發臭、滲水的特性,常會造成他種資源垃圾的無法回收。所以若能將廚餘與其他的垃圾分開,並加以回收轉變成有機肥運用,則不僅廚餘,其他種類的垃圾,如紙類、塑膠、金屬、玻璃等,均可成為有用的資源加以回收再利用。
本刊將介紹三種將廚餘變成有機肥的原理及方法,並希望讀者看完後,能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自己動手做做看。
將廚餘變成資源(有機肥料)的原理,不外乎有三:
特殊菌種原理
將特殊菌種(如:乳酸菌、酵母菌、光合作用菌、放射線菌等)與黃豆粉、米糠或土壤等介質拌合而成,有除臭、幫助廚餘分解及抗氧化的功能。
當廚餘與介質均勻接觸後,利用介質中的特殊菌種,將廚餘加速分解成有機肥料。
材料
1
家裡準備兩個可完全密閉,下方具濾網、凹槽及排水用水龍頭的特製廚餘收集桶,並於使用前先測試是否漏水。
2
有機肥料除臭劑:以天然米糠、黃豆粉為介質,含乳酸菌、放射菌及光合作用菌等菌種。
3
廚餘:大小通吃,葷素生熟不忌。
程式
1
將每天廚房產生之廚餘垃圾,瀝乾水分後,放入垃圾桶內,每層垃圾上方施灑上一層特製的有機肥料除臭劑,並將桶蓋密封。
2
有機肥料除臭劑及垃圾桶應隨時密封,並避免陽光照射。
3
每天應記得打開廚餘收集桶的水龍頭,將桶內發酵過程所產生的水排出,以避免產生臭味。
4
將每天自廚餘收集桶內排出之滲出水後,稀釋約100~300倍後,即可成為植物的液肥,或排入廁所馬桶、流理台及浴室落水孔,可促進排水管線暢通。
5
廚餘收集桶裝滿後,再封存腐熱7至10天,埋入土中,或與5倍土壤混合堆放再發酵15至20天後,做為盆栽或花園覆土,即成為一種良好的有機肥料。
6
若將廚餘製成的有機肥施用於1.2公尺以上的果樹、路樹或校園樹木,則可距離樹幹約1.5公尺處挖掘一個直徑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坑洞,再將一桶約12公斤已腐熟的廚餘直接倒入,上面至少覆土10公分,約2個月後,這些廚餘即可轉變成有機肥料。
蚯蚓原理
蚯蚓屬於環節動物,通常只在離地表25公分處活動,當蚯蚓吃下土壤及其中的有機物質後,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蚯蚓的糞便中,含有可利用的氮素、鈣、鎂、磷、鉀,及一些可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使土壤肥沃,有利於植物的成長。
利用蚯蚓善吃廚餘,會將廚餘消化分解後,排出成有機肥(糞土)。
範例:
位於彰化縣溪陽國中進行一項以蚯蚓製成堆肥方案,成效不錯。
該校係將斷枝落葉及廚餘殘渣集中掩埋,放入紅蚯蚓飼養,使得有機堆肥產生良性互動。
一公斤蚯蚓可以消耗一公斤垃圾,且蚯蚓繁殖量驚人,一年可成長為一千公斤,土質也會更肥沃。
自然法則原理
將廚餘與大自然的土壤或稻殼、木頭屑堆在一起,一層泥土一層廚餘,加以定期攪拌,自然發酵一段時間後,即成有機肥。(註:若將廚餘與過去的堆肥放在一起,會有加速發酵的效果,減少儲存的時間。)
材料
1
一個有桶蓋的塑膠桶
2
土壤(不能用黏土)
3
廚餘:大小通吃,葷素生熟不忌
程式
1
將塑膠桶底部打洞,讓水分漏出,滲至地下。
2
在桶子底部鋪上6至7公分的土壤。
3
將已瀝乾的廚餘倒入,平鋪於土底上。
4
上面再平鋪一層土壓實,以免臭味溢出。
5
以後每倒入一層廚餘,便鋪上一層土壓實,類似三明治、千層派的做法。
6
堆置至8、9分滿時,最後上層再鋪一層較厚的土壤約7、8公分。
7
每次倒完廚餘都要加蓋密封,不讓空氣進出,才能把廚餘悶熟。
8
桶子底部打洞所流出之水加以收集,即是最佳的液態肥料,可用於澆花及種菜。
只要我們肯多花一點心思,多盡一份心力,將垃圾加以分類,並再行回收與利用,垃圾便不再是令我們頭大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資源寶藏與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