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铺开民调“大手笔” 党内民主新创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54:45
中组部铺开民调“大手笔” 党内民主新创举

此次“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问卷由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负责设计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铺开民调“大手笔”,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省区市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8万份问卷下发民众。近年来组织部门重视民意、听取民声的新闻幷不少,但是此次民调还是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委托第三方进行如此大规模民调,在中共组织工作中还属首次,这被舆论视为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举措,透出诸多积极信号。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柯 冠)
一、首次民意调查启动 评议干部乌纱帽
1、部署首次民意调查 中组部评议干部“动真格”
中组部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经中央批准,中组部已委托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起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其核心在于干部的选拔。此意味着,民调将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其应有的名分。据新华社报道,此项调查将采用抽样问卷的方式进行,其内容主要是: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组织工作的具体意见、建议。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负责人称:“对领导干部以及政府部门的民意调查问卷,其实很早就已经设计过。但是,中组部委托还是第一次。”(上海《东方早报》)
而且,本次“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与代表性——调查范围将涉及中央机关、省、市、县、乡、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8万人;前所未有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委托国家统计局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这样的举措,令人刮目,但深意不止于此。8个月前,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现在,中组部的“民调”,既可视作是对中央精神的落实,更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今后,干部的提拔任用、官员“乌纱帽”的去留将更多体现“公议”。(北京《人民日报》)
幷且,这种调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今往后每年举行;不是在个别地方展开,而是涉及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尽管该民调幷非涵盖所有干部,仅限于社会公众对于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满意度,仍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想像空间。(上海新民网)
2、民众监督又添渠道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选拔谁、怎么选、谁来评,这类“党务工作”常常由有关部门“闭门决定”,公众知道“结果”即可,不必公开“过程”。这就难怪“带病提拔”、“任上腐败”现象屡屡发生,贪官、庸官、太平官不断出现,舆论要求干部人事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现在,由中组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就组织工作进行“民调”,在更高层级与更大范围内,为公众表达权增加了一种渠道。(广东南方网)
可以想见,当民众在选人用人环节的意见日益被吸纳,当官员必须重新掂量一项决策究竟是为了政绩好看还是民心所向,个人的行为是否失范,甚至于自己的“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是否符合公众利益。民众在官员前途与命运上的话语权得以扩大后,政府与官员的行为,才能主动地向民众的意愿靠拢。而官员的“乌纱帽”究竟掌握在谁手里,是组织工作的“要害”;对民意是否有敬畏之心,是避免权力“脱轨”的灵丹妙药。只有从选“官”到用“官”各个环节的连续监督,才能使各级官员增强责任心、敬畏感和廉洁度。(上海《文汇报》)
3、既要唯上又要唯下 官员慨叹做官越来越难
从中组部“干部满意度民调”的举措可知,民调、民意、公信度,已被主动纳入干部任免的标尺。网上、民间一片叫好声中,某些官员开始发出“做官难”的感叹:“这官越来越难做了,不仅要唯上,还得唯下。”可以看出,目前想在中国官场获得升迁,仅靠“听上级话、站好队”、“听招呼、听指挥”、“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是远远不够的。置身官场,官员的眼光不仅要向上看,更得往下看。仅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一批不作为、不尽职的四川官员被就地免职,即为其继任者和同行们敲响了警钟。贵州瓮县等地发生恶性群体事件,一些官员丢了“乌纱帽”,一大原因便是漠视民意、招致民怨。(北京中新网)
人们注意到,无论是昆明市委书记仇和铁腕新政的高调,还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组织官员电视辩论的创新,打破陈规、以民为本、尊重民意已成为中国政坛新星们必须努力修炼的不二法门。(四川新闻网)
二、组织工作揭开面纱 选官更重“民意秤”
1、委托统计部门进行 组织工作撩开神秘面纱
此次“干部满意度民意调查”引起广泛关注,如何保证调查的客观与真实性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如果调查缺乏独立性和科学性,其结果必然令人生疑。此次民调最为人称道的,是对这样一种关系自身形象和社会评价的民意调查,中组部委托“第三方”进行,是组织工作中一项富有革新精神的举措。这就免去了瓜田李下之嫌,使调查结果更趋于客观真实,从而让公众更乐于认同接受。(广东《羊城晚报》)
7月14日,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查的问卷由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负责设计,“这个问卷大约有二三十个问题,分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民意调查”。中组部之所以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调查,“除了因为统计局具有专业调查水平之外,另外也是着意做到调查的客观与真实性”。(北京新华网)
中组部民调一经公布,即刻引发四方热议。众所周知,组织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权力架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执掌干部遴选、任命等相关使命。曾有戏言称,“紧跟组织部,年年有进步”,由于选拔程序不够公开,组织工作在民众心中颇有些“神秘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猜测和疑问。毋庸讳言,当前选“官”用“官”方面的不正之风还屡禁不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问题仍很严重。而这些弊病,往往与一些地方部门组织工作不公开、不透明和暗箱操作有关。(上海《文汇报》)
2、民意愈益受到重视 弥补政绩考核体系不足
近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了很多新鲜事:中组部委托国家统计局作为“第三方”,首次在全国范围调查干部选拔任用等组织工作的公众满意度;贵阳4个区县党委“一把手”公推竞岗;重庆官员上电视开展辩论赛……这些事件中透射出的信息是,选人用人更加重视“民意秤”。(北京《北京日报》)
贵州瓮安事件,给了人们一个深刻启示:对民调程序和民调结果的轻视,在一些方面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惨重代价。事实上,如果瓮安有民调,因移民搬迁、矿权纠纷、房屋拆迁等引发的不满反映到民意支持率上,还会演化成群体性事件吗?一个地方政府,如果不注重民意,不调查民意,很有可能走到民意的对立面,民意的表达,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快捷的渠道,最终有可能被不理性的情绪所引导,造成社会的灾难。(广东《现代快报》)
长期以来,无论“选官”还是“治吏”,民意评价始终只是个“软”环节。自上而下,层层发现与选拔,仍是官员遴选的主要方式。决定一个官员任用与升迁的,更多的是上级组织部门。在这种由上而下的选人用人模式下,为了尽最大可能给官员的留任或提拔树立一个客观标尺,政绩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近年来,考核指标、权重、方式一直在与时俱进,考核体系也越来越严密。但是,这种由上对下的考核再公平合理、再严密,也难免百密一疏,为了考核交出的“成绩单”漂亮一些,不少官员总是能“研究”出对策。正因为如此,在对官员的选拔任用中,民意越来越为执政党所重视和强调,而动用国家专业调查力量,抽取8万人专门对组织工作进行民意调查,这个“大手笔”更是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民声的重视。(北京《瞭望东方周刊》)
3、“官员选拔”深度开放 提高用人公信度可靠性
中组部民调方案一经公布,即刻引发热议。众所周知,组织部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执掌干部遴选、任命等相关使命。组织部门现在以民调的方式征询民意,肩负重权而问计于民,实为突破之举。通过民调,将组织工作延伸至民众能够置评的地步,提升官员任用、惩治用人腐败等程序的开放程度,无疑是一良策。(北京《新京报》)
而且,现今干部任用前公示,以获取民众反映,已是定例。但中组部民调所释放出的信号不止于此,而是希望组织工作的几大环节(遴选、任用、督察等)都向民众开放,进而将组织工作放置于更广泛、更稳固的民意基础上。(山东青岛新闻网)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更大范围内的民主测评,正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漠视民情,回避民意,对民众的呼声不甚了了,那么“公信度”无从谈起。(广东《南方日报》)
三、民调加速政改步伐 破解官场潜规则
1、民调能否反映民意 科学性透明性乃是关键
本次“干部满意度民意调查”因意义丰富而被寄予厚望,民意调查样本量达8万之巨,抽样范围遍及从乡村基层到中央各层级的干部和群众,每年一次持续进行。幷且中组部也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民意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确保统计部门独立完成民意调查工作。这样的设计和规定,已经清晰表明中央对此次民意调查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强烈重视。(湖北《长江日报》)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亦认为,“民意调查能够很好地把民意和官方执政协调结合起来,但能否保障民意调查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是此举成败的关键”。如果调查不透明,结果不客观,反而会使民众对调查失去信心。而要发挥民意调查的作用,重要的是该如何出台适合中国国情的调查制度,从而避免民意调查变成“欺上瞒下”、自欺欺人的遮羞布。(北京《财经》)
2、须防当地政府介入 警惕“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据知情人表示,中组部针对“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客观与真实性问题已经做了具体部署,幷已于近日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民意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确保统计部门独立完成民意调查工作。如果调查缺乏独立性而掌控在官员手上,那不等于是组织者自己调查自己了,哪里能调查出真正的民意?民众又哪里敢说真话实话?这样的民意调查既是劳民伤财更是强奸民意。所以中组部要求各级组织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民调”,姿态很值得赞赏。(河北《燕赵都市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燕继荣指出,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当地政府的介入。如果由当地领导干部陪同到群众家里去调查,群众会不会说真话?“对于调查结果的汇总,技术上的操作难度不大。但在结果公布的时候,会不会对数据进行某些调整?GDP增长率可以调,环境污染指数可以调,组织工作的群众意见也可以调”。(北京《中国青年报》)
民调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客观准确,中组部引入民意调查的目的也在于此。但由于受权力的干扰,一些地方的统计数字,几乎成了“魔方数字”,如何防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仅仅靠中组部一纸“不得干预”的通知恐怕不行。(河北《河北日报》)
3、民调加速政改步伐 党内民主迈向社会民主
“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是征询民意的一次新尝试、新探索,尽管还需要不断完善,但其进步意义不容低估。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评价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是党内民主走向社会民主的第一步,由中组部率先发起,意义更大。”大规模的民调是为党内民主的举措,也旨在推进党务公开,它为干部选拔增添了民意的参照坐标,定然有助于运行模式的深度开放。(广东《南方都市报》)
“很多人都有参与政治的热情,苦于无途径表达。”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王鹤说,这次调查可以说是渐进、有序地引导人民参与政治。无论如何,中国必须走政改之路,而民调将有益于推进政改。(北京华夏经纬网)
四、是否影响官员去留 民调不能走过场
1、民调避免流于形式 统计失真问题不可小觑
长期以来,国家统计局搞过多次全国性的社会调查和统计工作,譬如住房价格的涨跌、居民收入的增减等,发布数据失真,与民众的切身感受大相径庭。这次的民调,是8万份的问卷调查,内容是否明确、设计是否科学、其结果如何,自然不得而知。但发放的标准是什么?发向哪些部门、哪些人?倘若缺乏公开的透明度和公平的规则,倘若被“少数”地方、“少数”部门的一些人趁机利用,混水摸鱼,虚张政绩,那么就会影响和掣肘民意调查的独立与公正,也就可能失去其真实性和科学性,不仅达不到民调的目的,还可能沦为新的笑柄。(湖南红网)
在开展民意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大标准:一是抽取近8万人开展调查,这8万人对全国13亿人口来说,比例幷不高。因此,调查样本的选取如果不具有普遍意义,那恐怕是南辕北辙。二是民意调查过程的相对封闭性,避免出现民众因担心自身立场“泄密”遭至报复,而放弃客观立场。三是要设计合适的问卷内容。例如有一次我填写对市委常委的问卷,发现没有一项我能选择。有的项目,如“个人的廉洁程度”,如果与常委本人没有密切的接触,无论如何是无法在几个等级中做出选择的。可是偏偏没有“不瞭解”一项,于是只好保留空白弃了权。又如“开拓进取”一项,如果没有与这位常委发生过一定的工作关系,又怎样能判断某项开拓进取的成果与他(她)个人有什么关系呢?事后与其他参加的人交谈,大家都有同感,多数人只能选择弃权,交了白卷。只有保证以上三大标准,民意调查才能反映真正的民意,才能符合中央通过民意反馈来验证组织工作成效的初衷。(上海《新民晚报》)
2、切莫雷声大雨点小 真实结果能否公之于众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向来是衡量各项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如何把语境模糊的“满意”量化为更为具体、直观的政策准星,新近推出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即是一次大胆试水,为群众表达诉求拓宽了一个制度出口,无疑给人以无限期待。(北京《法制日报》)
目前,公众最为关注的是,调查结果出来后怎么办;有关部门会不会公布最终的调查结果;“干部任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是一份给上级领导看的内参,还是每个公众都看得见?如果满意度很高,那好办,有关部门会毫不犹豫地公开,因为这是他们的政绩;可如果满意率很低呢?公众以手投票表达了不满,有关部门有没有勇气向公众毫无保留地公开不满意率?试想,如果大张旗鼓之下的民意调查,最终只弄成个雷声大雨点小的“自娱自乐”,那么对干部的民调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只有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才能取信于民,使民调具有威慑力。(广东《信息时报》)
3、能否挂钩官员任免 “干部民调”应有问责功效
能否对满意度差的官员予以问责和处理,也为人们留下了新的期待。“干部满意度民调”不能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民调,而应该有实质性的问责功效,民调反映出的民意应该得到尊重,民意应该有“杀伤力”。如果调查程序完结后,只简单公布一个结果,就匆忙宣布“圆满”、“胜利”、“上了台阶”,那无疑不能服众。(陕西《西安晚报》)
安徽省前年就曾组织过一次“万人评行风”活动,历时半年、花费约20万元人民币、有50多万民众参与,声势甚为浩大。但据说因民调反映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意率非常高,组织者担心民调结果影响投资环境而未予公布。这样的情形但愿不要出现在此次中组部请民众给官员打分上。如果出发点不是为了反应最大可能的民意,如果落脚点不是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的民调岂非一个更大的作秀?(美国《侨报》)
应该承认,民调作为反映民意表达的一种形式,在国内还不成熟。以前类似规模的调查也不是没有办过,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后来都跑了调,变成不痛不痒的工作总结。民调结果如何与官员任免挂钩?这一点幷未明示。民众希望民调更公开、更广泛、更准确,也希望“民调结果”真的有用,而不仅仅是走走过场、参考参考而已。在国内的现有体制下,民意不可能直接左右官员去留,但完全可以让民调结果通过影响上级决定下级官员的去留,民调同样可以有意义。(广东《现代快报》)