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价值观来自于基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22:29

主流价值观来自于基层

  • http://www.huanqiu.com
  • 2010-12-07 08:34
  • 环球时报
  • 我要评论
  • 分享
    人人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字号:T|T
  • 中国有“主流社会”吗 什么是中国“主流价值观”
摘要:这些身处基层的党员和民众可能不上网,或者也不会发什么帖子,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作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才是真正的主流,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讨论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都不能脱离基层。几天前,我有机会走访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地区。走进那一片曾经让13亿中国人牵挂的土地,内心深处就激荡起一种震撼感。这震撼来自于置身地震遗址之中,来自于亲眼目睹拔地而起的新城,更来自于一路上听到的那些基层干部、民众在抗震救灾和重建中的动人故事。


  地震发生时,一些基层的党政干部英勇地喊出了“共产党员站出来!男人站出来!”他们不是先去抢救自己的家属,而是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迅速地组织了抗震救灾。这样有力且有序的基层组织,也确保了重建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创造了“世界纪录”。


  相比于美国、海地等许多国家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的情形,中国社会从基层显示出的这种有序的力量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来自基层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国家,支撑着这个社会;也正是从来自基层的力量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不少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都写了相关评论。在他们看来,中国党和政府的动员力主要是来自于权威和实力。他们比较容易从国家的层面来理解政府的动员能力,因此也会更多地看到政府的权威和财富的力量。比如,因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有更多的钱来办奥运、办世博和刺激经济抵御金融风暴,等等。


  按照西方传统理论的解读,类似的政府动员力和集体主义力量是建立在对个体利益忽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西方人士比较容易理解中国为什么会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却未必相信中国会有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在他们的理论中,似乎二者注定就是对立的。一旦他们把视线向中国的基层延伸,把国家层面的动员力与基层的组织和党员所担负的责任结合起来,就有可能会看到一幅更为清晰的中国政治体制和中国社会的结构图。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记得美国CNN在有关中国抗震救灾的一篇报道中,就用了这样略带忧虑的语气写道:“(我们)难以置信甚至感觉有些虚幻地看到,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能机械地坚韧、近乎冷酷地面对这种情况,无怪乎他们是一个超级大国。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描述可能带有一些故意的渲染,它也没有讲13亿中国人为何会如此同心协力专注于救灾。但是,任何稍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国家曾经有过连几艘英国军舰都打不过的历史,这个民族曾经被称作是“一盘散沙”。


  是的,不了解基层,就不会了解中国的社会究竟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它又是在怎样运转着,是靠一种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维系在一起的。


  这些身处基层的党员和民众可能不上网,或者也不会发什么帖子,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作是“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才是真正的主流,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来自基层的力量,中国政府的动员力才会如此强大,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实力。▲(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